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强
摘要: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考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利用实验提高学生对物理电学知识的理解,还要规范实验中各种操作和仪器的使用,双重拔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效果。从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的原则出发,简要阐述了几种提高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希望能增加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原则;教学效果
物理是一门对实验要求较高的学科,做好实验是学习的根本。所有的物理概念、规律、理念,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整理和发展出来的,尤其是在电学部分,几乎所有的现象和结果都可以利用实验进行检验和学习,而且在高中物理的考试大纲中,也将电学实验作为了实验部分的重点考试内容,因此,学好物理电学实验对学生的成绩具有重要的帮助。但实验的操作过程不是随意而为的,根据实验的准确性、安全性、便捷性等原则规范操作,才能更好地达到实验学习的效果。
一、转变教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除了必要的重点内容学习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文字资料、影像资料等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电学知识和实验操作的精髓,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实验课之前让学生根据学习主题,自己选择实验目标、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并自己探索实验结果,教师可以适当放松对实验结果的要求,只需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即可。例如,在学习关于“电阻”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方案,帮助学生准备实验仪器和实验工具,这时学生可能想到橡胶、干木头、湿木头、水、苹果等可能存在电阻的工具,再设计已知电压测电流、已知电流测电压、电压电流变化比等实验方案,让学生在学习测电阻的过程中充分了解生活中各种物质本身的电阻大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课题,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对多个实验过程的对比和创设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教导学生使用仪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物理电学过程中,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具有较高的要求,有些学校因为实验仪器的匮乏或者实验经费的短缺等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接触到各种实验仪器,这对学生学习电学实验是不利的。教师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电压表的正负极区别、线路的连接方法、磁感线的转动要求、游标卡尺的使用等,教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原则,并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熟悉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这节实验时,会涉及游标卡尺、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的使用,同时还需要了解电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以指导为主,要观察到每一位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实验的准确率,同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实验对象进行多次反复练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参照电路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设能力
物理电学的学习离不开电路图的学习,在实验过程中也是同样的。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正确认识电路图,提高学生对电路图的熟练度,还要增强学生在电路图和实际仪器连接之间的转换能力,在看到电路图時要知道怎么简化仪器之间的导线,简化连接过程,在看到实验仪器的连接状态时要能将其转化为电路图,增加对各个数据分析处理的正确性。例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流”的实验时,电路图中电压表是与导线连接的,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电压表可以与导线相连,也可以连接在电阻两端,更可以一端连接电流表,另一端连接电阻,只要整体的电流走向没有变化即可,在电路多种连接方法的变化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创设能力。
四、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电学实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常常因为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的限制,不能完整进行实验,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组实验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减少实验仪器缺乏的影响。例如,在学习上述电阻的测量时,同一个实验主题可以由一组学生共同完成,这一组学生共同参与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方案的制订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够在多种思维的碰撞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电学实验的兴趣,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相关概念的理解,并且教师要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发展制定适宜学生的实验方案,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次,教师还要利用电路图的清晰性和多变性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电路连接正确性的同时,激发学生思考相同结果下的不同连接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教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