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神的灯
三国时期蜀汉大臣杨仪,文韬武略,深得诸葛亮信任。蜀汉大部分大臣认为杨仪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杨仪也觉得自己能够胜任丞相之位。然而,诸葛亮在临死时不是推荐杨仪,而是推荐蒋琬接替自己,原因在于杨仪的气度太小。
杨仪有才,蜀汉人人皆知。最初,杨仪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背离傅群,投奔襄阳太守关羽。关羽任命他为功曹,派他作为信使西行去见刘备。刘备与他谈论军事大计,议论政治得失,非常喜欢他,于是征召他為左将军。刘备成为汉中王后,又升杨仪为尚书。后来,丞相诸葛亮任用杨仪为参军。
杨仪尽管有才,但气度实在太小。杨仪好嫉妒同事,与同事的关系处理不好,经常和同事发生纠纷。刘备在世时,杨仪与尚书令刘巴不和,为了调和杨仪与刘巴之间的关系,刘备便把两人分开,将杨仪降为弘农太守。
后来,诸葛亮北伐,急需人才,于是将杨仪带在身边。诸葛亮以为自己的言传身教能感化杨仪,却事与愿违。杨仪与诸葛亮手下的猛将魏延结下仇怨,两人的关系势同水火。尽管诸葛亮多次从中调和,但还是于事无补。
杨仪处处打压魏延,使魏延英雄无用武之地。魏延曾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楙怯懦,没有计谋,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抵长安,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杨仪生怕魏延立功受宠,多次在诸葛亮面前说魏延之计太冒险。杨仪一说,其他大臣也跟着附和,诸葛亮于是认同杨仪的说法。魏延知道后,对杨仪与诸葛亮产生了怨恨的情绪。
诸葛亮死后,杨仪指责魏延谋反,乘机诛杀了魏延,他脚踏魏延的头颅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随后,杨仪诛灭魏延三族。
杨仪诛杀魏延后,自认为蜀汉再也没人能和他抢丞相之位了。结果却出人意料,丞相的位置被蒋琬坐了。
杨仪机关算尽,结果大失所望。他常在同事面前抱怨,说刘禅治国无方,蒋琬无能,甚至口无遮拦:“当初丞相去世之时,我如果率军投魏,就不会落魄到今天这个地步。现在想起来,真是追悔莫及啊!”
杨仪诛杀魏延,引起了蜀汉高层的不满。魏延之后,蜀汉无大将,蜀国是一天不如一天。况且,杨仪曾经打算投奔魏国,更激起了大家对杨仪的反感情绪。军师费神把杨仪的话秘密地告诉了刘禅。后来,杨仪被贬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达流放地点后,上书诽谤费神,言辞激烈强硬,朝廷遂下令逮捕杨仪。最后,杨仪自杀了。
杨仪之死,可谓咎由自取。且不说他与诸葛亮比胸襟,与政治对手蒋琬相比,杨仪的气度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杨仪平素性情简慢,与人交谈,从不随声附和。即使蒋琬同他谈话,杨仪也是爱理不理的。有人对蒋琬说:“您与杨仪谈话时,他竟然不回答,那是怠慢您啊。”蒋琬笑着说:“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就像每个人的面孔不同一样,当面顺从,背后议论,是古人所警诫的。杨仪想要赞同我,就有违他的本意;如果反对我,就显示我的不对。因此,他只好沉默不语,这恰恰是杨仪表里一致的地方。”杨仪与蒋琬的气度孰高孰低,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