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下“失独家庭”养老保障探究

2017-06-09 09:37昌菁华
科学与财富 2017年9期
关键词:失独家庭风险社会养老

昌菁华

摘要:目前我国有上百万的失独家庭,加之中国老龄化进度的加快,这类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失独家庭存在着经济、精神、照料三方面的养老风险,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当,将会使得失独家庭成为巨大的社会潜在风险。为此需要动员国家、社会以及公众的力量,完善现有生育政策,建立更加匹配失独家庭养老需求的服务模式,以保证失独家庭能够得到物质与精神上的抚慰。

关键词:风险社会;养老;失独家庭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为控制我国人口的爆发性增长,推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如今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三十多年,在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同时,也诱发了因高龄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带来的失独家庭数目激增问题。

截止2010年底,我国独生子女人数已达2.18亿。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称,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全国失独家庭已超百万个。“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独生子女社会本质上是风险社会,一个人口学意义的风险社会正不依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在形成和发展中”。

二、失独家庭养老风险

整合现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学者们普遍认为失独家庭面临经济、精神、照料等困境。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种风险:

一是经济风险,由于大龄独生子女死亡导致家庭经济支柱丧失或者独生子女生前久病不愈导致其家庭债台高筑等,都会造成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经济困难(纪颖等,2008:张必春等,2012):二是精神慰藉风险,独生子女的意外死亡使得其父母失去了精神的纽带情感的寄托,老人们很难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与阴影中走出,同时老年面临精神慰藉匮乏的风险(朱艳敏,2013:秦秋红等2014):三是生活照料风险,家庭养老因无子女照料导致代际养老无法维系,失独老人生活照料失去了最可靠的载体(丁志宏等2013:伍恒光,2014):四是医疗保障风险,失独老人身体机能的逐步弱化,以及心理疾病对身体疾病的诱发,然而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医疗保障与生病照顾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因此失独夫妇的医疗风险加剧;五是社交风险,多项研究显示失独群体更倾向于变得封闭、脆弱、压抑,厌恶与朋友、邻里等社会关系人进行交流与交往,他们对社会合政府充满着排斥与不满;六是制度性风险,例如呂联生(2013)关注到失独父母入住养老院和生病住院的“签字难”问题,无子女签字,亲属或关系密切的人不愿承担监护责任,街道或单位缺乏承担责任部门,最终使失独老人陷入尴尬困境。

三、养老危机的原因分析

计划生育的时间效用造成了大量独生子女家庭的产生,也增加了这类家庭的风险性,失独家庭的存在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一大负面效应。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却不是失独问题扩大化的过程因素,还有很多非生育政策的因素共同导致了目前失独家庭众多的养老风险。

首先,中国几千年传承下“养儿防老”、“依赖养老”的代际养老模式便是一大风险因素。这种内生性因素与独生子女意外死亡产生冲撞时,独生父母需要独自承担物质和精神风险,这种认知失调导致独生父母出现了经济与精神风险危机,进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需求。其次,当失独问题发生,传统观念得到冲击时,目前我国体制与公众都缺乏风险与危机管理能力。这种管理能力不仅体现在政府部门制定相关养老扶持政策应对失独风险的不力,也体现在失独人群对于家庭“三角”解体的认知失调重建的困难。无论是社会养老还是心理制定、收养等制度都还未能完善配置。另外,相关的辅助政策,如制度及养老监护制度依旧未能满足失独家庭的需要。

四、可能的缓解之道

1.生育政策调整

目前我国生育政策正经历着变革,单独二孩政策到2013年出台的全面二孩政策体现出我国政府了解到目前需要解决人口年龄结构与家庭结构问题。但也应认识到生育政策的调整还要配套相关的政策宣传手段,增强适婚适育人群生育意愿,让更多的未婚青年、已婚适龄夫妇积极共建良好生育氛围与环境。

2.养老机制创新

目前养老方式大致的取向可分为离家养老与在家养老两种方向,即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两种模式。针对失独家庭的特殊属性,可进行如下的更细一步的方案探讨。(本文暂不考虑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失独人群选择养老方案的情况)

(1)离家养老模式

离家养老主要以机构养老模式为主。机构养老模式可考虑搭建两种平台:公立养老院零门槛方案与“寺庙式养老院。首先,针对失独老人养老责任人问题,普通养老院在审查失独老人无责任承担者拒收老人在养老院自身风险管理角度看是 能够被理解的。但此时民政部门应通过补助与政策文本的形式,鼓励支持公立养老院降低失独老人准入门槛,做好失独老人信息登记,维护失独老人机构养老的权益,其次,据国家宗教事务局统计,2010年寺庙兴办养老机构的佛教寺庙仅浙江、江苏、福建三省就达2个,如果失独父母年老后入住寺庙,他们的心灵能在佛号声中得到解脱,又有共同遭遇的老人可以相互开解,相互慰藉。这种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失独老人解决生活困境,更重要的是帮助失独老人减轻精神包袱。

(2)在家养老模式

在家养老主要以社区养老模式为主。失独者可以借助社区的资源平台,利用原有的家庭条件满足养老需求。社区可通过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种方式提供养老中的各种服务,因此可考虑搭建非营利组织扶持、失独者互助、以房养老三种社区居家养老平台。首先,相对具有专业性的志愿团体可为失独者提供心理干预服务,帮助他们摆脱心理理困扰,达到精神慰藉,降低孤独感;同时以志愿组织为平台,搭建失独者之间、失独者与志愿者之间的关爱网络。其次,失独者有着相似的家庭遭遇,因此容易彼此间产生共鸣,这种互助可能是生活照料上的,也可以是精神慰藉上的。因此失独者之间进行结伴养老、拼房养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比解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加之共同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懂得相互尊重与爱戴,通过组织活动各展所长,失独老人可以实现老年生活的丰富。再次,由于以房养若可以盘活老人资产,日渐成为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诸多国家主流的养老模式之一。对于失独家庭而言,因膝下无子,所以以房养老存在的观念上的问题变得更加迎刃而解,因此这种方案可以保证失独老人享受到较好的养老服务。

猜你喜欢
失独家庭风险社会养老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全球治理下的外层空问国际环境法治问题
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调查
试论系统理论在失独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运用
论风险社会下生态文明建设中新闻媒体角度的塑造
失独家庭基本诉求及政府帮扶服务研究
失独家庭困境如何破解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