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杂老杨

2017-06-08 13:34张春羊
金山 2017年4期
关键词:老石小荷老杨

张春羊

我在一个比较不错的部门工作,工资待遇高,环境也不错,十几层的办公楼,擦洗得窗明几净,人走在长长的楼道里,高跟鞋叩击出“嘟嘟嘟嘟”的声响,是很自豪的感觉。

只是,人际关系稍稍复杂了些。大家都是从不同单位调来,或大学毕业安排到此,但不少人都是有背景的,比如谁谁谁是某上级领导的亲戚,这都是人们在日常工作中最为敏感的话题。鉴于此,大家都默默工作,从不多言多语,就连我们领导在人事安排上,都小心谨慎,生怕“拎着耳朵腮动弹”。“与人无尤,自个安宁”,这谁都懂。

前不久,一年一度的员工岗位调整又开始了。在调整的同时也在悄悄酝酿着减员,单位里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上级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人事用工制度改革。有那么几天,办公室里你来我往,人慌马乱,收拾东西的,挪动办公桌的,到处是废纸烂麻,吱吱啦啦的声音从楼上一直传到楼下,忙得不亦乐乎。

眼看該动的都动了,会计小王调到文印室当了打字员,大刘调到分单位当了出纳,我们科长调走,我的对桌老石荣升行政管理科科长,我从单纯的劳资员兼管女工、户口、文书档案……

一切安排就绪之后,大家坐下来一数算,该动的基本都动了,唯有我们科的老杨没有动窝。恰巧,这时候老杨一脚踏进了办公室,七八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不约而同地朝老杨看去。从来没有在公众场合变过脸色的老杨,那一刻脸色一下变得蜡黄。

这意味着什么?

老杨是勤杂工,在我们这里已经干了十几年了,擦洗楼道地板,给领导递烟送茶端椅子,整理办公室休息室,角角落落、人前马后,哪里都离不了他。要问,楼上楼下最忙的人是哪个?没准会有人说,老杨呗。老杨也谦虚,那会儿他一准又是憨厚地笑笑,谦虚地说,我哪里忙了?只不过是帮大家点忙而已。

说的也是,“勤杂勤杂”,要不怎么叫“勤杂”呢?科室人手少忙不过来的时候,朝门框上一支,扯着嗓门那么一喊:“老杨哥,听一下电话好吧?屋里没人,我出去拿一份文件。”

文印室工作忙不过来了,打字员只要高喊一声:“老杨叔,我要打文件,科室里的材料,你就帮我印出来吧。”老杨就毛火火的来了。老杨能够操作和修理好几种电动机器呢!

老杨还会什么?

老杨的手提包里每天都带着钳子、扳手、螺丝刀什么的,俨然一个水电工,哪里撒水漏气,找谁啊?老杨啊。平常,老杨没少帮大家的忙。所以,看到老杨的头深深地垂下去,那几双眼睛也刷地转到了别处,兔死狐悲,说不定明年就轮到自己了。“三月调整,四月减员”,这都已经是规律了,谁还不清楚呀,明摆着老杨今年是没戏了,经过几年的调整,单位里已经陆续下了七八个了。

二楼的小会议室里,班子成员会议开了个通宵。

第二天,人事科长果然宣布了这样一个结果:老杨由于是借用人员,按照单位文件精神,已经不适合再继续干下去了,员工岗位编制也没有了“勤杂岗”。

听到通知,老杨的眼睛就红了,结果公布完,老杨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他用粗硬的大手掩着面,许久,才硬撑着和我们一一道了别,慢腾腾地下楼去了,第二天,办公室里就不见了老杨的身影。

然而,第三天,第四天,第N天后,办公区开始脏乱不堪,楼道及卫生间没人打扫,锅炉房里的水经常烧不开……有人开始牢骚满腹,单位领导也深深困惑:办公室里,以前从来不见的灰尘不请自来,茶杯、书本、杂志到处乱放,有时候出差回来想喝口水润润喉咙,跟前却摸不到茶杯,不知落哪里了,只好扯着嗓门大喊:“小荷,茶杯——”

有时把钥匙忘在了屋里,锁上门回头却找不到钥匙,这时喊小荷已不那么灵便了。小荷是个女同志,对撬门砸锁的功夫一窍不通。

屋子里闷热,想打开窗户,窗子锈了,推不开,好不容易推开了,天又下雨了,“小荷——”小荷说:“我已经推了好几遍了,推不开。哦,开了,雨进来了,那我关了吧?”

这时,全体干部职工才意识到,最需要老杨——不,最需要勤杂人员的原来是我们领导,人员调整不到两个月,领导就受不了了,把头探到我们科的门口,叫:“老石,来一下。”

老石抽烟,嘴里刚叼上一颗,听见领导喊他,连忙撅起屁股去了。

三天后的一个早上,我刚走到一楼的拐弯处,便看到老杨那熟悉的身影,“老杨哥。”我亲热地喊。

老杨转过身来,也是满脸的兴高采烈,说:“小荷,我又回来了,多亏我们科长啊,这几天我正愁得没法,想找他还没找呢,他就通知我上班了,好人啊,好人啊!”

老杨激动得不知怎么夸我们科长好了。

我说:“老杨你回来了就好,我们又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

等我坐定,悄悄问对面的科长:“老杨终于回来了,你真行,既解决了老杨的困难,又解决了科里后勤人员不足问题,省得领导天天拿你开涮。”

科长一听,竖起手指放在嘴巴上,对我嘘了一下,说:“小声点吧,麻烦大了。”

然后他给我讲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原来,那天我们科长被领导叫去魁了,领导对着我们科长越魁越想魁,还激动地拍了桌子。工作靠不上,是他这个当科长的最大的失误。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把火还没有烧起来,倒先挨了领导的魁,我们科长心里便有些窝火,实在忍不下去了,小声回了一句:“其实老杨……”

“老杨怎么了?”领导问。

科长吞吞吐吐:“其实老杨,其实老杨满不错的,又干了好多年了,再说,他家里,他儿子,在省城……”

科长的话音没落,领导的眉头一皱,连忙问:“他家里怎么?他儿子什么?”

往下的话,因为科长怯懦,没敢再说出来。

星期一的早上,领导又一次把我们科长叫去,通知班子成员,到小会议室开会……

就这样,老杨哥顺利地回来了,从此,楼上楼下又传来那熟悉的声音:

“老杨哥,快来——”

“老杨叔,帮我——”

只是不久,我们科长病了,失眠,头晕得厉害。我去看他,他说:“小荷,领导误会我了,他以为我对他说,老杨是领导的亲戚。老杨没有啊,老杨的老婆得心脏病多年了,整天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老杨的孩子在省城念大学,明年才能毕业啊。”说到此处,我们科长鼻子一酸,一下没控制住,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不知怎么的,我的眼睛也潮潮的,为科长,也为老杨。

猜你喜欢
老石小荷老杨
老同学
老杨的那片红果园
小荷尖尖
夜半巨响
小荷尖尖
小荷尖尖
称呼
小荷尖尖
老实人不是好欺负的
捡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