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问》获奖之问

2017-06-07 03:14张志初
湘潮(上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系列丛书湘江雷锋

★张志初

卷首语

《湘江之问》获奖之问

★张志初

2014 年以来,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逐年推出“以史铸魂”系列丛书。不经意中,有一本获全国大奖了。

这本获奖作品叫《湘江之问》,由我和时任长沙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献春主编,2015 年5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在2016年12月第三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中被评为创新教材。湖南推荐参评的书达400多本,获此殊荣的仅此1本,全国也才19本。

《湘江之问》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在中组部组织的评选中获奖?不少朋友感到好奇,不时发出《湘江之问》的获奖之问。

情,缘于何处?2013年12月26日,我荣幸地参加了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危难的远大志向……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习总书记的声音扣人心弦,令我深思:那“仰天长问”不是在湘江橘洲发出的吗?于是我便有了研究湘江之问的冲动和初衷。

点,打在哪里?毛泽东发出仰天长问在湘江之畔,我的思绪便聚焦到湘江。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是一条孕育文化和流淌哲学的河,更是一条凝聚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的河。湖湘文化中那心忧天下的情怀、敢为人先的胆识、经世致用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不仅深深地影响着毛泽东,也影响着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一大批湘籍革命家,还影响着以雷锋为代表的湘籍英模。他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有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生的大思考,发出了一个个振聋发聩、令人警醒的感叹和呼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研究的点就锁定湘江吧。

江,能问什么?从毛泽东的仰天长问,到刘少奇、任弼时、华国锋、胡耀邦、彭德怀的忧党、忧国、爱民、务实、立志之问,再到雷锋的奉献之问,与其说是湘江之问,不如说是惊世之答。因为他们在湘江之畔的感叹,用毕生的精力作了最好的诠释和回答。这一问,惊天地,泣鬼神,问出了理想和追求,问出了责任与担当,问出了宗旨与情操,穿越时空,影响深远。

史,怎么激活?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湘江之问,是靠史实支撑和回答的。为此,吴楚婴、罗付金、陈艳、龙正才、禹振华、纪红建、文热心、毛求、李敏、王连花等作者,莫艳、吴向红、彭现等责任编辑,以严谨的态度和鲜活的文笔,把鲜为人知的史实挖掘出来,把耳熟能详的故事讲活讲新,赋予时代内涵。在写法上,力求以纪实为主,注重故事情节特别是细节,夹叙夹议,画龙点睛。在选材上,突出重点和亮点,抓住灵魂,不求面面俱到。这样,读者读来轻松,回味无穷。

责,何以担当?《湘江之问》一开篇,就问出了“谁主沉浮”的责任担当。以史铸魂,是新形势下党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何以担当起来?唯有创新——创新思维、创新题材、创新方法,才能不负时代和人民的重托。我们以《湘江之问》《精神之“钙”》为开端,配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推出“以史铸魂”系列丛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也许,这就是党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作为主编,我还想回应读者:《湘江之问》的获奖之问,是大家对党史工作者的一种关爱和激励,更是我们新的起点和动力。

猜你喜欢
系列丛书湘江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湘江渡
《纷乱中的秩序——主宰生命的奥秘》——《生物学通报》科普文选系列丛书第1册出版发行
悠然湘江上
《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再推出两本新书
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
写给雷锋
湘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