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TAFE的理念
来自上海职教系统的学员们与澳洲培训机构教师交流互动
以TAFE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已成为澳大利亚教育的一张名片,被许多国家借鉴和学习。TAFE全称为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它由澳大利亚政府开设的TAFE学院负责实施教育与培训。
澳大利亚全国有T A F E学院2 5 0所,以“帮助你找到工作”“帮助你更胜任工作”为基本理念,广泛与企业合作,取得设备和师资的支持,以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每年开设的专业、课程和教学设施、方法等均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把培养的学生是否找到了工作和工作的好坏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标准。
怀着对TAFE模式的好奇,由上海职教系统20名管理干部组成的“上海市中职教育办学模式创新与职教国际化视野拓展培训团”于2015年10月17日至11月15日先后到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悉尼进行了培训学习。
2015年10月17日,怀着神往与渴望,我们一行20人从浦东机场出发,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后,由悉尼转机来到了南澳的阿德莱德。
到澳大利亚去一趟,向TAFE学点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10月19日,我们在南澳TAFE阿德莱德中心校区开始了第一天的培训。在这里我们受到TAFE教育执行理事凯茜·布朗女士的欢迎,并聆听了社区服务健康与生活时尚学院主任简·罗德杰女士对南澳TAFE基本情况的介绍。
南澳TAFE是南澳州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学院,每年培训逾8万名学生。南澳TAFE的8个校区共有46个校园,学生来自各个年龄段。12年级(相当于高中)毕业后,即可申请进入TAFE学习,学员年龄分布在14至70岁之间,其中大多数集中在30-49岁。2013年,这一年龄段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8%,其次是20-29岁,占总人数的35%, 50岁以上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16%,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和中国所说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都有着比较大的区别。
此外,与国内相比,TAFE的学制更富弹性。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规定的技能证书考核要求体制下,TAFE打通了中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通道,TAFE的学生在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下有很多选择。
学生可以选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从业,也可以通过学习取得专科文凭,亦可以取得专科文凭后继续深造。TAFE的学制一般为一到两年,主要是面向具有12年学历的人,开展4级以上证书教育。高中毕业后进入TAFE机构修读职业技术课程半年至一年,可取得3级证书(大致相当于国内的中职);修读两年TAFE课程,可获得高级文凭证书(大体相当于国内的高职毕业)成为高级技术工人;当然,完成高级文凭课程后,还可以进入TAFE机构或本科大学就读学士课程。具备高级文凭的学生申请本科大学,可以获减一至一年半的学分,直接升读学士二年级,再接着读一年以上的大学课程,可获得学士学位(澳大利亚学士学制为三年)。TAFE体系中,在高级文凭之上,还开设职业教育学士、研究生证书、研究生文凭课程等。
从经费来源上来说,南澳TAFE主要资金由州政府提供,州政府的经费来源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2014年,南澳州政府拨款占学院收入的70%,剩下的30%为学院培训自营收入,自筹经费主要来自学生学费、联邦政府培训拨款(联邦政府项目)、海外学生学费收入等。从专业设置和学生分布来说,TAFE的专业设置紧紧贴合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和社会行业需求开设。
最后,TAFE的质量监控是由第三方完成的。澳大利亚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及培训机构的国家监管部门——技能品质局和教育品质标准局,这两个机构相对独立,不受州政府和州教育部的管辖,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下分别负责对包括TAFE在内的培训机构进行职业培训计划和课程素质评估、教育文凭达标评估。
在阿德莱德三周的培训学习,使我们对TAFE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TAFE教育从内容的技能包设定、教学实施,到师资培养、学生训练,处处都有行业的身影。只有培养出行业满意的学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TAFE教育以人为本,联邦政府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中小学12个年级各年级的班额,其中一年级为25人,2-10年级为30人,11-12年级为25人。若班级超出一人,就以违法论处。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时候,学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有定量又有定性,更有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纵向比较。这样,即便是后进生,也会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激发。
参观几所中学,漫步在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优秀教师的照片和简介,以及各式各样的学生作品。没有一间教室的装饰是一模一样的,透过玻璃看教室,每一面墙壁、每一扇窗户上都贴满了学生的各式作品,甚至于教室的中间也拉着铁丝,学生想贴就贴,想挂就挂。虽然有的作品很稚嫩,但对孩子们来说,那都是自己最伟大的创作。每到一所学校参观,走在图书馆、教室、公共走廊,校长都会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这个是学生设计的,那个是根据学生的要求由学校建设起来的,那个实验室正由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改造……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理念在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从TAFE的学习模式来说,也有一种很强的服务意识。课程学习组织强调“不把任何一个学生放在失败的路上”,学生可以送教上门,可以指导学生做个人规划;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学内容。甚至为了来自像中国这种偏重于学历文凭的国际生,可以专门组织语言交流学习,铺一条“职业教育——高职——本科”甚至更高学位的学习发展之路。
最后一周,我们转到悉尼,在悉尼聆听了7场教育培训讲座,并参观了悉尼大学、悉尼TAFE中心校园等著名教育机构。
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中,我们最大的感慨是:澳大利亚的学校条件,特别是硬件设施条件比上海差远了,但是就整体职业教育的实效来说,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培训比上海要好很多。这种实效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技能掌握好,所学为所用;学生的自主创意性强,动手操作能力强。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职业教育的观念不同。受历史发展等因素影响,国内的观念会区分职业的等级,所以从一开始家长就偏重学历教育,教育行政部门也都看重普通教育的发展。而在澳大利亚人看来,职业是自己用自己所长为别人服务,不同的职业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这种职业理念下,学生以能够就业、能够展示自己的专长为荣耀,并严格遵守行业职业的规则。举个例子,在阿德莱德学习的三周,给我们开车的是一位年龄在60岁左右的老先生(这与澳大利亚人口少,从业者老年人偏多有关),每天早上到驻地门口,他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一块有“WELCOME”标志的红毯铺在车门前,然后向我们每个下楼来乘车的学员招手致意,每次到达一个目的地后,我们只要有一个人的包在车上,他哪怕不吃中午饭,都会等候在车旁,虽然车窗和车门都是关闭的。
二是教育体制的构建不同。在南澳州汉密尔顿中学、Urrbrace 农业高中、Heathfield 高中、阿德莱德市北中学等学校参观时我们发现,这些学校都有一个另外的牌子“Trade School”,实际上等同于“职业体验学校”。学生的学习规划从10年级开始,学生必须在11年级修完6个专题、12年级修完5个专题,其中必须有一个研究项目。学生修完所有学分,完成一个主题或研究项目才能取得高中文凭。
学员在南澳TAFE学院实训中心
为了帮助学生取得高中文凭、提早做好职业规划,TAFE合作的“Trade School”从7年级开始开设各类兴趣课,在导师指导下,选取适合自己发展的兴趣方向课程。以数学为例,虽然这是一门必须学习的课程,但是老师会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智力等因素,选学“圆”“数的运算”等不同内容。每个学生组合出来的“数学”课是不同的,最后都能够毕业。甚至于有些人可以放弃“数学”选修其他的课程,比如“木工”“服饰设计”等兴趣课来代替。
三是课堂教学的理念方式不同。TAFE以学生为中心设置课程。考虑不同学生的需要,分设不同等级的技能培训课程包,学习方式采用在线学习和现场面对面、小班化学习相结合,满足学生随时、随地、随处自主学习的需要。学生可以在家在线学习、在学校课堂或实践工厂学习、也可以去业界进行学徒制学习等。
我们在参观过程中,发现每个校区上课的学生都是很少几个,甚至考试也没有超过20人的。原来TAFE 的课程是不固定的,TAFE根据联邦政府通过行业协会制定发布的技能包,结合各州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需求提出培训计划,向政府采购技能包,经州教育部和州政府同意后,开发课程包,发布课程信息,学生自愿报名选择课程。因此每门课程可能当学期参与学习的人很多,但是在同一天来上课学习、或者技能实践的人数很少,同一时间参与考核的人也比较少。
学生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学习方向。TAFE的一至四级证书、文凭和高级文凭的设置服务于不同阶段和程度的学生,且技能证书的标准都来自行业企业,学生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到我要从事什么工作,我应该学习到哪一个技能证书、哪一个级别。
为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实效,TAFE与业界紧密合作,聘任的讲师均有企业工作经验。企业积极帮助学校建设培训基地,提供实践工作场地、最先进的设备,共同制定教学标准,负责教学及其质量评估等工作,为TAFE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短暂的澳大利亚行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每到一个学校参观,我们都感慨,上海职教的设施设备要远远超过澳大利亚,甚至他们正在使用的电脑大多数都是我们淘汰的,木工、模具等实践实训所使用的工具还是比较原始的,但是一走进他们的实训课堂,你总会不由自主地去欣赏那些摆放整齐的工具、那些专注投入的学生、那些设计独特的产品。
每听一次讲座,我们都感慨:上海不缺探索改革发展的精神,但是在具体执行中缺乏一以贯之的“服务学生”的理念和意识。对照上海职业教育的现状,我们将带回澳洲经验,聚集多方力量,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上海市职业教育的魅力。(本文作者参加由上海市教委组织的赴澳大利亚专题培训项目)
(感谢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国培训管理司为本期特别策划组织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