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平
(湖北省枣阳市土肥站,湖北 枣阳 441200)
不同配肥模式对小麦生物学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赵永平
(湖北省枣阳市土肥站,湖北 枣阳 441200)
以‘郑麦9023’为材料,探讨了4种不同配肥模式(习惯配肥、精准智能终端配肥、检测平均值智能终端配肥、经验智能终端配肥)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生物学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准智能终端配肥模式下小麦生物学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佳。
小麦(TriticumaestivumL.);生物学性状;配肥模式;产量;经济效益
小麦(TriticumaestivumL.)是湖北省枣阳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该市农作物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小麦丰产的最重要因素在于施肥,合理地配施氮、磷、钾肥能够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为了解肥料配方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传统的配肥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模式(智能终端配肥技术)对小麦进行施肥,探讨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配肥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配肥习惯,实行因土壤类别、作物需求、农户需要而配肥,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节本增效,减少或防止因配肥不当而造成的面源污染,为枣阳市“小麦-玉米”种植制度区域的冬小麦高产提供科学、经济施肥的参考依据。
1.1 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肥料为45%红三角复合肥(15-15-15)、17%碳酸氢铵、46%尿素,智能终端肥选用的肥料有46%尿素、磷酸一铵(11-44-0)和60%颗粒氯化钾。
1.2 方法
1.2.1 试验条件
本试验于2013~2014年在湖北枣阳市太平镇荣光村李明责任田进行。试验田土壤为白土,面积240m2,质地重壤。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理化性质见表1。
表1 供试土壤的理化性质
1.2.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计4个处理,即4种配肥模式,具体为:A.习惯配肥模式(对照CK);B.精准智能终端配肥模式;C.检测平均值智能终端配肥模式;D.经验智能终端配肥模式。精准智能终端配肥模式指根据某块田地土壤检测值利用计算机智能专家给出科学的配肥比例模式;检测平均值智能终端配肥模式指根据某大片区域田地土壤检测值利用计算机智能专家给出科学的配肥比例模式;经验智能终端配肥模式指根据经验结合实际给出的配方肥比例模式;习惯配肥模式指老百姓常用的施肥模式。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均为20m2。各处理70%氮肥作底肥,30%氮肥作拔节追肥;磷肥全部作底肥;A、D处理钾肥全部作底肥,B、C处理钾肥底肥追肥各半(表2)。
表2 各处理肥料配比及配肥量
注:底肥或追肥中配比为N︰P2O5︰K2O,用量指每小区底肥或追肥的配肥总量。
1.2.3 田间管理
2013年10月16日,机械旋耕、施肥、播种。2014年2月8日降雪后,墒情充足,按计划分区追施小麦拔节肥,争取小麦多成穗、成大穗。2014年3月5日,小麦化学除草,每666.7m2用苯黄隆(有效成分含量10%)18g、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28.8%)(有效成分含量20%)30mL。2014年5月6日,小麦“一喷三防”,每666.7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加0.2%磷酸二氢钾混合喷雾,防病(赤霉病)防虫(蚜虫)防干热风防倒伏。2014年5月28日收获。
1.2.4 气象条件
2013年10月16~17日小麦播种,有一次小降雨,墒情较差但能够满足小麦出苗。11月份有几次零星降雨,墒情依然不足。之后几乎无降雨,直到2月8日才有一次中雪,小麦旱情才有所缓解,小麦化学除草和追肥才得以进行。整个生育期墒情严重不足。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小麦生育期间定期观察取样,室内分析测定各项指标,收获时每个小区取3个1m2面积的小麦进行室内考种,对样株进行穗部性状考察。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1 不同配肥模式对小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1)株高及穗长 从表3可看出,不同配肥模式下小麦株高和穗长2个指标差异不显著。
2)穗粒数、有效穗和千粒重 从表4可看出,不同配肥模式下小麦穗粒数、有效穗和千粒重3个指标差异显著。其中B、C、D各处理穗粒数较对照A分别增加了7.0%、4.6%、4.0%;B、C、D各处理有效穗较对照A分别增加了7.2%、4.9%、4.5%;B、C、D各处理千粒重较对照A分别增加了2.1%、1.3%、0.7%。综合来看B处理为理想的配肥模式。
2.2 不同配肥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5可看出,处理B小麦产量最高为501.28kg/666.7m2,较对照A(CK)增产9.9%;C处理产量较对照A(CK)增产3.1%;D处理较对照A(CK)增产2.6%。结果表明,智能终端配肥模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从表5各个处理间方差分析表明,各个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3 不同配肥模式下小麦的株高及穗长
注:同列数字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显著水平(α=0.05)。表4、表6同。
表4 不同配肥模式下小麦的穗粒数、有效穗和千粒重
表5 不同配肥模式的小麦产量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0.05水平下显著性差异,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处理间0.01水平下显著性差异。
2.3 不同配肥模式经济效益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小麦经济效益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B、C、D各处理较对照A分别增加了14.7%、6.8%、3.7%。表明B、C、D配肥模式经济效益优势明显,这3种配肥模式较习惯配肥模式肥料投入少,收入较高,效益可观,其中B配肥模式下肥料投入最少,效益最高。而A配肥模式下肥料投入最多,收入最低,效益最低。可见,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选择合理科学的配肥模式既可以减少肥料的投入又能创造高的经济效益。
表6 不同配肥模式的经济效益比较
注:小麦市场价格按2.36元/kg计算。
研究表明,在我国施用化肥后小麦可增产56.6%[1,2]。适当增施氮肥及氮肥基追肥比例良好运筹都对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3,4]。胡凤桂等[5]的研究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3414’产量的主要因素,钾肥次之,磷肥的影响最小。研究表明,贵州高海拔地区氮磷钾三要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大的是钾,其次是氮[6]。氮磷钾混合施用对高产小麦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K>NP>NK>PK,单施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K[7,8]。近年来,氮、磷、钾的施肥量、施肥时期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报道[9]。而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科学调控肥水是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在拔节期追施氮肥对小麦产量的提高尤为明显[10],而拔节期追施氮肥结合灌水能够获得较高的成穗率和穗粒数,最终产量达到最高[11]。据报道,氮、磷、钾配施可以极显著提高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者共同作用可使小麦产量极显著提高[12]。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相同的条件下,配肥模式对小麦有效数、穗粒数、千粒重都有一定影响,其中精准智能终端配肥模式下小麦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佳。可见,适宜的配肥模式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措施。但是,小麦高产还与气候、品种、适宜的播期、播种量(合理密植)、肥水协调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或因素有着重要的关联。习惯配肥模式虽然氮投入量过多,但小麦生长期间降雨量少,后期小麦未倒伏也保证了小麦的稳产。本研究小麦生长期降雨量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肥料的释放,可能对性状差异的显著性有影响。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本研究只采用了一个品种进行试验,因此有必要采用多个品种进行研究,以确保研究的代表性。
[1]刘更另.营养元素循环和农业持续发展[J].土壤学报,1992,29(3):254~256.
[2]林葆,林继雄,李家康.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4,(1):6~17.
[3]王曙光,许轲,戴其根,等.氮肥运筹对太湖麦区弱筋小麦宁麦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5,25(5):66~68.
[4]马新明,张娟娟,熊淑萍,等.氮肥用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6,25(6):72~77.
[5]胡凤桂,黄占亮,李宏松.寿县小麦田间肥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627~5631.
[6]陈正刚,朱青,王文华,等.贵州高海拔地区氮磷钾平衡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4):39~41.
[7]张海竹,张永清,张建平,等.氮磷钾肥对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3):457~460.
[8]冯金凤,张保军,赵广才,等.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及主茎维管束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2,32(5):923~925.
[9]秦海英,程献云,程星.氮磷钾施肥量及时期对高产小麦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0,32(6):39~41.
[10]马育华.试验和统计方法[J].北京:农业出版社,1999:178~185.
[11]潘庆民,于振文.追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品质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2,22(2):65~69.
[12]李娜娜,刘园,谢迎新,等.水氮对冬小麦花后籽粒含量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3,33(3):189~192.
[编辑] 余文斌
2017-03-03
赵永平(1991-),男,硕士生,初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土壤肥力与培肥,hzyzyp@163.com。
S512.1;S147.3
A
1673-1409(2017)10-0001-04
[引著格式]赵永平.不同配肥模式对小麦生物学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