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

2017-06-07 20:38
金融博览 2017年6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东亚一带

自从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讲演时提到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后,“丝绸之路”这个词迅速被各国媒体反复提及。这个词过去在学界主要指古代不同文明之间远距离、跨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文明的发展,除了内在自生动力以外,相互间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而文明间交往的实质,是人类智慧的交流。欧亚非大陆中国以外的几个文明中心,即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与印度河古文明之间距离较近,易于互相往来。而以中國文明为代表的东亚大陆,在交通条件落后的古代,实际上处于相对封闭的位置,与其他文明中心交往,需要跨越漫长的海陆路道途,耗费更高的代价。既然如此,古代“丝绸之路”为什么能够发展繁荣起来呢?

人类皆有追求新知的好奇心。公元前14~15世纪,东亚大陆的发展速度突然加快,而地处东亚季风带的充沛降水与华北、江淮与江南的辽阔冲积平原的优良宜农条件,使其繁荣维系了近三千年,很早就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规模巨大的人口—经济—文明复合体。

中华文明的独创性与高度发展水平,使古代中国人有很强的自信心与包容性,不畏惧开放,乐于与其他民族交往,并学习其优秀成果,也没有跨洋越海侵夺他人国土财富、划分势力范围的弱肉强食传统。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各国人民不畏旅途艰险,梯山航海往来于东西之间,“丝绸之路”就是这样形成的。

当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我个人理解并非要与哪个国家对抗,而是要在现有的国际规则下和平发展,寻求新的生长空间。从中国的情况讲,改革开放以来的近四十年中,形成了极其巨大的生产力。而过去那种靠投资、出口,不计资源、环境与劳动力消耗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从国际条件讲,既往一二百年中,世界形成了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与多数发展中国家对立的局面,西方国家从未真正关心过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福祉。这些国家若能选择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对接,合作共赢,不但能改善其本国的经济,也创造了更大的社会需求,因而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成长空间。

那么,当代的“一带一路”与古代的“丝绸之路”有什么区别呢?我觉得有两点最重要的差别:

第一,古代的“丝绸之路”是自然形成的,而“一带一路”则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在此基础上,如何动员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一切可资利用的积极因素,增加相互往来的多元性,应当纳入长远考虑。因此是否应考虑更多地鼓励中国民间对外交往,而政府则更多地承担起创造条件、制定规则与保护中国人民利益的作用。

第二,在古代“丝绸之路”繁荣时期,中国长期以来是亚洲国际秩序的主导者。周边各民族均以交结中国为荣。但大航海以后,国际秩序转为西方主导,而周边地区大部分国家的统治上层,由于百余年来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皆以民族国家的身份争取自己的利益,有些还有意识地在中国与西方大国间寻求平衡。因此,通过重温既往的“丝绸之路”,促使各国人民回顾相互和平交往的历史,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增进理解,以致结成命运共同体,应是破解种种困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东亚一带
“东亚汉诗史(多卷本)”简介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东亚书院的赓续与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