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宇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重庆 长寿 401220)
粪便钙卫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对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的影响
陈思宇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重庆 长寿 401220)
目的 探讨粪便钙卫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确诊群体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196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15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粪钙卫蛋白及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粪钙卫蛋白水平、TNF-α水平、粪钙卫蛋白阳性率、TNF-α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者粪便钙卫蛋白与TNF-α显著升高,有望作为癌前病变的辅助检测指标,降低漏诊率。
粪便钙卫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近年来调查研究发现群体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并发结肠癌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较高[1]。本研究旨在探讨IBD不典型增生者粪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确诊IBD患者199例。入选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诊治规范的建议,包括临床类型、病情程度、病情分期、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多点取病理组织活检确诊[2]。排除标准:上腹痛、反酸、嗳气、烧心等上消化道症状,合并其他胃和小肠疾患、结直肠肿瘤,严重心、脑、肺、肝、胰、肾基础性疾病、无民事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近1个月内曾应用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质子泵抑制剂者,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孕妇、哺乳期妇女,酗酒者等。病程2月至32年,中位病程6.7年,其中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102例,男53例,女49例,年龄18~72岁[(46.3±10.2)岁],中位年龄47.2岁;克罗恩病(CD)患者94例,男58例,女36例,年龄17~70岁[(38.2± 9.9)岁],中位年龄37.2岁。IBD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15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46例,女40例,年龄19~69岁[(43.5±10.1)岁],中位年龄41.3岁。
1.2 FC与TNF-α检测方法 入选者在进行结肠镜检查前24内留取10~20 g粪便,取100 mg粪便样本,按照重量∶容积(g/m1)=1∶49的比例加入萃取液充分振荡混匀,取2 ml匀浆离心(10000 g×5 min),取上清液-20 ℃冻存备用,用以检测钙卫蛋白[3];同时采用抗凝管抽取静脉血5 ml离心(2000 g×5 min)留取上层血清检测TNF-α。FC、TNF-α的检测均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试剂盒均购自英国Gibco Introvagen 公司,检测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FC、TNF-α水平 观察组F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8,P= 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1.214,P= 0.008);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5,P= 0.01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9.687,P= 0.004),见表1。
2.2 IBD不典型增生者FC、TNF-α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FC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0,P= 0.0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87.924,P= 0.000);TNF-α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1,P= 0.01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0.715,P= 0.000),见表1。
表1 IBD不典型增生者FC、TNF-α水平及阳性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 0.05
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展,生活方式西化,城市中经济生活条件较好的群体IB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IBD是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UC和CD,以慢性病程、反复复发、病因未明、治疗棘手为其特征[5]。IBD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仅有消化道症状,还可有肠外表现[6]。IBD患者常伴发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多发性硬化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疾病[7]。
IBD和结直肠癌之间可能存在的进展关系受到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荷兰多家医院联合调查表明1990~2006年诊断为IBD的患者中,结肠癌者被漏诊或误诊率18%~33%[8]。早期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发现IBD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肿瘤发生模式为正常上皮-过度增生-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9]。
FC是结肠黏膜层中性粒细胞的降解产物。中性粒细胞在IBD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相对于正常人,IBD患者由于结肠黏膜存在大量的活化中性粒细胞,肠黏膜渗透性增加,释放脱落进入肠道的中性粒细胞亦增加,进入肠腔的中性粒细胞引起细胞凋亡,并释放,引起粪便中FC浓度相应升高。因此FC不仅可用于IBD诊断,也可以作为监测IBD活动及复发的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IBD不典型增生者FC水平高于非合并不典型增生者,据此推测FC有望作为监测不典型增生的生化指标,辅助早期诊断癌前病变,弥补黏膜活检钳取可能存在的遗漏,降低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漏诊率。
TNF-α是一种炎症趋向性因子,能够介导免疫炎症反应,激活炎症细胞,参与IBD的发病过程。日本及国内针对中国汉族人群的研究发现UC与TNF-308 A显著相关,提示TNF基因可能是UC的易感基因,并推测TNF-308 A突变可能导致TNF-α活性增强或分泌增多,引起患者体内趋炎性因子与抑炎性因子失衡,产生过度炎性反应,参与UC发生[10]。研究证实从TNF基因的转录、翻译到表达产物的修饰、分泌,从TNF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到细胞启动病理性的免疫反应,对其中的任何环节加以调控,都有可能阻断TNF的生物效应,从而有效延缓克罗恩病肠黏膜的炎症反应[11]。本研究结果表明IBD不典型增生者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合并不典型增生者。
综上所述,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者粪与TNF-α显著升高,有望作为癌前病变的辅助检测指标,降低漏诊率,但是其可靠性有待于更大样本量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1] 杨丽萍,姚咏明,李杰萍,等.STAT3与MAPK蛋白协同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转录活性[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36(8):1003-1011.
[2] 胡芬芳,程智涛,田翔,等.粪钙卫蛋白在IBS与IBD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四川医学,2011,32(11):1791-1792.
[3] 黄旻,聂玲,杨国栋,等.粪便钙卫蛋白在大肠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2):1339-1340.
[4] 沈姞,李俊霞,王化虹,等.粪便钙卫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预测复发的价值[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5):272-276.
[5] 程倬,张文远.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与炎症性肠病中[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6):128-131.
[6] 董辉,张文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1):193-196.
[7] 王坤,宣秀敏,王莲,等.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及钙卫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4,30(3):278-280,283.
[8] 杨卫文,黎莉,谭松,等.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清Chemerin及粪钙卫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贵州医药,2011,35(10):931-932.
[9] 刘文斌,吕愈敏,金珠,等.钙卫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及粪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7(2):179-182.
[10]方卫纲,陆星华.肿瘤坏死因子与克罗恩病[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4):236-238.
[11]张婷,夏敏.TNFSF15基因与克罗恩病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0,30(4):206-209.
R574.62
A
1672-6170(2017)01-0107-02
2015-05-08;
201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