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琳+崔翔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①在革命年代,长征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有志之士,不畏艰险、英勇奋战,移走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它又激励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②长征精神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创造了世界历史上传奇般的英雄业绩,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扬和敬佩。本文旨在展现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脉络,以及世界人民对其的历史认知和崇敬之情。
一、民主革命时期“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
1935年7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川西地区,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这一消息就为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七大代表所知悉。代表大会主持人、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书记威廉·皮克高度评价红军长征的胜利和红军战士英勇奋斗的精神,他在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国红军为避免遭到国民党部队的包围,不得不离开江西省原中央苏区。但是,它却粉碎了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军阀企图围歼中国红军的计划。红军的武装力量在残酷斗争的过程中大大增强了。”他说,中国红军的英勇斗争,“成了整个殖民地世界劳动人民的榜样”。③他号召各国共产党和劳动人民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斗争的经验和精神。在大会总结报告中,执委会书记处书记曼努意斯基热烈赞扬了长征精神,他说:“中国红军的胜利,也证明红军与中国极广大劳动群众有不可分离的联系。红军长征的传奇经历及其革命精神引起了世界各国共产党人的崇敬和向往。”同时,苏联《真理报》陆续发表了《中国红军的英勇进军》《中國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司令员朱德》等文章,报道了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的领导下英勇作战、突破敌人重围、胜利进军的消息,宣传中国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除此之外,陈云和杨定华④两位长征“亲历者”,也以回忆录形式在中共在巴黎出版的中央机关报《救国时报》上连载了长篇回忆文章,真实、准确地报道了红一方面的长征,将红军将士的长征记忆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长征叙事与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史中,影响最大的首推斯诺的《西行漫记》一书。1936年6月-10月,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来到陕北苏区访问。他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进行了长谈,搜集到红军长征大量的一手资料,然后他又赴边区各地采访,力图“作一番公开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道”,最终他写就《西行漫记》。1937年该书在伦敦出版后,仅一个月就连印五版,随后,该书又在纽约出版。几十年来,该书又先后被译成法、德、俄、意、西、葡、荷、日、希伯来等多达20余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长征的故事风靡全球。其实在斯诺之前,还有一位外国人也曾讲述过长征。1936年,传教士阿尔佛雷特·勃沙特随红二、六军团长征18个月,转战贵州、四川、湖北、湖南、云南等五省,行程6000英里,随后根据自己的见闻和理解,撰写并出版了《神灵之手》,介绍红二、六军团长征的情况。继斯诺和勃沙特之后,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尼姆·威尔斯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西方记者也都来到陕北,访问了一些参加过长征的领导人和红军指战员,对长征做了生动的报道和介绍。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世界越来越多地关注长征的传奇事迹。在这一时期出版了大量经典著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斯特朗在1949年出版的《中国人征服中国》(英文版)和史沫特莱于1955年出版的《伟大的道路》(日译本),两部书对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及长征精神都有较详细介绍。西方世界较早的长征著作之一,是由法国哲学家布瓦1957年出版的《长征》。到上世纪70-80年代,随着中国与西方关系迅速升温,大量著作开始出版,例如,塔顿的《毛的长征历险记》、埃德蒙兹的《毛泽东的长征:人类大无畏精神的史诗》、温彻斯特的《毛的足迹》、弗里茨的《中国的长征:危险的6000英里》;1963年,日本学者冈本隆三出版了《长征——中国革命进行考验的记录》,随后他又出版了《中国革命长征史》和《长征秘话》等著作。前苏联学者西基梁斯卡娅和尤里耶夫分别于1962年和1986年出版了《中国红军的长征》两本同名书。⑤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迪克·威尔逊,分别于1971年和1978年出版了《长征:中国共产党求生存的史诗》和《毛泽东的长征》等两本著作。在《史诗》中,威尔逊强调:长征是“生存的史诗”,他站在人类精神的高度讲道:“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⑥
长征精神不仅引人着迷,令人爱上中国,更为许多国家的人民贡献了革命方略和发展智慧,驱动着世界历史车轮的前行。在亚非拉的丛林中,一些革命组织和游击队战士,传阅着中国工农红军英勇长征的小册子,以此激励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志。北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锋——阿尔及利亚人民,就多次表露出对红军“长征”的罗曼蒂克式向往。⑦1967年12月18日,“巴解”机关报《法塔赫报》发表评论指出:“长征也是变失败为胜利的最好例证之一。……由于有战斗的决心,这种决心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因此革命日益强大,最后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后来又打败了国民党。”不仅是革命,在国家独立之后的建设方面,长征精神依然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有位马里工人就曾讲道:“中国人民靠革命精神,空着肚子,手持简陋的武器,战胜了国内外敌人。我们应当学习这种革命精神。”⑧非洲著名政治家、坦桑尼亚前总统(任职于1964年至1985年)尼雷尔为了向本国“那些支持自力更生宣言的人民”表示欢迎,他徒步“长征”二百一十公里,⑨鼓舞全体民众努力建设“乌贾玛社会主义”,实现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除了通过书籍传播长征精神之外,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也以各种文艺形式,向世界介绍中国人民这一光辉的革命精神,比较知名的有歌舞《长征组歌》和电影《万水千山》。北京歌舞团表演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给罗马尼亚当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的节目是战斗的艺术,革命的艺术!”“通过你们的演出,使我看到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果断的品德。”⑩《万水千山》在越南放映,也赢得了当地观众好评,称赞其:“生动地描写了红军和少数民族间像鱼和水的军民关系。影片并不是单纯描述艰苦的行军和激烈的战斗,而是着重刻画在万里长征中用自己的血肉建立不朽战功和写上红军光辉史诗的英雄群像。”11
三、改革开放以来“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触的日益广泛,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本身,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传播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长征事迹和长征精神已在国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们热切希望进一步了解长征,学习长征精神。
电视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它为世界了解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了长征精神的传播。例如,2005年8月,韩国最大的专门播放中国节目的电视台之一中华电视台播放了电视剧《长征》(韩译《毛泽东的大长征》)。《长征》的播出引起韩国各界的强烈反响,韩国媒体评论道: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电视台台长赵在九也表示:在长征中诞生的“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自豪和顽强意志。一位出租车司机称赞道:过去只知道毛泽东伟大,看了几集《长征》后,才开始真正理解中国人民为什么热爱毛泽东。12长征故事通过荧屏传向了世界,外国人得以更直观地认识长征、了解长征。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的艰难和伟大,讲述对长征精神的体悟。1981年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带全家走访了长征路,“对于长征有了更多的了解”。13他强调:长征精神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而这种精神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14除了布热津斯基这样的精英,普通民众也在重走自己的长征路。有位以色列老兵感慨地讲道:“中国开始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长征,长征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152002年10月两位英国青年历时384天,沿着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完成了自己的“长征”。随后,为了“让更多的西方人正确了解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们将这段记忆转换成文字和图片,出版了《两个人的长征》和《红色之旅》画册。
西方学界对长征的认识也更加丰富,出版了新的高水平著作。1984年春,因为读了《西行漫记》而“被长征的重大历史意义所吸引”的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及夫人夏洛特也沿红军长征路线进行了采访,并完成了《长征:前所未聞的故事》。索尔兹伯里不顾年迈体衰,甚至心脏病发作,坚持从瑞金走到吴起镇,行程一万一千五百多公里,他认为:“只有走过了这样的路程,只有吃过这样的苦,才能理解红军长征的伟大。”16同时,他还访问了胡耀邦、李先念、杨尚昆、余秋里、萧克等参加过长征的领导人和老战士。他不满足于对长征中革命者的思想、信念、意志和品德的描述,还强调了长征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长征体现了勇气、毅力、智慧和艰苦奋斗,这和中国现在的现代化过程所需要的勇气、毅力、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相同,因为两者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奉献。”171990年,美籍华人学者杨炳章出版了《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这是“一本严谨的、全面研究长征”的学术专著,其以“革命理想主义”和“政治现实主义”的模式来解释中共在长征中“在地域和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18世界人民了解、研究长征的热情仍在继续,正如美国学者加拉文特所讲:“长征仍然是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19
四、对“长征精神”国际传播的现实思考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交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文化软实力作为竞争手段也受到各国重视。习近平同志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增强文化软实力,对内可以增进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对外也可以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为硬实力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人介绍、研究红军长征的著作陆续出现,以长征精神为重要表现形式的革命文化为中华文化树立了良好形象,搭建起外国人了解、接受中华文化的有效平台,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今天,我们提升“长征精神”的国际影响力,就是要扩大其传播范围、深化其文化内涵,让全世界人民共享这一精神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人民的这种革命精神,首先,我们要在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基础上,坚定对中国文化和制度的自信心;其次,就传播内容而言,要强化这种革命精神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形象,让世界从更深、更理性的层次,也是更多元的维度,认识和把握中国;最后,在传播主体方面,应以企业为主体、以文化贸易为主要方式,推动更多红色文化产品走出去,努力把长征精神建成中国的特色品牌。
长征胜利已80年了,但其承载的“长征精神”不仅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而且全世界人民也会永远记住长征这一“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20回首历史,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和建设事业成功的精神支撑,也为世界人民解放和发展贡献了巨大精神力量。
「注释」
①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第2版。
②同①。
③《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29-193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59页。
④据相关研究,杨定华应为邓发,见姚群民:《杨定华长征回忆录有关问题的述论》,《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论著大全》,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5页、第212-213页、第353页。
⑥李敬煊、朱小龙:《试论党史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以外国人对长征的研究介绍为视角的考察》,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编:《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文集(第二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211页。
⑦《德新社说:阿尔及利亚在周总理访问非洲国家中占特殊地位》,《参考消息》1963年12月21日。
⑧《马里人民热爱毛主席热爱毛主席著作》,《参考消息》1966年8月2日。
⑨《尼雷尔步行二百多公里到达姆万扎》,《参考消息》1967年10月12日。
⑩《罗马尼亚人民热爱毛泽东主席》,《人民日报》1966年6月24日,第4版。
11《越“人民报”说:“万水千山”是部好影片》,《参考消息》1960年8月14日。
12徐宝康:《韩国关注“长征精神”》,《人民日报》2005年9月8日,第3版。
13《布热津斯基文章<寻访毛泽东的长征路>(上)》,《参考消息》1982年1月26日。
14王树增:《说不尽的长征》,《人民日报》2006年11月4日第12版。
15闻哲:《长征精神 同样属于世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10月23日,第4版。
16秦兴汉:《我为红军干杯——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路上》,《星火燎原》1985年第2期。
17《<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轰动全美》,《参考消息》1985年10月15日。
18杨炳章:《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郭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281页。
19安东尼·加拉文特:《长征,需要继续讲述的故事——美国学者长征研究述评》,《军事历史》1996年第5期,第24页。
20[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