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校常规我知道》为例,浅谈新教材背景下低年级规则教育“三步曲”

2017-06-06 09:41杨蕴
关键词:牛牛常规品德

杨蕴

【摘 要】

通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校常规我知道》这一课例的分析,展开对新课程背景下低年级规则教育的思考,对原教学课例教学进行加工设计,并以“知规”“制规”“践规”三个步骤为线提出有效地开展低年级规则教育的“三步曲”。

在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第二条明确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各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在新教材的背景下品德课堂不可能一尘不变、墨守成规,我们将进行哪些方面的调整?对课堂教学如何改?怎样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是值得每个品德教师深思的。笔者将以一年级《学校常规我知道》一课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对新教材背景下低年级规则教育的几点看法。

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品德课不该是大量的游戏活动的纯粹的玩乐课,更不应是传统的教师一味讲授思想灌输课,应当是富有层次,深入浅出又让学生回味无穷的课。简单地说,一堂成功的品德课应当像一支婉转的歌曲,朗朗上口而又打动人心,给人绕梁三日余音未绝之感。因此,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低年级规则教育应奏响以下“三步曲”。

一步曲:交流讨論做“前奏”,初步认识规则(认知教育)

“学校常规我知道”这一单元体验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常规,树立一种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恰恰就是法律意识的一块基石,初入学的孩子正处于思想道德的起步阶段,因此上好这一课非常重要。

可是,如何才能让懵懂无知的一年级小朋友能够顺其自然地,初步认识规则呢?大张旗鼓地宣讲规则固然是一种清晰响亮的开场,但是低年级的孩子一定会觉得课堂非常的无趣,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这些对什么都感兴趣、爱玩游戏、爱交朋友的小朋友来说,朋友、歌曲、聊天这些应该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了。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设计了如下教学导入环节:

创设情境 歌曲导入

1.让学生说说上学有些什么开心的事?(认识了哪些老师?交到了哪些新朋友……)

师:哇,大家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今天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想)

牛牛: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咱们学校的吉祥物,牛牛。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作为见面礼,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叫《一年级》,希望你们能喜欢。

2.大家一起来听听这首《一年级》

(播放《一年级》)

3.在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学校要做到些什么?(小眼睛看老师……)

4.这些都是小学生基本的一些学校常规,那么在学校里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常规,还有那些常规我们要做到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学校常规我知道。

课堂的这一导入部分,其实在整个规则教育中是一个初步的认知教育环节。教者应当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而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地方。在这块设计中孩子们在牛牛这个新朋友的带领下,激发了这次课堂学习的兴趣,在切题的歌曲启发下,非常容易地发现到歌曲中所包含的一些基本的学校常规。教学设计的目的倒是顺利达成,但是事后想想总感觉欠缺了点儿课堂的开放性。学生只知道了学校有规则,却没有意识到生活处处有规则,这样的规则认识未免狭隘了些。

那么这低年级规则教育的一步曲究竟该是什么样的呢?既然牛牛的出现已经顺利顺利激发了学习兴趣,其实而已不必再以歌曲开场,不如就让新朋友和牛牛来一次轻松的聊天嘛。或许可以这样设计:

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1.牛牛: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认识!)

牛牛:对呀,我是咱们学校的吉祥物!你们想和我成为好朋友吗?(想!)牛牛喜欢和懂规则的小朋友做朋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规则吗?

2.学生交流生活中发现规则的地方。(学校、电影院、马路、商场……)

3.牛牛: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今天牛牛想和大家一起在我们的学校走走,看看我们在学校里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常规,有那些常规我们要做到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学校常规我知道。

低年级的孩子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修改后的导入,有了自由发现规则、发表看法的机会,很好地体现课品德课堂的开放性。另外也让学生对规则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也是比原来更为正确的认识——规则不专属于学校,生活处处有规则。

如此让学生在轻松的交友聊天情境中形成对规则的初步认识,这样的“前奏”轻松舒缓,应当是低年级学生所喜爱的,且易于接受的。

二部曲:体验活动做“主旋律”,深刻理解、尝试制定规则(深化教育)

不论是从前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还是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亦或者现在的《道德与法治》,品德课程它都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综合课程。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堂上的体验活动仍应当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在《学校常规我知道》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几个活动环节:

活动一:观看动画《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观看动画出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你觉得什么是规矩?

3.小游戏:“方圆我来画”

4.师小结:

规矩:原本指用来画方、圆的工具,现在多用来指规则、规范、准则。

活动二:“假如学校没有规则……”

小视频示例:

假如课堂上小朋友想发言不举手,……

假如去操场做操时大家不排队,……

假如食堂里用餐时随便坐,……

假如……,……

生想象交流,没有规则的学校会是什么样的?体会自觉遵守学校常规是多么重要。

活动三:有规则的学校

有规则的校园照片展示,让有规则的学校和之前没有规则的情况进行反差,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四:学习儿歌《坐立行》

过渡:其实呀,遵守规则不仅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学习更有秩序、避免一些危险的意外状况,规范的坐立走姿势对我们的健康生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呢!

1.小知识介绍:我们小朋友的骨骼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弯曲,如果我们在这一时期没有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等长大了,骨骼变硬了,你想再纠正可就不可能了。那么应该怎样坐立行才是正确的呢?

2.理解“坐、立、行”

3.出示图文连线,生回答。师相机点评。

4.小结出示:我们应当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5.出示图片配音《坐立行》儿歌,学生跟着念一念、做一做

活动五:欣赏考验《升旗仪式》

1.播放学校星期一升旗仪式视频。

师表扬小朋友们的认真并让生自己说说还有哪些不足。

2.播放阅兵式上解放军叔叔的升旗视频,感受学习一下我们的军人叔叔升国旗的英姿呀!跟着解放军叔叔一起升再一次国旗!

3.播放視频。

(1)全体起立升旗敬礼(师观察学生的站姿)。

(2)师相机表扬学生的进步。

笔者以教材中出示的道德经典语录《孟子》中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句来贯穿课堂。通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一简短的动画和“方圆我来画”的小游戏来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规矩”;然后通过讨论“假如学校没有规矩”和展示欣赏“有规矩的校园”一反一正双管齐下让学生渐渐明白要有美好的学习生活必须遵守规矩,对学校规则的重要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教学效果都是相当明显的。但是后面的《坐立行》儿歌的学习和学生、阅兵式《升旗仪式》的对比学习,在整个教学中有点格格不入,似乎是一首歌曲中的小插曲,打破了教学的整体感。笔者想,其实“坐立行”“升旗仪式”不也是学校规则中的一部分吗?为何不在无规则的学校和有规则的学校的对比情景中穿插着进行学习,这样教学的整体感就不会被打破了。

另外,整堂课的活动设计活动性是不缺乏的,但是实践性还不够,目前所有的活动设计,其实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一步步加深的规则重要性的认识,其实还是一个被动学习的过程。而我们的教者应当想办法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认知转为主动实践。我们不妨在学生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后增设当堂制定规则的环节。设计如下:

规则我制定

(前面的有无规则的学校对比体验中,学生除了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他们还会发现学校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相应的规则)

1.出示食堂、课堂、卫生、礼仪等。

2.学生四人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关键词讨论制定出相应的需要遵守的规则。

要求:(1)小组确定制定何种常规。

(2)小组讨论具体规则,一人记录。

(3)组长汇报。

3.最佳规则评比。

这个增设的活动能以方面能让学生在这次的规则学习中转被动为主动,并且在小组的合作、讨论和教师的巡视过程中,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课程的实践性就有了很好的体现。而校规的涵盖的方面太多,学生无从抓起,因此细分方向的关键词一方面给予了学生选择的方向,另外多样的选择性也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

三部曲:社会实践做“尾声”,自觉遵守、施行规则(行动教育)

良好的德行绝对不是老师教了学生就能拥有的,课堂教学是获得道德理念的窗口,但是真正要具有良好的品德还需要经受生活的历练。为了让学生的知行相统一,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面对实际生活的考验,因此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资源、事例也应源自学生的生活。

课堂源于生活还应回归生活,课后的评比活动“争当遵规小牛人”恰恰就是让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生活的关键举措。我运用了竞赛、表扬、对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时常审视自己的言行,不仅仅是课堂上,“争当遵规小牛人”的评比活动也是激励学生在离开课堂后还能够依旧自觉遵守规则。设计如下:

课外延伸:《争当小标兵》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养成好习惯重要的是坚持。老师这儿有张表格,课后请小朋友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共同遵守学校常规,一个星期后再来评选遵守学校常规的小牛人。

从这一活动设计中可以看到,活动的可操作性还是很强的,评比表中的各个项目也的确是学生们学校规则中的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加入了自主制定规则的环节后,我们的这个课后评比表中的项目不如直接以课堂上的学生自主制定的优秀规则纳入其中,形成相应的“课堂常规评比”“卫生常规评比”“食堂常规评比”“礼仪常规评比”等各类评比表。让学生主动参与定制的规则直接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之中,这样就可以让原本被动地遵守规则的行为成功转变成学生主动维护自己亲手制定的规则的自觉行动。

当然这一举措不应当仅仅在课堂上简单地公布一下评比规则,后期的活动开展和反馈都应当落实,活动中还可以融入“小手拉大手”行动,让家长们参与到学生践行遵规的活动中,成为学生行为的第三方观察者,让学生在之间的自评和互评意外加入家长评价,对于学生的践行能够起到及时正确的引导,评价也能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笔者认为若能以这样的“三步曲”,层层递进、课内外环环相扣地开展教学,低年级规则教育的这首歌必定能够唱得深入人心,唱得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2】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3】道德与法治教师用书

【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S】,2016(4)

猜你喜欢
牛牛常规品德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常规之外
家乡的变化
好学者贤
牛牛妞妞笑话集
牛牛种太阳
牛牛的耳朵
破常规 获巧解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