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群,霍洁玲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肇庆 526070)
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及疗效观察
梁翠群,霍洁玲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肇庆 526070)
目的 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 000名3~12月龄儿童,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500例。A组接种后采用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儿童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A组出现4例强不良反应,10例中不良反应,17例弱不良反应;B组出现3例弱不良反应。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0%,明显低于A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0.60%,显著低于A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百白破疫苗的接种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热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疗效;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护理干预
预防接种是指将生物制品接种至人体体内,使人体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免疫反应,可达到预防对应疾病的目的。对儿童进行一系列的预防接种具有低投入、高效能的优势,可更好地保护小儿的身体,有效预防相关疾病。百白破疫苗主要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这三种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较大,可造成婴幼儿及10岁以下儿童的身体及智力发育迟缓甚至死亡[1]。由于临床接种百白破疫苗后易发生不良反应,且家庭一般缺乏与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相关的护理措施,易造成不良后果。本研究对接种百白破后的儿童进行相关护理干预,探讨其对不良反应及疗效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 000名3~12月龄的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500例。所有儿童的体温均<37℃,既往无任何过敏现象。本研究均已取得儿童监护人的知情同意。A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3~12个月,平均年龄(7.55±2.56)个月。B组中,男26例,女26例;年龄3~12个月,平均年龄 (7.56±2.45)个月。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 A组接种后采用常规护理:加强关于不良反应的健康宣教,若接种后儿童的接种部位出现硬结,则使用温开水热敷,接种后2 d局部红肿不消散,则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
1.2.2 B组 B组接种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早期对接种部位使用热水湿热敷3 d,并于接种后1 d、7 d、14 d分别进行电话随访[2],对儿童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进行指导和记录。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接种百白破疫苗前常规向其监护人员询问儿童的一般信息,主要包括近来的健康情况、既往疫苗接种后过敏史、既往病史等,若儿童既往出现百白破疫苗接种禁忌症则不予以接种。②针对接种百白破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症状进行健康宣教,主要包括无菌性化脓、硬结、发热、红肿,使用间接的口语化语言告知儿童监护人有关的症状表现,可有效对不良反应早发现早处理,且可减少其恐慌心理。接种百白破后应嘱咐监护人引导儿童多饮水,若接种后体温≥38.4℃可给予口服退烧药,接种6 h后常规进行接种部位湿热敷,3次/d,15 min/次,持续 3 d。接种当天,注意保暖,避免感染。若儿童接种后出现高热持续等现象应及时就诊。③接种前应对注射室进行每日常规消毒,使用紫外线以及空气消毒机保持注射室内空气清洁,室温维持在22℃。在注射室内准备紧急急救用药、急救器械、温度计等。④仔细核对儿童姓名、疫苗名称、剂量、针次、月龄等信息,从冰箱取出接种疫苗,将疫苗的名称、批号、接种有效期、是否完好、疫苗溶液是否澄清等信息进行核对。⑤接种前将疫苗溶液充分摇匀,开启半小时后的疫苗若未使用完则应丢弃不用。⑥使用75%酒精对接种儿童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进行消毒,消毒直径5 cm,垂直进针,进针深度应不小于2/3,可将瘦小儿童的肌肉提起进行注射。注射完毕应使用消毒的干棉签按压注射部位2 min。⑦接种后儿童应留观30 min,观察不良反应并积极采取对应措施。接种后的湿热敷措施与A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根据不良反应的危害以及临床症状,可分为强、中、 弱三种程度[3]: 强: 局部红肿直径较大, 局部淋巴结肿大,体温≥38.6℃;中:局部红肿直径中等,体温<38.6℃,但仍有低热现象;弱:局部红肿直径较小,局部淋巴结无肿大,体温正常。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接种后,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0%,明显低于A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2.2 两组发热反应发生率比较接种后,B组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0.60%,显著低于A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发热反应发生率比较 [n(%)]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混合疫苗,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比例配置而成,可对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百白破疫苗对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百白破疫苗的主要接种对象为3个月 ~6周岁儿童,一般应于儿童3~12月龄内完成疫苗接种的前3针,两针间隔应≥28 d,在儿童18~24月龄时可进行加强注射[4]。接种后儿童体内抗体一般可维持10~15年,且保护率高达95%[5]。百日破三联制剂在我国现行免疫规划程序中使用最为广泛,且在所有疫苗中规定针次数最多。一般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较多,且家长在儿童接种百白破后不懂如何正确护理,因此儿童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且症状较重,导致百白破疫苗接种后收到较多投诉,易造成医疗纠纷[6]。本研究发现,在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时还受到家长文化程度以及新知识接受能力的限制,部分进行预防接种百白破的儿童入院时的陪护人是年长的长辈,故进行健康宣教时还需要了解儿童家庭环境,对儿童共同生活起居的直接监护人进行电话随访,向接种儿童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将健康宣教内容落实至儿童日常生活的家庭护理中。
本研究对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儿童采用护理干预,结果显示,A组出现4例强不良反应,10例中不良反应,17例弱不良反应;B组出现3例弱不良反应。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0%,明显低于A组的6.20% (P<0.05)。B组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0.60%,显著低于A组的7.40% (P<0.05)。王英等[7]对98例进行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进行研究,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7.84% (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百白破疫苗的接种过程中应加强对儿童的相关护理工作,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采用电话随访方式了解儿童的情况,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发热反应。
[1]李桂玉,李应翠.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局部反应的护理 [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771-772.
[2]陈玲.18~24个月龄加强接种第四针百白破疫苗100例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85-86.
[3]张瑞岩.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8):244, 246.
[4]黄文静,曾建蓉,李悦文.马铃薯外敷对小儿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 [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3):1859-1861.
[5]康冰,王艳珺,张红芬,等.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干预措施效果观察 [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3,24(2):136-137,144.
[6]王洋.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5):91-92.
[7]王英,刘瑞.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6):151,153.
(责任编辑:钟婷婷)
Observ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dverse Reactions of Preventive Inoculation of DPT Vaccine and Its Curative Effect
LIANG Cuiqun,HUO Jieling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of Dinghu District,Zhaoqing 526070,China)
ObjectiveTo conduct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dverse reactions of preventive inoculation of DPT vaccine,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urative effect.Methods 1 000 children aged 3 to 12 months with inoculation of DPT vaccine from February 2014 to March 2015 in our center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with 500 cases in each group. After inoculation,group A
conventional nursing,while group B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is basis.The influence on adverse reactions and curative effect of children after inoculation of DPT vaccin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kinds of nursing methods.Results After nursing,there were 4 cases of strong adverse reactions,10 cases of moderate adverse reactions and 17 cases of mild adverse reactions in group A,and there were 3 cases of mild adverse reactions in group B.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group B was 0.6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6.20%of group A,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incidence of fever reaction of group B was 0.6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7.40%of group A,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oculation of DPT vaccin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s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fever reaction.
Adverse reactions;Curative effect;DPT vaccine;Preventive inoculation;Nursing intervention
R473.72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5.0707
2016-12-17
梁翠群 (1975-), 女, 广东肇庆人, 大专学历, 主管护师,从事孕产妇保健管理与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