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京华烟云》中的道、儒、佛思想

2017-06-07 08:21李俊尧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木兰

李俊尧

浅议《京华烟云》中的道、儒、佛思想

李俊尧

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可谓是家喻户晓,曾四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销量就超过五万多册,被美国《纽约时报》称其为中国的《飘》。小说以姚木兰的经历为线索,描绘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之间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以及兴衰沉浮,并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可以说,《京华烟云》以其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一幅漫长的历史画卷并散发着长久的艺术魅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家思想。三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的官方哲学,可以看作是一种“入世哲学”;道家则是与儒家思想正好相反,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常乐,被世人称之为“出世哲学”;而佛家提倡的是一种对现世的修炼,来生的幸福的追求。所以,我认为研读《京华烟云》这部小说,最主要的就是需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中品味到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过去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京华烟云》是一部反映“老庄哲学”的小说,全书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论据是小说每卷的标题都出自道学家庄子的话。通过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这种观点我认为是不够完备的。《京华烟云》不仅仅受其道家思想的影响,也不能单纯地看作是一部反映“老庄哲学”的小说。因为中国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整体,多元性是其重要的特征,单独说中国文化是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这种说法都是不全面的。虽然说小说为读者呈现最多的还是道家哲学,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上来看,林语堂想呈现的还是整个的中国文化,文本中对人物形象的书写所呈现的艺术魅力,主要还是为了向西方社会阐释中国的传统文化。故此,我将从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出发,着眼于道、儒、佛三家思想,结合小说中人物形象、性格、命运等方面,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

一、道家思想

可以说,道家哲学思想贯穿于整部小说。从文本布局来看,小说总共分为三卷,每一卷的卷首都以庄子的话题之,而且每卷都有其特别的含义。第一卷“道家的女儿”,引自《庄子·大宗师》,其含义说明了道是万物的本源;第二卷“花园中的悲剧”,引自《庄子·齐物论》,表达了浮生若梦的观点;第三卷“秋之歌”,卷首语出自《庄子·知北游》,阐释了生死循环、万物同一的道家哲学。正如林语堂在《关于〈京华烟云〉——给郁达夫的信》中所言:“全书以道家精神贯穿之,故以庄周哲学为笼络……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为格言。”林如斯也曾提到:“此书最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如在眼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在其哲学意义。”所以,在近现代中国的小说史中,真正以道家思想为叙述主线的,除了《京华烟云》,很难再找出第二部。

(一)姚思安的道学观

在小说的人物叙述中,姚思安并不是作者所着重叙述的对象。但是,其道家思想的影响却无处不在,贯穿于小说始终。他的“老庄哲学”的处世之道影响着姚家的上上下下,精神思想力透纸背。姚思安年少时属于典型的纨绔子弟,“他喝酒、赌钱、骑马、击剑、打拳、玩女人、养歌女、蓄娼妓、浪荡江湖、交结公卿”在父亲死后,完全化身为一位有着庄子哲学的智者,面对万贯家财不再有过多的兴趣,而是潜心于黄老之修养,忽然一变就成了一位真正的道家圣贤。从小说开篇第一卷姚思安的思想行为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位真正的道家高士,他遇事冷静,处变不惊,从日常生活中看不出丝毫的心浮气躁。时逢兵荒马乱,逃亡之际,仍然每天坚持打坐,调理气血,这是何等的一种生活态度。在治家上,姚思安认为一动不如一静,“姚先生对家里的事,全遵道家哲学,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已觉十分满意。”姚思安一言一行中无不透露着深厚的道家思想。那种回归自然、崇拜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从大自然中寻找自己的存在,这些在姚思安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返璞归真、追求“道法自然”的人生态度使这位道学思想的尊奉者重新获得了一种灵魂的净化。林语堂笔下的这位道家高士并非完全沉溺于自然之道,在民族危难之际,他时时关注国事,在自身与中国甲骨文化的选择中,为了保护中国的甲骨文化,他宁愿同甲骨一同葬身火海。对于国家他竭尽全力,在革命需要的时候,毫不犹疑地捐出了大笔的钱财支持革命,并教导后辈要有一颗爱国的心,而素云就是在其教导之下迷途知返,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姚思安践行着道家“上善若水”的为人之道,秉持这一信条,慈善为怀,救济众生。用老子的话来说,“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如隅。”姚思安成为了一位真正的有德之士。

作为小说中道家思想典型的代表人物,他似乎参透了“道法自然”的规律。在治家上,姚思安并不主持家务,家事均由其太太管理,虽然遵循着“无为而治”的自然之道,但是却在暗中破坏着太太对孩子们的那套儒家式管教的禁锢。所以,“木兰的母亲总是把她(木兰)父亲看作一个腐败或是破坏的力量”在晚年之际他毅然决定外出游仙,去大自然中寻找道家的那份自由,寻找“自我”的本真。云游十年之后,又回到儿女们的身边陪着他们一起度过苦难的日子。在姚思安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人生的豁达,道家对本真自然的推崇,对人心自由的向往。在逃难之际,木兰担心家中所留的古玩,姚思安告诉她:“……物各有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永远占有一件物品。”在对于儿子的婚姻也是一样,红玉的身体一直欠妥,木兰和莫愁都有意赶紧给弟弟阿菲完婚,以此来了却红玉的相思之苦。姚思安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并不明确,只说等红玉身体好一些再说。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姚思安遵循的是道家的自然演变,顺从自然之道。

(二)“道家女儿”姚木兰

作为姚思安的女儿,木兰深受父亲的影响,小说开篇第一卷就以“TheDaughtersofATaoist”为标题。木兰从小就对道家思想耳濡目染,在父亲的影响下,出落成了当世的奇女子,木兰的与众不同不仅表现在惊人的美貌上,更表现在其才华。木兰从小对鲜为人知的甲骨文有极大的兴趣,谈起姚家的大女儿木兰,人们无不对其称赞。在婚姻的选择上,木兰也深受父亲道家思想的影响,她也像父亲一样追寻道家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虽然自己深爱的是孔立夫,但是她自己却觉得跟荪亚的婚姻更符合“自然之道”,是理所当然的。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内心掩藏着的那份强烈的感情,毫不犹豫地嫁给了与自己青梅竹马的荪亚。这种对婚姻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也正是木兰生活幸福最主要的秘诀。在生活中,木兰是一位比较容易满足的人,从不贪心,这些都得益于道家思想的熏陶,这种为人处世之道让木兰的胸怀境界更加开阔豁达。在生活中总能捕捉到快乐的信息,并且能够时时地感受到生活给予自己的恩赐。荪亚把木兰称为小“妙想家”,这位“妙想家”总有很多自己的奇思妙想,她向往着有一天能够过上隐居农耕,粗布大衣的田园生活。能够过上那种空旷自由、无忧无虑、闲适安宁的自然生活,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妙想。

可以说,木兰的道家思想主要表现在众生平等、返璞归真、与人为善这三方面。木兰虽为富贵之家的大小姐,从小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从未有仗势欺人的表现。她念念不忘小时候与自己一起落难被关在一起的暗香,与她重遇之际,给予她温情的关怀。不管是对待身为平民的曼娘还是自己的丫鬟锦儿都同样持以平等的态度。“天地不仁,以万物唯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木兰这种众生平等的思想,正是继承了道家思想的精华,也是其接受过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反映。虽然自己有充足的条件去享受生活,但是这并不是木兰想要的。那种返璞归真的人生向往从小在自己心中埋藏着,只待某一天能够真正回归大自然之中。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妙想家”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道之向往,后来在杭州的生活使木兰成为了一位地道的村妇,虽然不被周围人认同,但是在自然之中却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老庄哲学”注重“慈”,强调“善”。姚木兰坚守着这一信念,在逃难途中先后收养了四个孤儿。她的这种善行受到了周围人的称赞,为中外读者所喜欢,林语堂不禁感叹:“若为女儿身,必为木兰也!”这不仅仅是林语堂的胜利,更是道家思想的胜利。对林语堂来说,道家的那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他把自己对道家“自然之道”的向往寄托在了木兰身上,也为读者展现了一种道家顺其自然而为之的境界。木兰的婚姻,红玉与阿菲的婚姻,更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生活,对于人生,幸福与否都要随心随性,顺其自然,不必失望,也无需给予其多大的希望,木兰正是用道家的“自然之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成为了一位道家思想的践行者。

二、儒家的思想

小说《京华烟云》中最主要的思想还是以道家为主,对儒家的思想并没有过多的议论,只是在与道家的对比之中略微提到了一些,比如儒家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道家则是怀着谦虚的态度,善于检讨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比儒家胸襟开阔。通过阅读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书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着儒家思想的痕迹,儒家思想的影响小到日常生活的小事,大到祭祀先祖,都有着儒家思想的烙印。莫愁作为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妇形象,相夫教子,知书达理;立夫尊敬师长、为人忠诚,也深受着儒家思想的影响。暂且不谈有着典型儒家思想的曾家夫妇,就连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姚思安也并非超然物外,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也有着儒家思想的痕迹,而并非沉溺于道家的“自然之道”。在国家危难之际,时时关注国事,并且毫不犹豫的出资支持国民革命,这些行为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的体现。姚思安晚年时期,最终也还是回到家中安享天伦之乐。所以,小说《京华烟云》虽然是在道家哲学思想主线的完成的作品,但同时也渗透了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几千年的儒家的礼教哲学。

(一)曾家夫妇

儒家思想跟道家思想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哲学,如果说道家是一种张扬人个性的出世哲学,那么儒家则是一种站在集体主义立场上的入世哲学。近千百年来,儒家是统治者的哲学,所宣扬的是严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这些也正符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而曾文璞作为封建官僚,儒家仕子的代表,可以说是恪守儒家礼法,儒家思想在曾文璞身上可谓是彰显无遗。在封建社会,家庭关系中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纳小妾在儒家礼教中属于合法的行为。在曾家大家族中实行的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制,在家庭问题的处理中,曾文璞保持着绝对的威严。在生活中,曾文璞也时刻遵守着儒家的思想道德规范与礼教观念,在母亲面前,毕恭毕敬,可谓是事事顺从长辈的意见,未曾有过丝毫的违抗,这些也正体现了曾文璞的“孝”。他忠于前清,在改朝换代时期,拒绝为袁世凯的专制王朝做事,这些体现了曾文璞的“忠”。曾文璞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儒家仕子的修养,他不仅自己恪守儒家礼法,也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儿女,读圣贤书,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道教的神仙境界是形神俱妙,自在无优;儒家的圣人境界是至善无我,内圣外王;佛教的佛陀境界是心性空寂,烦恼皆无。”道家的神仙境界是难以企及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个体生命对于自由的追求;儒家追求的是一种圣贤境界,但是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是很难达到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难免会不择手段,掩盖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就连曽文璞这位恪守儒家道德规范的儒家仕子,也会有失态的时候。儒家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文本第八章,曼娘远道而来北京探望生病的平亚,曾府为曼娘接风,大开盛宴,“曼娘出现在大厅之中,真是光艳照人,连严肃矜重如曾文璞先生者,也不由得顾盼几次。”林语堂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把儒家仕子的虚伪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林语堂对于儒家的封建道德也报有几分不以为然的态度。

曾太太也深受着儒家思想影响。作为封建上流社会培养出来的女人,严格遵守着儒家道德规范,把不是自己亲生的曾平亚视为己出,将自己的丫鬟给丈夫纳为小妾,日常的生活中将妻和妾的地位严格地区分开来。在对待长辈上,孝敬公婆,对子女的管理也是严格教导,可以说她是一位有着三从四德、恪守儒家道德规范的合格太太。曾文璞的小妾桂姐同样也是一位典型的恪守儒家道德规范的女人,在家庭地位上,自己毕竟是一位小妾,没有正室的地位,所以对于严格的地位界限,从不敢逾越半步。虽然替曾文璞生儿育女,曾家府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她操办,但是对曾太太的吩咐,也从来都是言听计从。曾太太坐着,桂姐只能站着,又是捶背又是端茶倒水,从细节也可以看出桂姐的言行举止深深地受着儒家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的影响和束缚。作为封建官僚家庭的曾家,处处受着儒家思想的束缚,这也正昭示着这个大家庭终将伴随着旧社会的消亡而衰落。

(二)姚家儿女及曼娘

在社会动荡,战乱纷飞的年代,中国式的礼仪也同样不可或缺。阿菲从英国留学回来,就在当地找寻了一份差事,始终遵循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儒家传统。大儿子姚体仁有着父亲姚思安青年时代的身影,放浪形骸,对任何事都表现出叛逆的性格。但是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林语堂想要表现的是后来姚体仁性格的转变,他孝敬父母、安居乐乐,这些正是向儒家道德思想转变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姚家的两位女儿,一位可以说是道家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一生,一位则堪称是儒家的典范。一个性格内向,一个性格外向,但是她们两位都有着传统女子的美好之处,知书达理,富有才华。相比而言,妹妹莫愁少了姐姐的洞察能力。但是却又比姐姐更孝顺,更谨慎。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道家女儿”木兰,秉持着道家的顺应自然、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最后却嫁入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大家庭曾府。作为道家的秉持者,木兰将儒道思想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在曾家深受曾家夫妇的喜欢,在持家方面,也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得到众人的认可。而在处理自己的感情方面也能够做到“发乎情,止乎礼”。在教育子女方面,顺从儿子的意愿,使其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抗日战场上的一个战士,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儒道思想在木兰身上得到了升华,是儒道思想的集成者。曼娘作为古典的女性,封建礼仪下的贤妻良母,林语堂对这一女性的书写用尽了溢美之词。她美丽而高贵,恪守妇道,在自己丈夫病逝后,始终恪守着儒家道德规范,未敢越雷池半步。曼娘自幼许配给了平亚,在情窦初开的年纪,虽然与平亚互相爱慕,但是始终谨守礼法,矜持自重,保持着传统女子的端庄,总是和平亚保持着距离。在得知平亚病重,需要依旧习“冲喜”来缓解其病情时,却还是毫不犹豫地嫁入了曾家。曼娘的这种行为也是深受学究父亲的影响,因为,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她接受的固然是旧时女子的教育。“自古红颜多薄命”,作者笔下的曼娘不得不说是封建礼仪下的牺牲品,封建礼教只能让她义无反顾地接受这一现实。曼娘的悲剧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儒家封建道德思想对女性的禁锢,对个性发展的泯灭。

三、佛家思想

佛教与道家和儒家所不同的是,佛家是外来文化,而道家和儒家则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哲学。佛家思想强调的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佛陀不是造物主,也不是主宰万物的神灵。佛教从西汉传入中国,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最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佛家文化跟儒道思想一样都对中国人的思想有着深厚的影响,与人们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而佛家文化在小说《京华烟云》中的呈现也是俯拾即是。

(一)曾家儿媳:曼娘和素云

从姚太太到曾老太太,再到曼娘的母亲,姚家的仆人陈妈,文本中的许多女人都可以说是虔诚的佛教徒,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在我看来,作者笔下的曼娘不仅受着儒家道德礼教的规范,同时更是一位极具佛教意味的女人。文本中提到,在曼娘初次来到曾家探望平亚的病情,进门看到了一座细瓷的观音像,在曼娘心里,觉得这座观音像仁慈安详,像是在感召着自己,就不知不觉地走到佛像面前虔诚祷告。这种对佛像的虔诚,可以看作是一个处于孤立无援的女孩在大慈大悲的神灵面前所祈求的庇护。此后,曼娘在梦中又再次梦到了那座观音像。在第二天与木兰相遇时候,对其谈起此事,又再度与木兰在佛像面前立誓结拜为干姐妹,这些细节的描写并非作者的闲来之笔。曼娘从一开始并未潜心向佛,而是在平亚病逝后才开始虔心信佛,并越来越相信佛教,从此她开始吃斋念佛、绣佛像,过着朴素的生活,远离红尘的喧嚣。曼娘在第一次去曾府探望平亚病情的时候,就已经坚定了她舍身救夫的信念,而这种“舍身”的精神正是佛家所倡导的思想。曼娘从小深受旧式家庭的影响,谨守礼法、矜持自重、善良端庄。观音菩萨的一再出现,暗示了曼娘就是一个活菩萨,而尘世的乐趣终究与她无缘。

作者笔下的素云可以看作是一位反面教材的人物。她仗势欺人,爱慕虚荣,贪图便宜,身为人妇却不遵守妇道在外面胡作非为。素云集合了封建官僚家庭出生的千金小姐的所有恶习,更令人气愤的是她却为日本人制造毒品,并卖给自己的同胞,这种卖国的行为无不令国人气愤,成为臭名昭著的“白面皇后”。但是我却要将其归入到佛家一流,原因就是虽然素云不为人们所启齿,有众多的罪孽。但是在最后时刻,她听从了姚伯伯的教诲,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并未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为革命党人传递情报,最终献身于自己的国家,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灵魂得到了肯定、升华。素云的这种行为也正印证了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素云也最终成了一位佛家思想的践行者。

(二)其他人物

小说中受佛教思想影响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姚家的小女儿目莲,就是取自曾入地狱救母的佛教圣人的名字,由于体弱,姚家夫妇还给她认了一位尼姑为师。在京城能够呼风唤雨,有着强大势力的牛府牛太太,被人唤作马祖婆,马祖婆正是来自于佛教禅宗里的神通广大的女菩萨。在牛太太的心里最怕的就是如来佛,由于作恶太多,担心遭到报应,所以多次对寺院慷慨捐献,希望如来佛能够保佑自己全家。而作为道家最忠实信奉者的姚思安也在晚年外出云游的时候,遍访古寺庙宇,与和尚为友。另外,小说中还有几位是佛教的虔信者,最有代表的人物是姚太太,由于反对儿子体仁与丫鬟银屏的婚姻,最终逼死了银屏,随后儿子又突然暴亡。在出现一系列事件之后,担心遭到报应,自此之后,虔信向佛,请尼姑念经,又到寺庙烧香拜佛,以此来求得心灵的宽慰。曾老太太也是一位佛教的虔信者,她深信行善积福就能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多次为寺庙捐献钱财,她捐四根阎罗宝殿前廊柱子,只为了在死后去往阴间的路上能够更加顺畅。有意思的是作品中虔信佛教的都是女性,这大概也是由于观音菩萨是女性的化身,以其端庄优雅安详的神情体态传递着佛教宽容、仁慈、超脱之缘故。

四、总结

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最大的优点并不在于人物性格表现的活灵活现,不在于风景描绘的宛若眼前,也不在心理描写的多么巧妙,而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哲学意义。全书从宗教、哲学、文化方面为读者展示了一幅中国社会漫长的历史画卷,渗透了儒、道、佛的哲学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林语堂也在书中体现了追求儒、道、佛结合的态度,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宗教思想都展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而林语堂正是将这种表层的文化和深层的哲学思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儒道佛思想体现在不同的人物性格之上,可以说这种藏于深层次、无形的中国传统的儒道佛哲学思想贯穿小说始末。在着力表现道家思想的同时,塑造了极具道家风骨和理想人格的姚思安和姚木兰的形象。作为道家思想的传承者,他们超然物外,追求“自然之道”,始终坚奉着返璞归真的人生向往,以其宽容豁达的心态在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中领悟人生的乐趣与真谛。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道家、佛家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正是《京华烟云》这部小说的深度所在。

[1]林如斯,关于〈京华烟云〉[J],林语堂文集[M],第一卷.

[2][6]林语堂,京华烟云[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6,167.

[3]林语堂,京华烟云[M],第一卷,东北大学出版社,155-137.

[4][7]魏玉昆,老子道德通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103,15.

[5]林语堂,京华烟云[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22.

[8]杨 玉 辉,道 教 人 学 研 究[J],人 民 出 版社,2004,(1),281-283.

[9]姚式常,论语体认[J],学林出版社,1999,(11),305.

[10]林语堂,京华烟云[M],第一卷,东北大学出版社,137.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臧子逸

杨艳鸿 工笔画 金实累累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木兰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红色京华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秋暮
病后弃政从文
京华清明记忆
坦然
《京华时报》2017年1月1日起休刊
茶山烟云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