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慧
摘要 通过大面积创高产栽培试验,从选用优良品种、育苗、整地抛秧、晒田、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025-01
1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辽优2006、港优1号、港优3号3个杂交水稻新品种。3个品种都具有抗病、优质、高产的特性。
2 育苗
2.1 整地做床
4月上旬,在地势高燥、土壤肥沃的地块[1],经过精细整地后,按大田434孔软盘600~675盘/hm2的用量,计算苗床用地面积,制作苗床。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2~3 d[2],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和酶活性,提高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并杀死部分附着在稻壳上的病菌。然后浸种,根据浸种温度,确定浸种时间。
2.3 配制营养土
把腐熟的农家肥和园田土过筛,然后按照农家肥与园田土1∶2~3的比例混拌;再把调制剂与混拌好的农家肥和园田土混合物按1∶140的比例进行混拌。混拌均匀,配制成营养土。
2.4 播种
4月下旬开始育苗。育苗前先将床面灌足底水,水干后,将床面推平摆放软盘,装上营养土(也可先将軟盘装上营养土后,再将软盘摆放在处理好的床面上)后进行播种,播种量为50~60 g/盘。播种后,将种子压入土中,再盖上0.5 cm厚的营养土,然后马上灌水,润湿盘内营养土,使其与土壤上下连通。第2天待水干后,用30%甲霜恶霉灵1 500倍液进行床面喷淋,防治青枯病、立枯病、恶苗病。用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除治水稻秧田杂草。最后盖上地膜,四周用土压实,并用拉绳压严,防止地膜被风吹走。
2.5 秧田管理
播种7~8 d出苗后,如发现有立枯病中心株,立即喷敌克松500倍液防治。临近移栽时期,随着外界气温逐渐升高,适时揭开地膜通风炼苗,避免高温导致秧苗徒长;如遇低温,秧苗长势不强,可施硫酸铵0.3 kg/m2,然后浇蒙头水。插秧前,施硫酸铵0.2 kg/m2。
3 整地抛秧
5月下旬平整土地。结合平整土地施有机肥15~30 t/hm2和复合肥(15-15-15)375 kg/hm2,然后灌足水进行泡田、耙平。在本田整理好后,待水稍干,地表呈黏糊状时即可进行抛秧。一般抛秧22.5万~25.5万穴/hm2,盐碱地要适当加大密度。缓苗后,保持水层3~5 cm。同时,用60%丁草胺1 500 mL/hm2、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225 g/hm2与细土150 kg/hm2混拌均匀制成毒土,撒施田间封闭除草。
4 晒田
排水晒田应选在有效分蘖终止期的前3 d进行,晒田时间为5~7 d。晒田要根据水稻在田间的长势长相而定。对秧苗长势旺的稻田要早晒、重晒;对生长发育差、有效茎数少的稻田以及漏水田要缓晒、轻晒或者不晒;对于中、重度盐碱荒地不宜晒田。晒田不能只进行1次重晒。通过晒田,能有效增加白根数量,提高根系活力;能有效防止根系因缺氧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减少黄根数量,增加白根数量,杜绝黑根、僵苗等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控制地上部各器官的生长,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
5 肥水管理
返青后,保持3 cm水层,促进分蘖[3]。7月中旬施保穗肥,一般施碳酸氢铵45~75 kg/hm2(长势过旺可不施)。此时,水保持浅、湿间歇状态,以浅为主,即灌1次3 cm的浅水,等到水层自然落干至田面无水,再灌第2次,如此反复多次。8月中旬前后,对叶色较浅的地块,喷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液450 kg/hm2,5~7 d后再喷第2次。抽穗开花阶段,保持3 cm以下的浅水层。灌浆阶段保持干、湿交替状态,以湿为主[4]。蜡黄阶段水保持干湿交替状态,以干为主。收获前7~10 d落干水层。
抛秧5~7 d后,施碳酸氢铵7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硫酸锌75 kg/hm2。水稻生长中后期,追施氮肥,主要是指穗粒肥。这个时期施肥可以增加结实率和粒重,提高产量和米质。追肥时间在出穗前的20~30 d,水稻落黄时,看落黄的程度和早晚以及天气变化,追氮肥量占总氮肥量的20%,施硫酸铵37.5~75.0 kg/hm2,或尿素22.5~30.0 kg/hm2。早落黄、落黄较重的地块应适当多施,阴雨连绵天要少施;对于前期使用氮量较大、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禁止施用穗粒肥。
6 病虫害防治
对于水稻叶瘟,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40~300 g/hm2兑水975~1 125 kg/hm2进行防治;对于穗颈瘟,可用20%三环唑1 500 g/hm2或者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1 500 mL/hm2,兑水750~900 kg/hm2喷雾防治。防治叶瘟应在大田发病初期用药,及时扑灭发病中心;防治穗颈瘟应在破口始期和齐穗期用药。对生长嫩绿、多肥贪青的地块,在灌浆时需再用药1次。稻曲病用5%络铵铜水剂4 500~5 250 g/hm2兑水1 125 kg/hm2或5%井冈霉素水剂1 500~2 250 g/hm2兑水1 125 kg/hm2,于出穗前5~7 d喷雾防治。
除喷施吡虫啉防治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发生外,若发现田间出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用50%赞歌450 g/hm2,兑水1 050 kg/hm2喷雾防治2次,2次间隔7 d。
除防治稻水象甲成虫外,进入7月上旬以后,若水稻出现高矮不齐、植株矮小现象,用手轻轻一提就能拔起时则为幼虫危害,应立即用甲基异柳磷或呋喃丹颗粒剂(毒土法)撒施防治;也可将水排干,晾晒1~2 d,用甲基异柳磷喷洒地面,然后复水。防治二化螟于6月下旬至7月初和7月末至8月初用18%杀虫双水剂3 000 mL/hm2,兑水225~450 kg/hm2喷雾。在防治稻纵卷叶螟上,8月上中旬若发现田间有个别植株叶片卷叶时,用18%杀虫双水剂3 000 mL/hm2,兑水225~450 kg/hm2喷雾。
7 适时收获
当籽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干下黄、70%枝梗出现干黄时即可收获。
8 参考文献
[1] 黄卫东.浅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4(19):33.
[2] 张凤琴.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17):24.
[3] 钱琳仙.浅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2(4):75.
[4] 韩永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4):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