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017-06-11 23:45常高鹏
教育界·上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化学习惯

常高鹏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受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化学教学,如利用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丰富课外活动等,以此来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学生;兴趣;化学;习惯

在初中化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备课时可根据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的特点,结合实际生活的事例,结合一些化学实验,发挥联想或进行特定讨论等来进行教学的创设。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开放,而且容易开小差,走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进入一种比较好的学习状态,以进行有益于化学学习的思考。

一、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各種能力。

学生多动手实验,可以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多为学生营造一种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

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向学生演示铁钉生锈这一过程的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无水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就比较好。又如碱金属钠的性质演示实验,若教师用刀切去金属钠外皮,向学生展示银白色的金属钠时,只有前排学生能看清楚,而后排的学生就不容易看清,也不可能拿大块的金属钠来做切割演示。因此要将这个演示实验与钠受热、钠与水反应等三个演示实验相结合,让前后桌4人一组进行学生实验。实验中教师讲,学生操作,做一个实验,填写一个实验的笔记和结论。三个实验做完了,三个结论也整理好了。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不但使学生理解得既快又深刻,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避免了教师一人讲解或演示,学生被动听看的局面。

二、增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往往使学生听得入神,想象丰富。首先,讲课时语言要准确科学;其次,要生动形象。例如:讲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时,借助比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就好比吃饭饱不饱与吃饭多少的关系,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没有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少。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就会豁然开朗: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又比如,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核心内容。将化学变化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比作学生调座位,有助于对这一核心内容的理解。联想调座位的过程中,学生的类别(男生、女生)、人数、体重不变,很容易理解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通过运用比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学生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过程包括预习、阅读、解题和观察、记忆、思维等。如记忆过程,将抽象难记的知识运用一些窍门记下来。例如:把化合价,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编成口诀、顺口溜,学生兴趣浓厚,记忆效果就好。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知识就能掌握得牢,用得活,就能获得知识内在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巩固学习兴趣、爱好。

四、丰富课外活动

根据中学生普遍喜欢化学实验这一特点,教师平时结合教学内容,或穿插复习学过的内容及相应的实验,随机性地开展课外活动,以便使学生学有所用,活跃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例如, 如讲完元素的性质后,我增加了知识讲座 “漫画氟元素”,介绍了氟与水,与玻璃、石棉的剧烈奇妙反应,在单质氟气的制取中,科学家们克服重重险阻表现出悲壮决心,氟的化合物的广泛用途如优越性能远超于不锈钢的 “聚四氟乙烯”,臭氧层被氟利昂破坏及严重后果。类似的科普小知识有 “饮水的学问”“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蒜的抗癌作用”“酸雨”“毒品”“未来燃料——反物质”。学生惊奇、感叹、信服、兴奋,这些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强烈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对知识充满渴望,为扎实的理论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这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对知识产生一种需求,从而积极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去接受。

五、谜语法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单纯的学科教学,而应当多方面切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上,我经常出一些化学谜语让学生猜。如:品德高尚——锌(心)磷(灵)镁(美),杞人忧天——过滤(虑);水上作业——汞;分别审讯——单质;逐项说明——分解等,以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

在上“空气”这一节时,我先出了一个谜语“敢怒不敢言”让学生猜。学生们调动思维,猜出了谜底是“空气”,于是我就导入新课,这一节课来学习“敢怒不敢言”,希望大家对我不要“空气”,我在教学上有什么不足要大胆讲出来。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从而唤起了学生对化学的认同感,使学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内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强调学习目的性教育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某些学科缺乏学习积极性,往往是由于对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刻认识造成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性不强,学习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对此,本人在教学中,通过典型实例,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加强引导,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是21世纪的希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终提高人类自身的生存质量,而不仅是背了多少书,考试得了几分;让学生了解化学的现状和将来发展的广阔前景,使他们明确无论从社会的需要和将来个人发展的需要方面都应该学好化学。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就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领悟、体会化学学习的快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进而培养能力,形成化学素质,最终才能学好化学。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03):3-5.

[2]陈新.化学实验教法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0):19-21.

[3]郭卓群.化学教育心理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化学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奇妙的化学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