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培养孩子的人文底蕴

2017-06-08 22:47陈琛
女子世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千字文底蕴人文

陈琛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小侄子蹦跳着进家门随口哼出童谣版的千字文,这不禁让我深感经典诵读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便想到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

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盖书,有好坏高低者也,而经,无好坏高低者也,经者,圣人之心,天地之道者也,所以经典里做人育德的能量很大。我们孩子从小读经典更深刻的一层意义在这里面。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比如三年级孩子一个学期可以学会《千字文》,即认识近1000个汉字,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3000多汉字,相当于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大人都读不通的内容,小孩子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够熟读成诵。随着记忆力的提高,还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我个人认为读经诵典更像一个家庭教育,中华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 齊家是首要的。我们读经典就像每天都要吃一碗饭,不求多,我们只求积小而高大,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天下孩子各有各的不同,但是优秀的孩子都一样,他们拥有一些永恒不变的品质,比如好的性格、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那么这对于他们将来又是一笔怎样的财富呢?

然而有些现代人的心态,凡是不能一时见效的,就等不及,就认为没有用,很多家长说自己没有时间,仔细想想工作有多忙,压力有多大呢?我也可以体会到做家长不易,但是我们除了生活,我们要对一个养育出的生命负责,育人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为什么家长会不排在忙的行列里呢?都说言传身教最重要。我相信只要你愿意去做,不用去找任何借口。同样,诵读经典更是父母再次学习的好平台,孩子就是父母的一所学校,她让我们不断地去完善、成熟!

孩子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正是应了“此处无声胜有声”在与先贤的对话中慢慢觉醒,慢慢认识自己。我想一个人的醒悟,自己认识到了才是根本的醒悟,只靠空洞的说教,只靠形式上的教育只能是缘木求鱼,不会给人以启迪,给人以转变。

苏轼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让我们的孩子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让他们从小就与中国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人物交谈。让他们在这种历史的巡礼、智慧的交流中,获得生命的感悟、人格的提升,这将不仅个人会终身获益,也有益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家庭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培养孩子的人文底蕴。就像在生活当中,也经常听到,有人赞美别人家的孩子就会说:你看这孩子多有素养,多与众不同等等,这些都是人文底蕴的具体体现。

在家庭中,进行儿童经典诵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为孩子的诵读营造一个轻松而舒适的氛围。

第二、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只奖励,不强迫。

第三、要持之以恒。避免出现3分钟热度,避免有尝试的心态。

第四、不要跳章、不要跳节,循序渐进。

坚持正确的家庭教育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在提高文化素质、增强文化底蕴的这条道路上,孩子,你可以慢慢来。(本文图文无关)

编辑/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猜你喜欢
千字文底蕴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小草
倍er高级
走进文化遗存 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
何诗铭?《千字文》等
千字文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隋·智永正书《千字文》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