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卫东
一个班级一般都有几十名学生,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各自的学习习惯、文明程度和意志品质也都有差异。他们整天在一起学习、生活,难免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冲突,难免会发生一些碰撞和摩擦。在面对和处置学生冲突时,班主任应该如何机智地去应对,妥善地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并借机开展深入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确保整个班级始终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这就是考验一个班主任业务素质的时候了。学生冲突问题解决得好,就会让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个个精神饱满,充满了正能量,班级里的学习氛围趋向优化;学生冲突处理不好,可能会恶化学生之间的矛盾,班级混乱,小事变成了大事,甚至可能演化成不可收拾的烂摊子,不利于整个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班主任必须善于化解矛盾,及时解决学生冲突。笔者觉得应该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思想上要重视
对于学生之间发生的小摩擦、小碰撞、小矛盾,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熟视无睹,应当予以及时的关注。当然,也不是说老师每看到学生之间发生一点磕磕碰碰时,就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地加以干预。首先,要冷静观察之后再作决断。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小矛盾,当然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协调,让他们学会处理矛盾,解决问题。当观察到光靠学生自己去协调不能解决冲突时,老师就应该及时到位,四两拨千斤,化解冲突,并适时加以教育和指导,引导学生们学会以后处置类似小矛盾的方法。如果老师对学生之间的冲突不重视,有时会小事变大事,小冲突变成大冲突,乃至发生恶性打斗事件。有时老师以为是小事,但在学生眼里可能是大事,是涉及到个人尊严的问题,是原则性的问题,所以往往争执不下,无法自己协调解决,这时就需要老师予以指导。如果老师不重视,不当回事,很容易惹出大麻烦。
态度上要冷静
面对学生之间的各种冲突,班主任大声呵斥、惊慌失措、暴跳如雷也是不对的。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及时控制局势;而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严厉指责谁,也不要各打二十大板先惩罚一通。控制住局面之后,就要耐心询问双方当事人和目击者,详细了解情况,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做出判断,该教育的教育,该批评的批评,该惩罚的惩罚。笔者曾遇到一次这样的情况:一次课间,有位学生不小心碰倒了别的同学的课桌,课桌上的东西掉得满地都是。肇事者本想去捡,但“受害者”却出言不逊,结果“肇事者”送到嘴边的“对不起”咽了回去,两个人一下子僵在那里。笔者没有走上去就批评肇事者,也没有数落那个得理不让人的学生,而是慢慢地弯下腰准备去捡地上的纸课本、作业本和笔等。没想到,当事双方马上“息战”,也赶紧低下身子来捡拾书本了。是笔者冷静无言的教育举动让双方认识到:小事情、小矛盾是可以化解的,心胸再放宽一点点,双方都礼让小半步,问题也就化解了。
处理问题要公正
班主任处理学生间的矛盾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要主持公道、处置公正。现在的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民主意识还是很强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们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意识,他们从小都是被尊重的独立个体,公正、公平意识特别强。老师在处理问题是丝毫不能有所怠慢,更不能有失偏颇;在了解冲突发生原因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全面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主观臆断;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当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之后,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冲突时还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就事论事,不由此及彼地追究某一方以往犯过的错误,不借题发挥,否则有失公平;二是谨慎惩罚,无论谁对谁错,解决问题就好,目的不是为了找出谁的错误,然后来惩罚当事人,目的是从本次事件中学会如何预防类似冲突的再发生,认识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还要学会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类似冲突,吸取教訓,利于成长;三是以人为本,处理学生冲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更健康地成长,不能就此死死揪住冲突的某一方的错误无限放大,大做文章,以致影响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这就背离了教师育人、以人为本的初衷了。
信息反馈要及时
班主任在处理完学生冲突之后,要继续跟踪当事人,不能把眼前的暂时平息当作是彻底解决,要防止有的学生口服心不服,还会继续生发新事端,制造型冲突。必要的信息反馈很重要,过一段时间再回头考察一下矛盾双方的情况,继续关注一段时间双方的言行举止,以绝后患。有时,双方当事人虽然风平浪静了,可是他们各自的好朋友反而会记恨此事,讲“哥儿们义气”,总想着找机会为朋友出头,于是会惹出事情来。因此,在处理完班级学生冲突之后,班主任要及时跟进,也可以从学生干部那里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定期找当事人谈心,彻底解开他们的心结,学会把对手变为朋友,长期友好相处下去,那才是智慧。
反思要到位
班主任处理完学生冲突之后,除了要及时跟进,获取反馈,彻底解决问题,还要学会反思自我。比如:反思本次冲突处置过程中是不是及时?处理得是不是公平公正?是不是以人为本了?有没有伤害到某一方了?是不是还有未解决的后患存在?更需要思考的是,这类冲突能不能不发生,至少应该减少此类冲突的发生率?班主任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做好更深入细致的工作?校园冲突事件有没有本身的规律性?如何把握这些规律,切实有效采用相应对策,班主任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美化好班级环境,提高育人效率?再如:学生冲突的发生是否有高发期?高发期通常是哪些时段?还有哪些学生之间更容易发生冲突?发生冲突的地点往往在哪里?如此等等,都是班主任应该进行深刻反思的地方。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文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