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培养阳光学子

2017-06-06 22:39秦岩张顺科
中国德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秦岩?张顺科

: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也正在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新的生长点。吴兴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很有成效,2012年就成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您能否谈谈吴兴区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是如何形成的?具有哪些特色?

沙勇:吴兴区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敢说有多大的优势,但扎扎实实做了一些工作,也形成了一些特色:

一是打牢了厚实的基础。区级层面组建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机构组建、教师配备、场所配置“三个百分百”。学校百分百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小组,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多次组织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和浙江省心理健康辅导教师C证培训;学校百分百配备了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学校百分百建设心理辅导室。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的心理辅导室——“开心小屋”被评为全国优秀心理俱乐部。

二是开展了扎实的工作。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辅导、心理探究“三个全覆盖”。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计划,每两周上一次心理活动课,小学以游戏活动为主,初中以体验活动为主,做到课程全覆盖。通过特色化的集体辅导、主题化小团体辅导、精细化个别辅导,做好学校心理辅导全覆盖。全区中小学都开展了心理探究活动,如心理课题研究、校园心理剧排演、心理辅导校本课程开发等。湖师附小教育集团的《给你我的拥抱》、月河小学教育集团的《涵涵笑了》获全国优秀校园心理剧一等奖,湖州十一中教育集团的心理课程“优化自我”被评为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校本课程,龙泉小学的“男生女生”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三是搭建了互助的平台。我区搭建三个平台,实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一是志愿服务平台。以公开招募、志愿报名、统一选拔的方式,组建了一支以国家心理咨询师、省A证持证教师为主的“心享吴兴”志愿者服务队。这支志愿者服务队管理严密、打卡活动,进城市社区、到乡村文化礼堂,开展公益性咨询、专题性讲座,为各类人群提供无偿心理服务,很受欢迎。二是家校互动平台。中小学的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向全体家长开放;各中小学借助家长会、校讯通等载体,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三是工作交流平臺。为方便工作联系和落实,我区建立了三个交流平台,即“南太湖心灵花园”QQ群、微信公众号和App平台,大家通过这些平台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收获与困惑。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实践中也存在夸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比例的情况。科学理解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工作的前提。请问您如何看待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界定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沙勇: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尚在积累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宽泛,包括:自我类问题,如自卑、自我中心;学习类问题,如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等;情绪类问题,如焦虑、强迫等;此外,还有人际类型问题、行为类型问题以及适应不良等其他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在中小学生中都可能存在,但这些问题是可以预防或通过辅导缓解的。有的轻微心理问题对学习生活甚至还有一定促进作用,如轻微的考试焦虑等。所以,应该科学辩证地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要重视,要关注,要预防,但不能谈虎色变。

心理学界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说法也不少,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提出的标准包括6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社会适应性和行为习惯。我比较认同这种提法,但排序上,把智力发展水平排在心理健康标准的第一位,似乎不是很科学。我以为学生心理健康的3个最重要指标依次是自我认知客观化程度较高、情绪稳定、适应良好。

:能否介绍一下吴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把握哪些原则?

沙勇:吴兴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的,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专门途径主要有:一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课来开展,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心理游戏等。例如:仁皇山小学开辟了“心声电台”,把学生普遍的心理困惑、情绪问题收集起来,利用广播开展团体辅导;东风小学每月一次“心灵驿站”广播讲座。二是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主要通过心理辅导室面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开展,途径有热线电话、心理邮箱(信箱问答)、面询等形式。学校有心理辅导室,周一至周五开展工作,全区有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周末有资深心理辅导老师接听接访。三是心理志愿者走进社区,为社区的孩子和家长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我们认为,一是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二是注重参与和体验,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用科学辅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关注自己的心理体验,这样的辅导才会有效。三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的教育,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当然,关注个别差异非常重要,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

: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程度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策略水平方面,吴兴进行了哪些探索?

沙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师资力量是决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我们通过分类分层培育的方式,不断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辅导技能,并逐步增加专职教师。因吴兴区没有高中和高等学校,专职教师很缺乏,我们三年规划的目标是到2018年,中等规模以上的学校至少配备一位专职教师。

具体做法方面,一是专业培训强素质。分层、分批组织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近两年,组织省心理健康辅导教师C证培训共6期,持证教师续期培训3期,派出参加省A、B证培训的教师84名,与湖州师院合作组织了1次、外派参加了2次国家二级心理师培训,目前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有128名。通过先后送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与当地师范院校合作开办沙盘游戏、焦点技术、房树人心理分析、心灵图卡、危机干预、亲子关系辅导等多种专业培训,有效提升专兼职教师的辅导技能。二是研讨展示提能力。指导中心每月组织“心理工作坊”研习活动,活动定时间、定主题、定主讲人,每学期学习一本书、一个实操技能,例如本学期的学习的书籍是《非暴力沟通》,对亲子沟通的指导非常实用,实操技能是DSM-5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心理高危学生的排查。每年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展示月,组织团辅课展示、心理剧展演、成功案例剖析、专题讲座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今年的展示月时间是4月25日—5月25日,新增了心理剧展评的项目。三是业务评比展风采。每年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三项技能”评比,即活动课案例设计、微型课、专业技能三项。据统计,近三年共有458人次参与了以上评比活动,有力推动了心理健康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吴兴在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方面搭建了哪些平台?

沙勇:除QQ群、微信公众号和App等平台之外,我们正在做以下两项工作:一是组建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启动亲子辅导师资培训。2016年初,在省教科院的支持下,完成第一期亲子辅导培训者培训,培训骨干心理教师40人左右。成立教师心理工作坊,组织“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读书会,并通过技能运用研讨等方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再由这些骨干教师在校内进行第二轮校本化培训,使大多数老师都掌握初步的亲子关系辅导知识,并能在日常教学中与家长沟通运用。二是推广社会心理咨询师驻校咨询辅导模式。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校园开放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城南实验学校等校由社会心理咨询师担任驻校心理师,借助社会专业力量,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帮扶。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大德育的范畴,但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很多教师和家长还不能明确区分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请问:在实践中,应如何看待和把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沙勇:我们教育的目标就是培育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良好品德的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共同为这个目标服务的,都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人和成才都具有重要作用。心育是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是心理健康的人,而道德成长需要道德情感的培育和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校园环境、团体活动都是实施的有效途径,学校和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时如能渗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则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德育为先,心育为源。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学生个体的人生幸福,为了培养身心健康、具有良好道德的阳光少年,培养对社会有责任、对国家有贡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吴兴将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不懈探索。

:通过多年积累和持续工作,吴兴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吴兴在进一步科学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方面,有哪些规划和举措?

沙勇:2015年底,我们召开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暨业务培训会,邀请了北师大、杭师大和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前来讲课指导。会后,我们出台了《吴兴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和《吴兴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6—2018)》,按照“全面普及、巩固提高、研究创新”的工作思路,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明确了在三年内,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规划和主要举措:一是进一步加强师资建设,提升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快心理辅导室建设,促进全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提高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四是进一步重视制度建设,规范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规范学校心理辅导课,加强教学研究,我区将统一选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接下来就在用好教材上好课上下功夫,例如组织教材解读培训活动、开展心理辅导课教学比武、学校心理辅导课调研等。在确保各学校隔周一次的心理辅导课专课专用之外,引导学校开设心理拓展课,例如心理社团活动、心理情景剧场等,基础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相结合,积极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积极开发两套亲子教育课程,促进双向化的亲子沟通能力提升。一套是针对亲子关系测评中发现的问题,从区域层面开发一套用于指导家庭教育的课程,包括教材、教案、课件以及推荐阅读书籍等,供学校在家长学校、亲子活动、家长缤纷课程中选用。另一套是立足学生亲子沟通中的问题,分学段设立指导专题,开发针对学生的拓展课程体系,供心理辅导老师在拓展性课程中选用。

吴兴将按照提升计划以“培育陽光学生、成就幸福教师、打造和谐校园”为目标,创新破难,扎实推进,着力推动吴兴心理健康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责任编辑︱何 蕊

猜你喜欢
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