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大肠息肉

2017-06-07 02:24中日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刘继喜图片提供
中老年保健 2017年8期
关键词:癌变结肠镜大肠

文/中日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刘继喜 图片提供/壹 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近,我国原本发病率较低的大肠肿瘤,近年来发病率跃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占癌症死因的第5位,严重危害大众生命健康。目前普遍认为,大肠癌的发生经历了息肉、腺瘤、癌变的演进过程,即大肠息肉可以发生癌变,最终演变为大肠癌。相关研究表明,这一过程需要10~15年的时间。西方国家大肠肿瘤的发病率近20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分析其原因,社会认识程度普遍提高,特别是大肠息肉的及早发现及内镜下切除是最重要的因素。

什么是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腹胀、便秘、便血、黑便、黏液脓血便、排便习惯及大便形状的改变等,但是很多患者无任何症状,往往发现时已经发生癌变,常常追悔莫及。因此,加强对大肠息肉的认识和宣传,早期发现息肉,及早将其切除,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这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大肠息肉在肠道的位置分布可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肝曲、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大肠息肉一般好发于左半结肠,其中又以直肠和乙状结肠最多见。一般情况下,大肠息肉根据病理组织学的特点主要分为腺瘤性及非腺瘤性息肉。其中非腺瘤性息肉分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腺瘤性息肉分为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和锯齿状腺瘤。大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绝大多数,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直径1~2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10%左右,而直径≥2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变率接近50%。随着腺瘤性息肉的增大,腺瘤中的绒毛状成分比例逐渐增多,不典型增生加重,这就是所谓的进展性腺瘤,恶变率明显增高。

为什么说结肠镜是诊断和治疗大肠息肉不可替代的

诊断和治疗大肠息肉的主要方式是结肠镜。对于年龄50岁以上,有高脂血症病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一级亲属结直肠肿瘤史的患者,应尽早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而且是全结肠镜检查。但是对于大多数无症状的人来讲,还不愿意接受常规结肠镜检查。通过一些简单的无创方式来做筛查是有必要的。大便潜血、肛门指检、血常规及癌胚抗原检查对于早期提示息肉或肿瘤是有帮助的。如果反复大便潜血阳性,指检发现可疑息肉样隆起,有贫血或癌胚抗原升高,建议及时去消化内科就诊。

结肠胶囊内镜痛苦小,检查方便,但是由于受拍摄速度、灯光亮度、受检者体位等影响,不能对可疑病灶进行重点观察,尤其是不能取活检,加之花费较高,目前不能作为常规检查。

仿真内镜有两种:一种是CT仿真内镜,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CT扫描结肠所得的数据后进行肠腔成像进行检查的方法;另一种是磁共振仿真内镜,方式跟CT接近。二者的优点是技术简便、无痛苦、无创伤、易耐受,患者很愿意接受;缺点是图像分辨率有局限性,不能清楚地显示黏膜表面结构,对于浅表的凹陷性病变和小息肉检出率低,而且一旦怀疑有病变,不能进行组织活检。仿真内镜适合有结肠梗阻、怀疑结肠肿瘤而结肠镜不能通过的患者。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不论哪种检查手段,都替代不了结肠镜的作用。

人们为什么害怕做结肠镜检查

人们抵触或畏惧结肠镜检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三个。第一,早期纤维结肠镜由于其硬度大,检查时的确非常痛苦,因此给肠镜检查留下了不好的“名声”。随着医疗设备的飞速改进,目前的电子结肠镜镜身柔软,舒适度大大提高。很多做过肠镜的患者的回答是:不过如此,可以接受,比预想的好多了。第二,一些腹部做过手术、腹腔有粘连或慢性便秘的患者,其肠道弯曲度改变或过于冗长,结肠镜检查会比较困难,对于内镜技术要求比较高,最好检查时让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做。第三,肠道准备不好。很多患者过于担心检查,而忽视了肠道准备的重要性。肠道检查时医生会根据需要充气注水,如果食物残渣堵塞检查孔道,气体和水分不能及时抽出,患者会腹胀、腹痛。因此,在肠镜检查前两日,不要吃西瓜、哈密瓜、猕猴桃、火龙果、木耳、海带、芹菜、空心菜等有籽和粗纤维的食物。喝泻药时一定按照要求,不宜过快和过慢,更不可以自行改变时间。对于平素排便困难或慢性便秘的患者,最好在普通肠道准备的基础上,加服半量泻药。对于那些不能耐受常规清肠药的患者,应告知医生,可以换用其他药物。

结肠镜的分类和作用

近年来,肠镜检查技术日臻成熟,目前成熟的结肠镜技术主要有以下分类。

诊断方面主要有两种。①染色内镜:是用特殊染料将黏膜染色与内镜检查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此方法能够衬托出隆起或凹陷性病变,清晰显现毛细血管形态结构及黏膜细微凹凸变化,明显增强了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黏膜组织的对比性,提高大肠息肉的检出率。②放大内镜:清晰度非常高,能够清晰显示黏膜细微结构、微细血管结构、腺体开口形态,与染色内镜结合,可以将息肉进行分型,能够鉴别腺瘤是否癌变、是否为肿瘤性病变、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肿瘤细胞是否残留以及帮助确认癌瘤浸润的深度。

大肠息肉的内镜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①活检钳直接钳除:对于息肉直径小于0.6厘米的息肉可以在检查时直接钳除,将标本送检。对于巨大的广基息肉需要经过活检组织病理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②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高频电切对于单个或多发、直径较小的息肉治疗效果均佳,能够收回标本送检,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成功率高,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是目前最常用的息肉治疗手段。③黏膜下切除或剥离术:主要用于表面扁平息肉、凹陷型或者平坦型病变的息肉,通过注射法使病变隆起,可将瘤体完整切除,避免了外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这项技术需要有经验的内镜医生来进行,因为出血、穿孔的风险比普通的息肉切除大得多。

大肠息肉的预防和监测

增生性息肉切除后预后良好,炎性息肉的预防主要取决于大肠炎性病变的发展。腺瘤经治疗后容易复发,故主张腺瘤摘除后1年,应做结肠镜检查一次,发现息肉及时处理;如检查阴性,改为每3年检查一次;连续两次阴性后才可以结束随诊。对于多发性息肉、高龄、广基大息肉及息肉癌变者,应在术后半年复查肠镜一次,连续3年阴性后改为2年复查一次,并终身随访,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息肉癌变。

大肠腺瘤、大肠癌发病原因与环境饮食因素密不可分。经常进食蔬菜、水果能降低大肠息肉的发生率,而经常进食肉类可增加大肠息肉的发生率,故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多进食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合理控制肉类,对于预防息肉的发生是有益的。

猜你喜欢
癌变结肠镜大肠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结直肠息肉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的临床观察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