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晶
摘要 由于对银杏树的生长习性和生物学特性了解得不够深刻,养护管理不到位,以及气候异常的影响,造成了葫芦岛市街路银杏生长缓慢,部分地区和街路银杏出现枯黄的现象。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导致银杏枯黄的根本原因是地下土壤功能退化明显、道路及管线对根系的破坏,造成树木长势较弱,冠型参差不齐,景观效果不佳;气候干旱和街路的热輻射等也是促成枯黄的原因。本文据此提出相应的复壮措施,有效解决了街路银杏枯黄的问题。
关键词 银杏;枯黄原因;复壮措施;辽宁葫芦岛
中图分类号 S792.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72-01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是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1-2]。葫芦岛地区全市主要街路采用银杏、国槐、栾树、垂柳等作为行道树,其中银杏的相对频度为11.55%,在调查所有行道树品种中频度排名第三,用量很大。近几年,葫芦岛市街路银杏生长缓慢,甚至出现部分街路银杏枯黄的现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银杏树枯黄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复壮措施。
1 银杏树木枯黄的原因
1.1 根系生长障碍层
银杏树木根系的主根与侧根都很发达[3],道路绿化与城市基础设施并存,例如行道树与城市电力、给排水网的冲突。由于存在多方冲突,其营养和水分吸收都受到影响。
1.2 缺水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自然降水和地表径流的水分已满足不了树体的生理需要。4—6月,葫芦岛市正是风大少雨的季节,水分蒸发量大,降雨量少,银杏树体需水量无法满足,出现部分植株部分叶片枯黄或整株枯黄的现象。
1.3 土壤板结
调查发现,街路土壤密实、板结。特别是大润发超市门前、龙湾大街北延中段门市前、火车站等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银杏树普遍长势弱,有枯黄现象,这与行人的长期踩踏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有直接关系。地表硬覆盖过厚,土壤压实严重,限制了土壤的正常透气,使根系呼吸困难,生长不良,也易造成地上叶片枯黄[4]。
1.4 生理性原因
葫芦岛地区春季银杏叶片萌发正常,进入6月后,高温少雨,叶片开始发病,7月雨季枯黄现象停止扩展,同时严重枯黄枝条二次萌发,8—9月又开始扩展,并逐渐扩展到全株。近年来的观察与研究试验数据显示,土壤含水量低、含盐量大、土壤板结和硬覆盖多导致土壤透气性差等造成根系损伤,是造成银杏生理性枯黄的主要原因。
2 复壮措施
2.1 做好水分管理
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加强对银杏的水分管理。葫芦岛市气候四季分明,降雨分布不均,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冬季降水量仅占3%~4%。葫芦岛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大风出现,以春季大风日数最多[4]。尤其是葫芦岛春季干旱少雨,风沙大,及时给树木灌水及冬灌是十分重要的。春季银杏萌发时要及时浇水,对全年银杏树的长势非常关键;旱季及时浇水,可及时补充树体蒸腾消耗的水分,同时也可稀释土壤的盐浓度,避免根系受损。
此外,绿地土壤明显高于路边石,银杏树无法承接较多的灌水及降雨,应清除表层土,降低土层高度,以利蓄水[5]。
2.2 适时松土
适时松土,银杏根际避免栽植根系比较发达的地被或绿篱植物,增加土壤透水性、透气性。同时,银杏树根际土质不好,应结合施肥逐步改良土壤[6]。
2.3 增施有机肥
今后栽植银杏时,要根据银杏喜水喜肥的特性,严格按照移植树木的技术规程操作,保证施工质量。对树势弱的银杏树,改良土壤,施入有机肥,结合松土可施有机肥5~10 kg/株[7]。
3 结语
为了促进树木更好的生长,并保持优美的行道树景观效果。2016年“十一”期间,葫芦岛市园林管理处工作人员对市直管绿地银杏树进行复壮工作,采取了拆除透水混凝土、防腐木及雨花石;扩大树盘;打孔、开盘松土、施肥;适当修剪等有效措施。其中,对海月路采取每株银杏树打6个孔,孔内放入直径8 cm、长80 cm的通气透水施肥施药管,管内放入粉碎树枝、复合微生物肥料、生根液及根腐灵,促进银杏生根及根部的透气性及增加养分;其他银杏采取开盘松土、施肥、浇水的处理措施,有效解决了街路银杏枯黄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 陈有民.中国园林绿化树种区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 郑西平.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1(1):43-45.
[4] 李万桥,陆庆轩,王爱杰.沈阳市部分街路银杏树枯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03(2):26-27.
[5] 娄成,徐作忠.银杏叶片枯黄失绿原因调查及防治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149.
[6] 李修栓.史青.浅谈银杏树叶片枯黄史绿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234.
[7] 于慎兴,刘元龙.银杏树叶枯黄的原因及对策[J].烟台果树,2000(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