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牧式教育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体性教育认知及教育生态,旨在唤起儿童的生命自觉,让儿童在自然、自由和自为的学习认知中充分发展、自我成长。
【关键词】牧式教育;儿童学习;生命自觉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8-0062-02
【作者简介】孟晓东,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江苏无锡,214000)教育督导室主任,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副局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到教育一线去认识教育”,于是特别留意和关注来自基层一线的教育教学改革行为,这不仅缘于我本人的成长过程和工作经历,更出于对一线教育实践的坚守和尊重。我觉得,来自一线学校的教育探索和教改实验,尽管很多是“草根化”的,但这种充满着乡土气息,蕴含着丰富生活共识的草根研究,虽平凡却是最具生命力和通透感的,迈出的步伐也是最扎实和最有力量的。为此,我常怀感佩之心面对来自一线教师的自觉实验和探索,并在需要时倾己之力参与到这样的草根化研究和实验之中。
一、牧式教育的实践回应
在无锡,乃至全省的草根化实验和研究中,孙永明校长算是草根化研究的坚定实践者和探索者,也是我很钦佩的一位来自基层的学科行家和改革型校长。二十多年来,永明校长倾情教育、躬身实践,一直沉浸于一线的教育实践和改革实验,不断收获着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喜悦。如今,永明校长和他的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和桥二小”)教师团队,以牧式教育的全新理念,在和桥二小这块教育的园地里再次启航,并奏响了一支教育改革的田野牧歌。
牧式教育,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世纪之初新课改伊始,我在一篇文章中讲到“教学方式要从‘插秧式教学走向‘牧羊式教学”,先前也有人提出过相似的命题。但永明校长赋予它新的界定和内涵,并进行了从理念到实证的多角度的叙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性。我想,“牧式教育”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对于改革事物“本体”的重新认识,更体现了我们对生命自然样态和自由表达的诉求,牧场上那些生命的自由和欢愉让我们多了一些对教育的体悟和理解:教育是放养,不是圈养;是解放,不是束缚;是自主发展,不是主宰命运;是个性发展,不是统一标尺……
牧式教育的提出,它不仅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教育视角,还从生态学和伦理学上为当今的教育作了新的注脚,让我们在备感亲切和温暖之余,多了一些对教育的新体悟和新思考。这种思考,一定是本原性的,也一定是深刻性的。而这种本原性和深刻性的研究与思考,也只有在草根化实践和探索中才能实现。
我曾经不止一次和永明校长探讨过牧式教育,我们的共同认识是,牧式教育单从词面上看就觉得通透明朗,理念新、要义显,且贴心入理,简易成诵;更深层的蕴意是这样的教育是从儿童出发的,是指向儿童自觉的,是体现儿童生命成长的。
任何一种观点和理论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需要长期的实践磨砺和经验沉淀。同样,牧式教育是永明校長和他的团队在多年的课改实验和教学研究中的不断聚焦,是和桥二小在长期的素质教育及其大胆尝试和改革中孕育出来的,是在他们开放课堂的推进和变革中推出的崭新成果。牧式教育的提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我非常欣赏永明校长敢于提出新论的勇气和胆识,更对草根化实验所喷薄出的力量而心生感动和感慨。这是任何已有的教育理论都无法直接产生的效果。
二、牧式教育的理论指导
当然,任何教育实践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否则,再好的实践也会因缺失灵魂和根基而昙花一现。牧式教育虽扎根基层,出土于一线教育实践,但也体现着永明校长和他的团队刻苦学习,追根溯源的品质;或者说,牧式教育是有着一定的理论源头的,不是主观的臆造和人为的拼凑。
一方面,牧式教育得益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土壤,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校本化生长。它是在充分“放”的背景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这种自主发展是基于一定条件的,包括资源的配置、场地的提供、人员的协作等等,这就是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学生在现有学习情景下依靠自身的经验与环境对话,并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另一方面,牧式教育又汲取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和先进营养,相信每个生命体都有发展的潜质和能力,都有积极向上的欲求和愿望,并通过诸多有益干预,以积极的心态和美好的期望去唤起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求知愿望,竭力促成每一个生命的积极成长。这一点,从教师撰写的一组稿件可以看出。因此,牧式教育不只是一种提法,一种预想,更是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需要,是一个可以做大做深的命题,也是一项必须研究和攻克的重要课题。
三、牧式教育的深度诉求
牧式教育对伦理学的关注和应用让我们看到了不一般的教育理解和追求。“遵循一定的道德伦理,教育就在很大程度上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每个自然的生命,都有不同的心性和情感倾向,亲疏、敬畏和血缘关系是伦理的内核和品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对象亲疏和玩伴取向,教育必须遵循这一要求方能发挥出最大效能。比如:三三两两的学生在一起玩耍时,总喜欢和某几个在一起,并且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圈子。这是由学生的天性和喜好决定的,教育必须遵循这样的伦理取向和心理需求进行,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于是,对于眼下课堂上的小组划分,要尊重学生的要求,让学生自己选择结对的学习伙伴,教师不要强行干预。
伦理是有角色以及因角色而形成的规则要求的。无论是牧场,还是课堂,群体在一起学习,或者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建立一种规则体系,大家只有在规则的要求下才可能实现自我发展。课堂就是一个规则场,学生在这个规则场里生活和学习,必须遵循这个场域规则。说得明白点,场域规则形成了,场域就成了一种资源,一种文化,课堂就成了一个智育化的学习背景。这是牧式教育需要着力培植和打造的“牧场”或“学习场”。
教育也不能一味地依照学生的伦理需求来做,还应该在尊重的基础上突破伦理的定势和框框,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当学生长大到一定阶段,就要进行社会学的训练和要求(逆伦理),因为,教育的根本是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社会要求的一切能力。
牧式教育是一种放养,目的在于鼓励和唤起学生自我作主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经受各种可能的磨砺中锻炼自己、成就自己。比如:牧场上的一头牛或羊掉队了、不合群了,牧羊(牛)人只会将其赶入羊(牛)群,让其自己在与其他羊(牛)的磨合中融入群体。反观课堂,某个学生不合群,教师大多会说服某些学生去接纳这个学生,这是简单的拉郎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牧式教育,则会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和哪些学生结伴,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融入集体的诉求和能力,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要想学得好,要想让自己舒服,必须自己去想办法和不喜欢、不熟悉的他人相处和交流,这是牧式教育的深度诉求,也是教育的必然。
虽然牧式教育的实验和研究还不到三年,还属于起步阶段,但牧式教育研究团队却以坚实的步伐走出了一条扎实的改革和探索之路。他已取得了包括牧式教学范式和教学模型、小组合作的基本规则和策略以及基于牧式教育的学习单在内的优质成果,并在市内外作了牧式教育的专题汇报和展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共鸣和反响。我由衷地期待,永明校长及其团队能对“牧式教育”作深度的研究,尤其对牧式教育作进一步的边界分割、个性演绎、内核厘清和实证研究。我也坚信,“牧式教育”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并在省内外发挥出应有的辐射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