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线损条件下的输配电技术创新

2017-06-10 23:58于亮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输配电技术创新

摘 要作为供电企业,在运行中追求的目标就是电能的高质量。然而在实际的供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电能的高质量传输与应用,在这其中电力系统线损就是一个明显的问题。文章简要的分析了产生线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电力系统线损的改进创新措施,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对减少线损条件下的输配电创新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电力线损 输配电 技术创新

电能在社会应用中属于一种特殊的物品,由供电企业向用电用户进行供给。电能也是21世纪使用的非常广泛的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如果出现电能的实际指标或者电能的质量水平偏低的情况时,将会造成许多不利的影响。一方面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和配电的设备。另一方面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用电。所以,供电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电能的质量,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电能的浪费。然而,众多供电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线损。因此,供電企业就应该及时的采取创新措施完善加强输电的技术,在最大程度上较少线损所带来的影响,而且要长期的坚持这一项战略任务和工程。

1 电力经常产生线损的原因

1.1 电网不够科学的设施配置

在当前的很多的中小型的变电所中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电网的设施配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这些变电所中的电网配置常常出现设备之间相互工作的不协调或者功率的输入与输出不成正比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导致了很多的变电所中的设备功能没有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挥,再加上由于线路过长的原因,就会使得线损程度变大,导致电能的浪费。特别是在许多的农村变电所中,这种问题更是尤其严重。

1.2 载荷运转不平衡

在城乡之间的动力需求常常会存在非常严重的差异性,这些存在的差异性经常会导致在电力分配时出现问题。在一些地区,由于使用的变电器负荷小,缺乏大功率的设备,而且使用的电力无功补偿系统还比较落后,以及缺乏相负荷的平衡,就会导致一些变电站在进行着无功的运行,从而会对电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1.3 管理水平有待规范提高

在我国的各个行业当中,管理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在电力行业之中也不例外。在我国当前的电力供输系统中电网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在一些地区在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上还是比较落后的。电力管理仅仅停留在爬梯人抄阶段,还没有办法将集中远程秒表系统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使用,这在电力管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和隐患。这些电力管理方面的落后往往就会很大程的上影响到电力的运行,对电力造成一定的浪费。

2 减少线损条件下的输配电技术创新措施

2.1 健全监测制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配电技术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实时的监测技术方面上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创新,在输电线路的监测技术方面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线路覆冰监测技术、绝缘子污秽状况监测技术、线路偷盗监测技术、导线温度监测技术等研究与应用。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与当下的水平,还应该在充分利用先进设备以及技术的基础上,积极的改善监测制度,将监测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监测制度变得更加的全面化。在输电线路上的监测上做到多元素和全方位的监测,及时的发现出现的故障并在第一时间发出灾害出现信息,让故障能在第一时间被修复和恢复,让供电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2.2 结合实际合理分配变电站分布点

在现实的电力系统建设中,变电站的布局经常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有些布局相对集中,有些布局相对分散,这些不合理的布局就会导致线损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变电站的布局方面我们要尤其的重视。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变电站的布点,将单个变电站的供电半径有效的缩短。尤其是在用电量大的或者用户集中的地区更要非常的重视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在变电站的建设上加大建设力度,就能够有效的将电网结构进行优化,将电网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以此来减少线损现象,减少电能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变电站中的电网设施配置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改善和规划,让设备充分发挥功能,减少线损。

2.3 大力推行配电自动化

如果想要很好的实现配电网运行监视和控制,就要首先的使用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应用的核心,具备配电数据采集与监控、馈线自动化、电网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联等功能。主要由配电主站、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和通信网络等部分组成。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自愈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能将已经出现的或者正在发生的故障及时的检测出来,并且针对故障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改善,以此来减少故障对用户正常用电的影响,提高用户用电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很好地抵御外力与自然灾害的破坏,将破坏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

2.4 不断深化改革,提高电网系统管理水平

电网的管理水平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果想要在运行效率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就要先在电网的管理模式上下功夫,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将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让管理制度变得更加的全面化,制定相关的电力输配技术管理章程,将减少线损的目标进行细化,细化到分配到每个人的手中,让每个人都能明确线损的责任和线损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一些地区落后的电力系统设施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将一些落后的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重建,将集中抄表系统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使用,通过这些方法来提高电力管理水平,减少电力线损。

3 结束语

在经济逐渐发展的今天,能源紧缺已经变成了当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电能作为当前的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对电能利用率的提高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在众多的提升电能利用率的有效方法当中,降低线损就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为此,我们应该及时的采取创新措施,不断地完善输电技术水平,提高在输电过程中的输电能力,有效的减低线损,将电网的输出功率提升到最大程度,以此来最大化电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高虹瑞.输配电线路节能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4).

[2]王达.减少线损条件下的输配电技术探讨[J].电子制作,2016(08).

作者简介

于亮(1982-),男,辽宁省丹东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工程技术。

作者单位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市振安区供电公司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0

猜你喜欢
输配电技术创新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分析
新电改下一种输配电价的定价方法
减少线损条件下的输配电技术创新探讨
浅谈输配电体制与管理模式
浅析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