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宏宇,谭 玲*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产科,重庆 404100)
探讨坐式接生在临床中的应用
苏宏宇,谭 玲*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产科,重庆 404100)
目的探讨坐式接生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的自然分娩产妇21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产妇的意愿为依据,将其为仰卧位接生(对照组)和坐式接生(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有产妇102例,试验组有110例,对比两种不同的接生方式下产妇分娩时第二产程需要的时间、出现的剖宫产率、产后发生出血的例数、产妇会阴发生裂伤的例数以及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第二产程所需要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在分娩中出现剖宫产的例数、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例数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发生出血的例数、产妇会阴发生裂伤的例数两方面两组产妇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式接生有利于缩短第二产程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产妇分娩中出现剖宫产的例数以及减少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例数。产妇在生产中也更舒适,值得广范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自然分娩;坐式接生;仰卧位接生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医学电子技术的加入,使得分娩期的管理更规范、合理化,目前我国大力提倡进行产前教育,有以下几种方式,如有计划的家庭接生、陪伴生产、坐式生产及母婴早期接触等等。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和产妇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生产的成功率,本文主要是探讨坐式接生的临床应用个,先具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的自然分娩产妇21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产妇的意愿为依据,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仰卧位接生(对照组)和坐式接生(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有产妇102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3±4.3)岁,平均孕周(38.3±1.5)周。试验组有110例,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5.9±4.63)岁,平均孕周(37.9±1.8)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仰卧位的接生方式进行自然分娩,具体方法略。试验组产妇采用坐式接生的方式进行自然分娩,具体操作为:在基本操作与仰卧位产床助产一样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将产床的角度调整为75°,产妇坐在床上背靠产床,护士将产妇的下肢固定,这样,当产妇宫缩或是增加腹压时,该姿势有助于胎儿头衔接与入盆。待宫口开全时,护士将产床调至45°,这样可以方便助产士对产妇的外阴进行消毒,另外对便铺巾等准备工作也产生一定的便捷。最后,在生产时护士将产床靠背调至4°,可以帮助产妇减轻腹压,保护产妇会阴,避免儿头娩出速度过快。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不同的接生方式下产妇分娩时第二产程需要的时间、出现的剖宫产率、产后发生出血案例数、产妇会阴发生裂伤案例数、新生儿出现窒息的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分析和比较两种不同的接生方式下产妇分娩时第二产程需要的时间、出现的剖宫产率、产后发生出血案例数、产妇会阴发生裂伤案例数、新生儿出现窒息的状况。从本次研究的结果中可知,在第二产程所需要的时间、产妇分娩中出现剖宫产的例数以及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例数方面两组产妇均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产妇第二产程所需要的时间短、产妇分娩中出现剖宫产的例数少以及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例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发生出血的例数、产妇会阴发生裂伤的例数两方面两组产妇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数、产后出血例数、产妇会阴裂伤例数及新生儿窒息数对比
产妇自然分娩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和体位,目前,采用坐式的方式进行分娩会被许多欧美国家的产妇选择,而传统的仰卧位方式则是我国大多数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有研究报道[2],仰卧位方式对产妇的骨盆扩张程度有一定的限制性,该种方式增大了胎头下降的阻力,因此,胎儿窘迫的情况极容易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3],仰卧位的分娩方式可能对于新生儿的出胎及维持生命有害,应禁止在临床上采取该方法,相反,采用坐式分娩的方式不但可以增加产妇分娩时的舒适感,帮助产妇顺利分娩,还能降低产妇生产过程的疼痛。本次对比试验所得结果说明:坐式接生有利于缩短第二产程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产妇分娩中出现剖宫产的例数以及减少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例数。产妇在生产中也更舒适,值得广范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池琳琳,张珊珊,等.坐式分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4,14(1):56-58.
[2] 刘淑青,王 勇.体位护理在产妇待产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3):34-35.
[3] 周肖郁,叶小青,黎佩兴,等.坐位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13):1164-1165.
本文编辑:刘欣悦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seated delivered in clinical
SU Hong-yu,TAN Li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ral hospital obstetrics,Chongqing 404100,China)
R473.71
B【文献标识码】ISSN.2095-8803.2017.03.127.02
苏宏宇(1987.8-),女,护师,大本学历,研究方向:护理及助产
谭玲(1967.8-)女,本科,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产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助产及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