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

2017-06-09 10:16常威
科学与财富 2017年9期
关键词:防护检测

常威

摘要:电焊技术在诸多行业领域均应用广泛,比如:汽车行业、化工机械业、钢结构以及造船等。与此同时,电焊作业危险性较高,为了降低电焊作业的危险性,有必要对其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本文重点分析了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及检测防护措施,以期为电焊作业环境的改善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电焊作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防护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了较快的发展。对于电焊作业技术来说,在汽车业、化工机械业、造船业以及钢结构行业等均具备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电焊作业的危险性也较高,这主要是因为电焊作业环境中存在诸多的职业危害因素。因此,从电焊作业环境的改善角度来看,本文针对“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展开探讨具备一定价值意义。

1.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险因素分析

结合电焊作业的实际情况,发现基于电焊行业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1)锰中毒,在电焊作业过程中,锰中毒是一个极为常见的疾病,锰会致使人体内微量元素产生变化,进而呈现发生失衡的情况;(2)紫外线和弧光,对于气焊作业过程以及电焊作业过程产生的紫外线、弧光来说,在作业时间很长的情况下,会对作业人员的眼睛的角膜上皮造成损害,进而导致作业人员发生视线模糊、眼睛酸痛以及怕光等症状;(3)烟尘和金属氧化物颗粒,由于电焊作业大多数是处在通风不佳的环境当中,这样极易导致作业人员在电弧焊接过程中吸入烟尘或金属氧化物颗粒,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会使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受到损害;(4)铅、铝、锰金属元素,基于电焊作业过程中,会产生铅、铝、锰等一系列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可导致作业人员产生神经行为、神经心理以及神经生理异常等不良问题,进而使作业人员的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害。

由此可见,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险因素较多,总结起来可以划分为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两大类,在上述各大因素的影响下,会对电焊作业人员的眼睛、皮肤、肺部以及生殖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使电焊作业人员的健康受到威胁。

2.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措施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认识到电焊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险因素较多,为了使电焊作业人员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危害因素检测及防护措施。具体检测方法及防护措施如下:

2.1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方法

针对电焊作业环境中職业危害因素,需采取有效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1)在工作场所空气粉尘检测过程中,需以相关检测采样规范要求为标准;(2)针对超细粒子的检测,需把仪器放在焊接工人的蹲点部位,将焊接点和二氧化碳保护焊接1m、2m、3m位置作为采样点;持续3天基于距离不同、岗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电焊作业,然后依次进行采样。采取专业统计分析软件对3天焊接作业环境当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视为超细粒子的质量浓度以及数量浓度;(3)粉尘浓度检测。针对粉尘浓度,在检测过程中,主要使用到粉尘检测仪。针对粒子的浓度,可使用冷凝粒子计数器,针对滤膜重量,可采取天平进行取样之后再进行前后重量的测量。

2.2相关防护措施

搜集相关资料发现:电焊作业现场的风速和气体保护焊颗粒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颗粒数量的浓度会随风速的上升而表现出下降的势态,风速可以使颗粒问的碰撞几率加大,进而使颗粒发生聚集,并使颗粒的数量变少。基于电焊作业环境当中,对于烟尘来说,存在一定的重量。所以,可基于侧墙、屋顶等位置对烟尘捕集机加以安装,并安装通风效果好的系统,使风的流通速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使电焊作业环境当中的颗粒浓度降低。此外,电焊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也非常重要,在电焊作业过程中,由于必要佩戴标准的眼罩、手套以及工作服等,保护好眼睛,避免灰尘的吸入,从而使作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3.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电焊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诸多,包括了:锰中毒、紫外线和弧光、烟尘和金属氧化物颗粒以及铅、铝、锰等金属元素。因此,有必要优化电焊作业现场环境,合理安装烟尘捕集机和通风系统,并指导电焊作业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做好个人防护,按照工作要求佩戴防护眼罩、防尘口罩、手套以及工作服等。相信在认识电焊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电焊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将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为电焊作业安全性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防护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几何图形”检测题
“角”检测题
镁合金的腐蚀特性及防护探讨
木结构建筑的鉴赏与防护
低温冻害对浙中地区枇杷生产的影响及防护对策探讨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