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
让国之事 相扑解决
相扑被誉为日本国技,亦称角力、角觝,源于中国。根据考古资料,最早的赤身相扑格斗术,可能来自北方草原的骑马民族。西晋时期,五胡大量南迁,汉人开始有了相扑的名称。大约在西晋之后,赤身的相扑格斗才传入到农耕的大和民族。
日本文献《古事记》中有关于“让国”的记述,说的是神灵之间通过比试力气来决定国家支配权的分配。天皇的先祖天照大神想将介于天上的高天原和地上的黄泉国之间的苇原中津国交予皇孙迩迩芸命统治,但是当时统领此地的大国主命不肯归顺,于是天照大神派建御雷神做说服工作,大国主命终于表示出归顺之意,其子言代主神也表示同意,但是建御名方神不但不同意,而且还提出要与建御雷神比试力气,放言要先抓住对方的手给对方难看。比试的结果却是建御名方神轻易就败在建御雷神手下。苇原中津国就这样成了迩迩芸命的统辖之地。这是一个神话传说,将“让国”之事由“相扑”来解决,其实是将武力争夺变为交手比试的形式,表现的是旧势力向新势力臣服的过程。
相扑单纯地作为一种格斗术,从平安时代增加了宗教文化的色彩,镰仓时代前后成为武家社会中的武艺,到了江户时代则渐变为带有表演艺术成分的运动。职业相扑形成于江户时期,当时称为劝进相扑,是由失业的武士集团以筹办修膳寺庙款项的名义而举行的比赛。小国林立、战乱不断,对武士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德川幕府成立后,武士需求量减少,失业的武士们在“劝进”的口号下组成职业团体,进行相扑表演,以维持生计。
现在的相扑观赏体系与相扑的部屋制度在京都、大阪、江户等地逐渐形成。江户时期以来,相扑既是力士个人之间的战斗,也是部屋之间的竞争。每名力士都属于某个部屋,如何将强有力的力士不断推上赛场,是每个相扑部屋的重要工作。后援会与部屋的实力越强大,力士得到的喜钱也越多,实力越强的部屋拥有越多的力士。
明治晚期至昭和初期时,形成了以东京相扑协会和大阪相扑协会为中心的东西两方团体对抗赛,争夺优胜旗。1947年废除了东西对抗赛后,相扑成为按部屋划分力士的个人赛。现在虽然在形式上还保留着东西两方的划分,但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土下有黄金
现在相扑的比赛场地是圆形的土俵,这种形状的历史与漫长的相扑史相比,并不算长。最初的土俵呈四角形,只是划分边界的依据,后来变为圆形,埋进土中。圆形的土俵是相扑的象征。因为没有死角,腿脚的活动能更自由,比其他的格斗场所更具合理性,格斗技巧更难,也更为有趣。
在东京,土基用的土俵是东京都荒川沿岸的荒木田原产的土,因其粘着力强,适于做土基。为了使力士在土上踏步时不留下足印,土中还掺入了沙子。力土到地方比赛或巡业表演时,有专人负责调查当地的土质,解决用土问题。每个赛季后,国技馆就要换掉其中1/3的土,需要8吨以上的土量。地方赛场大概要30吨以上的土,巡业表演时为了节约用土,会用空箱子搭建底座。
力士以在土俵上比赛来赚钱谋生,所以有“土下埋着金子”的说法。曾有一则笑话,说有个力士信以为真,就刨开土找金子,结果只找到土俵。其实土俵中确实不光有土,还埋有其他的东西。国技馆在每次赛季开始的前一天都要举行土祭仪式,在土俵中央位置白線下方15厘米的地方埋入6种东西,包括榧子、洗过的米、晒干剥皮后的栗子、海带、干鱿鱼、盐,再用盐和酒清扫干净。这个仪式是为了祈祷赛事的平安和力士的安全。
现在相扑界还保留着—条规矩,那就是绝不能让女性踏上土俵。但是相扑史上却有例外。据《日本书纪》记载,雄略天皇在位时,曾令宫女围上兜裆布进行相扑比赛。据说丰臣秀吉时期,劝进相扑在京都盛行,年轻的女尼也参加了。这件事在很长时间成为热门话题,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中也有关于女相扑的描写。
从序之口到横纲
日本相扑协会规定,力士必须是未满23岁的男子,受过完整的义务教育,身高至少1米67,体重67公斤以上。身高1米73以上、体重75公斤以上的男子,入门时接受的检查会少一些。史上最重的相扑力士是第十七代横纲小锦,体重曾达253.5公斤。
选拔力士苗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贫穷家庭减少,独子家庭增多,这成为挑选力士苗子的障碍。力士苗子一般从中学生中寻找,后援会的人向部屋提供信息。部屋的最高领导叫“亲方”,通常由退休的著名力士担任,对相扑协会负责,同时教授弟子学习相扑技艺。听说发现体格健壮、看上去有发展前途的孩子,就会派人向孩子介绍、宣传相扑,并且游说孩子的父母。有的亲方会向孩子的父母保证要将孩子培养成优秀力士,后援会以及当地人有时也会来动员。当然,有些父母也希望通过这个渠道获得合同定金。如果父母被说动了心,松口说只要孩子愿意就可以的话,主攻方向便转向孩子。亲方一般都是前相扑明星,他们向孩子发出邀请,很容易达到目的。有的孩子因身高不够,求师兄对着头打自己一顿,头上打起大包后就可以增加身高了。体重不足的孩子则在检查前大量吃豆腐喝水,来增加体重。通过各种检查合格后,孩子就可以作为一名力士在相扑协会登记注册了。
新力士先要在相扑教习所经过半年的技巧与理论学习,技巧包括跑步、左右脚交替踏步、劈叉、脚擦地走路、跌倒、摔打等练习,理论学习包括人体生理、法律、吟诗、习字、相扑历史等。对新力士来说,学习过程的艰苦是想像不到的。大部分孩子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娇生惯养,先要适应集体生活。亲方不能过于严厉,不然孩子们会逃跑,所以大多是恩威并施。看到师兄们严格的训练,像奴隶似地被人呼来喝去,领教到排行榜的冷酷无情,当初看上去可亲的亲方现在成了最可怕的人,一年内大概有一半新力士会放弃学习相扑。
相扑界很残酷,如果没有实力,即使是先入门的师兄,也有可能成为伺候师弟的跟班。排行榜说明一切问题,最低级别称为序之口,横纲是力士最高的荣誉称号,由日本相扑协会的横纲审议委员会认定授予,从1624年的第一代横纲明石产生至今,只有72人获此殊荣。相扑不允许降格,成绩不佳时只能引退。处于上升趋势的力士随着自身實力的与日俱增,内心会期待着下一场比赛,排行榜上的名次也会快速上升,和从前须仰视的著名力士站在同一土俵上面对面地决战,并且将其摔在地上,胜利的感觉是种无需理由的本能快乐。
经过一段巅峰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下坡路了。体形巨大的力士从事的是冲撞形的竞技运动,身体极易受伤,土俵场上不缠着保护带的力士是很少的。力士的生活其实也是与伤痛作斗争。无论有怎样的天赋,做过怎样的努力,一处伤痛就可以毁掉力士的一切。所以,真正能够达到横纲、大关等级别的力士,一般没有大伤。
弓取式
相扑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依照独特的比赛规则,将人本能存在的斗志具体化。力士只能穿着缔入,也就是兜裆布进行比赛。级别较高的力士出场时,头发都要梳成大银杏结,穿深蓝色、紫色缎子质地的兜裆布,穗头使用同色系的绢布。
力士走上土俵,左右脚轮流踏地两次,撒水后站在德依处,二人相向下蹲,拍手一次,再向两侧展开,手掌向上,这个仪式称为尘净水。以前有将草扯断揉乱净身后的仪式,现演变为用水清洁,展开双手表示未带任何凶器。这之后,双方再次左右脚轮流踏地、撒盐,在白色边线前对峙,准备开始比赛。盐也有清洁土的意义,同时具有对伤口的杀菌效果,相扑场上擦伤是难免的,盐起到了防止化脓的作用。
比赛开始既不是由裁判宣布,也不是由笛声表示,而是由力士的眼神与呼吸间突进的瞬间决定的,这一瞬间称为立合。比赛时不得握拳击打,不得故意揪扯头发,不得击打眼睛、心窝等要害部位,不得同时用两手揪双耳,不得抓住腰带后再从侧面伸手向外拉,不得捏喉,不得踢胸腹部,不得抓住手指弯折,一旦有以上动作,便被判为失败。
现在的相扑比赛每年一共6个赛季,一个赛季15天,从第一周的星期日开始到第三周的星期日结束。赛季的第一天称为初日,第八天称为中日,最后一天称为千秋乐。每天最后一场比赛称为结之番,赛后要举行弓取式,表示当天的比赛散场了。力士们将没有上弦的弓像传递接力棒那样转一圈后,再做出左右抚摸土俵的动作,将弓挎在肩上,在土俵上左右两脚交替高举用力踏地。
据说,弓取式来源于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是当时著名的武将,非常喜欢相扑,经常鼓励家臣进行相扑比赛。一次他观赏比赛,一名叫宫居眼左卫门的家臣打败了最高级别的5个人,大喜之下的信长将自己非常喜爱的重藤弓赐给了胜者。胜者感激涕零,当场举着弓舞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