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假装在巴黎”

2017-06-06 09:17Meredith
财富堂 2017年5期
关键词:凡尔赛宫洛可可巴洛克

Meredith

几乎没有哪个城市,能像巴黎这般承载如此多的幻想与浪漫追忆。说起巴黎,大家会想到哲学、艺术、文学,想到时尚、咖啡馆、甜点,想到红白蓝、自由、高冷优雅的巴黎人??被尘世困住的心,在念起这个词时就禁不住欣然雀跃。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写道,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如今全球化的时代,这席盛宴也不复黄金时代的风情。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在最美的五月,尝试把空间装点成不同时代的巴黎气质——这样,这样我们就能一直“假装在巴黎”了!

“巴洛克”时期的巴黎

巴黎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这大概要从巴洛克时代算起。

在此之前,世界艺术的中心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几乎全是为宗教服务的,而到了巴洛克时期,世俗王权、商业经济都发生了变化,让法国艺术有了新机会。

让象征享乐的世俗皇权开始成为品位和审美主导的,是人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而想要重温法式巴洛克的空间,你就需要了解:

“巴洛克”空间风格:

要复原巴洛克时代的巴黎美学气息,看看现在的卢浮宫、凡尔赛宫、凡尔赛花园就能略知一二。

理性美、均衡对称、几何图案

路易十四在位时,将卢浮宫建成了正方形的庭院;而凡尔赛宫三部分: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也被他建成了形体对称,轴线东西向,跟故宫对称有一拼;至于凡尔赛花园,也与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美不同,呈均衡对称,讲求几何图案,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

拱门高耸,支柱敦实

凡尔赛宫拱门高耸,支柱敦实,十分气派,在最中心还有一个巨大舞厅,宽10米,长72米,将近有篮球场的两倍大。

镜子烛台乃点睛之物

镜子,作为制作幻觉的最好工具,也是巴洛克建筑室内装饰中最偏爱的元素。

虽然凡尔赛宫当年的奢华家具(比如金银椅子和饰以珠宝的树)已全部被搬走,但今天的“镜厅”仍可见曾经辉煌:17面由483块镜片组成的落地镜;厅内3排挂烛上有32座多支烛台、8座可插150支蜡烛的高烛台;这些烛台上点燃的蜡烛,经镜面反射,形成约3000支烛光。

顶上壁画与墙上装饰画共托奢华

路易十四在位时,在卢浮宫外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画廊,购买了欧洲各派绘画,包括卡什代、伦勃朗等人的作品。凡尔赛宫也是一样,墙上装饰画,顶上辉煌壁画,窗外凡尔赛花园的景致,想想画面就太美。

可以搭配的艺术作品:

法国巴洛克艺术的主要表现是古典绘画,代表艺术家是尼古拉·普桑和克洛德·洛兰。前者在模仿提香和拉斐尔的作品中,形成了自己宏大、庄严、克制的风格,后者在表现柔和自然之美上堪称技法卓越。如果喜爱巴洛克风格的巴黎空间,搭配他们的作品一定不会错。

但也并非所有艺术家都选择了古典艺术的风格,路易·勒南的《农民的家庭》体现的是当时法国农民生活的艰辛;雅克·卡洛的《绞刑树》,试图传达死亡的荒凉;而乔治·德·拉图尔的画作《牧羊人的崇拜》,则流溢着宗教的神秘与灵性。他们的作品成为了那个时代气息的另一种补充。

“洛可可”时期的巴黎

洛可可风格,源于法语“rocaille”,字面意思是“卵石”,特指室内装饰的小石子和贝壳。

它1700年左右出现在法国,开始就是指室内设计风格。

“洛可可”空间风格:

外立面简洁朴素,室内设计十分繁缛

绘画、建筑与雕塑艺术结合成整体,以贝壳、贝壳状纹样使用贯穿:

将洛可可风格的代表建筑“巴黎苏比斯府的公主厅”,与凡尔赛宫的镜厅相比,便能看出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本质区别:错综复杂的曲线代替生硬线条,贝壳浪花混合叶饰大量使用。

注重小型艺术品做补充:

要感受洛可可风格的巴黎空间,一定不要忽视细节,比如高贵的家具、迷人的小雕塑、装饰性镜框、瓷器、银器、架上绘画、装饰性挂毯等。

想象吧!房间都是镀金装饰线、活泼浮雕、精致彩绘鲜花与花环装饰,可能还有一支正进行演奏的室内乐队,成员穿着精细的锦缎绸缎,高雅风趣,对!这就是洛可可的巴黎!

可以搭配的艺术作品:

比如安托万·华托笔下优雅的舞者,或是庆祝美好生活的“游乐画”系列,再或者布歇画笔下嬉戏的《爱神的诱惑》,弗拉戈纳尔在《秋千》上迷人的调情,都可谓得洛可可风格之精髓。

如果说法国巴洛克艺术是皇室掌控,洛可可则意味着更广泛的贵族与上流文化——路易十五掌权后,及时行乐的社会氛围弥漫,贵族们在文化领域重建了他们作为艺术赞助人的优势,新兴柔媚风格在巴黎的富人政要公馆中迅速发展。

同时,洛可可风格“女性化气质”的背后,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如何被女性品味与创造力掌控。从法国蓬巴杜夫人、奥地利玛利亚·特蕾西亚、英国伊丽莎白,以及俄国的凯瑟琳,女性在當时欧洲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

再补充一点彼时巴黎的社会背景,也许你更能明白洛可可的文化根基:18世纪早期巴黎已经成为当时欧洲社会的中心,而当时巴黎社会的核心就是“洛可可沙龙”:

雄心勃勃聪明富有的女性间竞争悄然,吸引当时最有名望与成就的人来光顾沙龙。女学者、知识女性在洛可可沙龙比比皆是,著作《马蒙泰尔文集》中就记载了当时法国最善辩、文雅和聪明的朱莉·德·莱斯皮纳斯如何妙语连珠,在四小时谈话里吸引一群睿智的人。

19世纪晚期现代主义兴起的巴黎

18世纪末,启蒙运动思想逐步导致洛可可审美趣味的衰落,出现了与矫揉造作相对的“自然品位”之风。而后,在经历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盛行,巴黎被维多利亚式古典风格浸染多时后,我们又来到了新的巴黎黄金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兴起的巴黎。

现代主义时期的空间风格

这一时期深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的法国“新艺术运动”,再一次强调回归自然,要接近还原这一时期流行的巴黎气息,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注重自然元素,使用雕刻和装饰线条。

大多选用温暖色调,特别强调黄色和红色的渐变,而不是剧烈的颜色变化。

在使用图案方面颇具辨识性,常用花朵,叶子,动物,特别是鸟类和猫,以及女性飘逸的长发。

不排斥使用当下流行的新材料,包括彩色玻璃,金,铁、木材、丝绸、天鹅绒等。

可以搭配的艺术作品

现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这些受现代主义思维的影响巨大的艺术门类,无不传递着现代巴黎的气息。

马奈笔下的巴黎,是《草地上的午餐》与《奥林匹亚》的巴黎,在主题与形式中都出现反叛,艺术家也开始在作品中呈现被波德莱尔所称为的“现代生活的大无畏精神”;而在印象派关注捕捉现代生活的“瞬间”背后,我们终于可以捕捉现代巴黎的形形色色—— 莫奈的《圣拉扎尔火车站》生机勃勃,方便出行的铁路让巴黎的生活氛围从此不同;古斯塔夫·卡耶博特笔下的《巴黎:雨天》迷离动人,可见1852年城市大改造后林荫大道宽阔的十字路口;卡米耶·毕沙罗的《法兰西剧院广场》上,印象派特有的光线并不明显,但随意的人物安排,可见美丽的巴黎“印象”;

新巴黎也有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透过画面,我们都能感受彼时巴黎人的生活,聚餐、舞会、歌曲表演、歌剧、芭蕾等新兴娱乐:皮耶罗·奥古斯特·雷诺阿《红磨坊街的舞会》,描绘了时髦的巴黎舞厅,氛围温馨,光影迤逦;而与之同名的劳特累克作品,则描绘了巴黎舞会轻松美好的另一面:扎眼人造光,刺耳音乐,虚伪与堕落;马奈《福利-贝热尔的酒吧间》里,传递着巴黎著名酒吧恍惚女招待追忆往事的神色……

德加《芭蕾舞彩排》,可以看见芭蕾舞演员的优雅身姿;贝尔特·摩里森的《海滨别墅》,可以看到塞纳河沿岸的度假风情;而乔治·修拉《大碗岛上的星期日》,还能通过左边无袖上衣懒懒躺在地上的工人与旁边坐着的中产男女士对比,看出在这个巴黎发展最快的郊区之一,阶级区别已不再明顯。

猜你喜欢
凡尔赛宫洛可可巴洛克
《绝代艳后》洛可可风格服饰设计研究
华丽的法式宫苑: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17世纪 洛可可艺术风格 繁复与浪漫
华丽巴洛克/莹润光泽
老佛爷的洛可可迷情
凡尔赛宫助路易十四集权
绝代风华下,一抹洛可可
巴洛克时期的亨德尔
miumiu艳遇巴洛克
艺术与文化重建的人文价值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