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国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好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攻坚战,奋力加快实现“脱贫摘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1.扩大有效投资。大力实施“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年内推进重点项目96个、完成投资115.2亿元。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等国家和区域战略,深挖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扶贫开发、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潜力,力争全年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0亿元以上。抓好昌赣客专、兴赣高速北延和兴泉铁路建设,打通直达泉州港快速出海大通道;实施G238、G356、S219、S449等国省道(兴国段),以及高兴至茶园、城岗至鼎龙、雄岗至南坑、枫林至含田等县乡道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国电投大水山、莲花山和大唐国际云峰嶂风电场项目,开工建设35千伏良村变电站,完成2017年中心村电网改造及村村通动力电专项工程。
2.加快工业崛起。举全县之力主攻工业,突出抓平台、抓增量、抓服务,力争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以上。紧抓赣闽合作契机,规划面积1万亩的赣闽产业园,打造泉州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抓紧跟进大昌微线、深圳超然集团高分子材料、顺德木工机械制造等重大项目,力争年内泉诚机械配件、深圳美代子氢锂电池等项目开工建设,联纲光电、目田电子、奥奇工贸、中能光电等项目建成投产。大力实施“众创业、个升企、企升规、规转股、扶上市、育龙头、聚集群”计划,扶持一批中小微企业加快入规,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
3.拉动消费需求。高水平编制全域旅游规划,突出打造以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兴莲官田兵工厂等为重点的红色旅游板块,以均福山、灵山—冰心洞等为重点的生态休闲旅游板块,以杰村含田、枫林田庄上为重点的乡村体验旅游板块,以三僚堪舆文化、兴国山歌展演等为重点的民俗文化旅游板块,实现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园建设,与泉州港实现陆海、铁海联运,建成通达沿海、辐射赣北的现代物流集散中心。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管理服务网络,培育“网上展览会”、“网络商城”、O2O体验店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力争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20%以上。
二、统筹城乡建设,提升兴国发展形象
1.建设品质城市。推进“多规合一”,统筹谋划县城河西片区、河东片区、开发区南区及埠头片区“一城四区”空间布局,重点抓好坝南组团、和睦组团、高铁站组团和“一江两岸”等功能板块、核心区域、景观节点的规划设计。加快推进兴国西站片区(通站道路、站前广场、安置区)建设,打通凤凰大桥等城市外环快速通道和“断头路”,畅通城市“微循环”。精心打造迎宾大道、模范大道、将军大道、“一江两岸”、滨河(桐溪)公园等城市景观。加快建设环江城市绿道和自行车慢行系统,启动平川北等停车场建设,完善公交首末站。持续开展城区环境集中整治,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加快智能交通和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努力消除管理盲点和死角。
2.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以埠头枫林田庄上为重点,集聚产业、文化、生态要素,打造集休闲垂钓、花海观赏、红枫长廊、水果采摘、精品民宿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同步启动实施崇贤均福山和崇义、永丰蕉溪、兴莲官田等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统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基础设施、环境改善和公共服务配套,抓好新农村建设点564个,推进古龙岗江湖、杰村和平等10个金叶新村点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突出推进乡镇圩镇环境整治,集中清理“五边两点一区”存量垃圾。
3.建设生态家园。坚持“生态立县”,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综合整治和系统保护。落实“河长制”,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全面改善河流水质和水环境质量。推行“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打响兴国富硒产业品牌。结合乡村旅游、经济林、景观林等建设,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8.56万亩,打造一批毛竹、红枫、木荷等景观长廊。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平固江等重点流域、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聯治,严格项目准入关和排放总量关,推进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塘背水保科技示范园升级改造,持续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
三、加大民生投入,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1.纵深推进精准扶贫。围绕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双脱贫”目标,探索实行整村推进与扶贫到户相结合,确保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4656人、退出“十三五”贫困村50个。坚持长中短效产业扶贫相结合,重点扶持发展油茶、脐橙、蔬菜、烟叶、肉牛、灰鹅等产业,年内新建千亩蔬菜基地、万亩油茶基地、千亩脐橙基地、存栏500头以上肉牛基地各1个。用好用活对口帮扶资源。依托国家民政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土资源部、光大证券、江西太平财险等国家部委、央企帮扶资源优势,探索实施集政策、资本、产业、教育、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综合脱贫路径,真正实现扶贫攻坚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2.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抓住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契机,加快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特殊教育学校、思源学校建设,确保思源学校8月底前建成开学。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县中医院医技大楼、妇保院住院大楼建设,抓好县域综合性医疗联合体试点。推进标准化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全力办好第九届兴国山歌艺术节,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老镜子》进入市重点剧目,力争列入省级冲刺全国“五个一工程”剧目。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办好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40件民生实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启动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多层次综合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稳步推进东街、西街片区610户棚户区改造,推行100%货币化安置,力争“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着力推进“五险合一”工作,健全城乡统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创新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力度,推进医养结合,加快民政项目园二期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完成梅窖、鼎龙、均村、古龙岗敬老院建设。
4.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全面开展“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落实企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聘请法律顾问制度。全面规范信访秩序,加快建立诉访分离、程序导入、责任追究等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导入法治轨道解决。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构建法治、德治、自治“三位一体”基层社区治理新模式。完善县级综治中心功能,加强“天网”工程建设,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四、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1.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积极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快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园区企业增量优化、存量调整、转型升级。加强批而未用土地和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科学调控土地供给量和房地产开发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持续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落实国家和省市减税清费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融资、物流等成本,为企业“减负”,给市场“松绑”。
2.加快推进关键性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全程帮办、全程公开、并联审批运作模式,力争打造全市盖章最少、收费最少和流程最短“两少一短”政务服务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争取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900户、企业780家以上。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引导土地等生产要素加快流转,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金融中心大厦建设,完善“一站式”金融服务中心功能,深化与光大证券等金融企业合作,力争全年争取各类基金、債券融资30亿元。继续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启动农村通组公路、旅游PPP项目运作。
3.全面推进创新创业。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平台,支持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加快培育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盘活开发区闲置厂房,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发展“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出台更开放灵活的人才政策,鼓励支持以项目合作、技术指导、培训咨询、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实施“赣才回归”工程,支持在外乡贤返乡创业,努力把兴国打造成人才聚集的洼地、创新创业的乐园。
[作者简介]
陈黎,兴国县人民政府县长。
■责任编辑: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