谭太新
摘 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有自己的见解,又略带有叛逆心理,处于该阶段的学生较难管理,所以中学班主任的管理任务略显艰巨,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要讲解所担任的课程,本文通以班主任管理和班级管理为切入点,阐述了现阶段中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中学 班主任 管理 策略
引言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师构成中的重要部分,在稳定学校秩序,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班主任也是连接学生和家长的纽带,为了便于工作班主任会定期向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近况,使家长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但在当前新的教育环境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下文给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有所裨益。[1]
一、班主任及班级管理的概述
1. 对班主任的定位
目前对班主任的定义为:“中学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建设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还充当着连接家长和学生的桥梁作用,是新时期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由此可以看出班主任是“身兼数职”,在保障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维护学校秩序的重要力量。[2]
2.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对所在班级进行生活和学习的管理活动。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拥有的经验,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对学生给予学习上的指导与教育、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并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方法,不断学习、调整以及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争取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到更好。
二、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 大多教师对班主任存在抵触情绪
因为班主任既要做好课程的教学工作,又要兼顾管理好班级的大事小情,所以班主任的工作量和任务数均相对较大,这也是大多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重要原因。同时,现在的学生思想较为独立,中学时期的学生又比较追求个性和自我,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上会遇到诸多的阻碍。另外,学校給予班主任的福利待遇并不是很优厚,因此,大部分教师对担任班主任的态度表现的较为淡漠。
2. 对班主任工作缺乏明确的定位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一直是权威的象征,其肩负着组织、监督、管理班级学生的任务,这样一来,班主任在家长心目中就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上,以至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家长均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仍然按部就班的进行班级管理,不仅影响了师生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而且班级管理的效率也不高,这均是对班主任定位不清造成的。
3. 班主任趋于年轻化,管理经验不足
现代经济日益繁荣的社会背景下,选择教师的人数有所下降,加上有部分教师的退休,使班主任的位置多有空缺,为弥补空缺学校只能任用较为年轻且班级管理经验不足的教师,但该部分教师大多时间充裕,乐于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促进了班主任的年轻化。然而,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虽已达到要求,但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所以在班级管理中作中并不是很顺利,有的甚至出现了畏难情绪。
三、优化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
1. 提高班主任的积极性,丰富班主任的管理经验
学校领导要针对管理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给予班主任一定的帮助,让他们对班主任工作的抵触情绪有所舒缓,同时还要适当的提高班主任的待遇,让他们的辛勤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此外,在丰富年轻班主任管理经验上,学校要定期开展新老班主任的经验交流座谈会,也可以组织年轻的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方面的学习,加强对其的考核力度。[3]
2. 积极拓展和更新班级管理手段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用于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摒弃不适应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形势的管理方法,将新方法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比如,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要多和学生沟通和交流,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和学生进行互动,关注学生的动态,还可以创建QQ群、微信群等,利用现代化的社交工具进行家访等。
3. 在管理中要充满爱
中学生虽然叛逆、个性,但他们也正是需要关爱和理解的时期,班主任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情况特殊的学生,还要给予必要的照顾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挚的关心。另外,教师在关爱学生时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善于倾听学生,让他们敞开心扉,这样教师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4. 改变班级管理方式
中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的自尊心较强、叛逆,针对该特点,教师要谨慎处理问题,不能采用极端的惩罚方式,不然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师生间的矛盾升级,学生与教师“唱反调”,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班主任尽量选用较为柔和的处理方式,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并引导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鼓励他们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5. 善于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突出学生管理的主体地位,选择优秀的班委,让班委起带头作用,发挥班委的领导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班风、班纪;其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班主任要视自己为班级的一员,以高度的责任感时刻洞察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情况,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6. 建立科学、严谨的考核机制
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建立合理、严谨的考核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要及时对班级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在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上,要制定完善的教育计划,并验收教育结果,让教师对自身的管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数;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启动自我学习、自我检查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要有高度责任感、敏锐性的洞察力,和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结语
中学班主任管理并不是一件易事,学校要充分认识到管理中的困难,并及时为班主任提供相应的扶持,有意识的培养潜在的接替人选,对班主任的工作提起高度重视,另外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一视同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佩锋.中学班主任胜任力提升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张李娜.初中班主任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6.
[3]刘瑞.中学班主任管理的适度性小论[J].赤子(中旬),2014,18: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