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玲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指导方法,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特殊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因此,教师的引导在幼儿游戏的开展中顯得十分重要,它决定着幼儿游戏的开展,教师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不应该是知识的输出教育者,而是应提供舞台,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指出方向与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老师,扮演好支持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那么怎样才能让区域游戏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呢?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实施支持与指导:
一、教师是区域游戏的策划者
1.教师是区域的建立者。在各区域的设计中,教师对各类活动区的功能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准确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水平和需要,在尽量满足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动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设计了艺术区、音乐区、动手区、语言区、科学区这五个基础区,随着区域的不断深入,不时地从幼儿对于区域的安排、区域环境的反映中,调整空间的划分和区域的设置。
2.教师是区域空间的设计者。游戏空间的大小、密度及游戏场地的结构特征等,对儿童游戏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游戏前教师要考虑空间是否有利于儿童各类游戏的开展。足够的空间可以使儿童在游戏时玩得尽兴,而狭窄的空间会使儿童产生紧张、压抑的情绪,且容易引起儿童因相互间的碰撞而产生纠纷。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教师要注重体现三性。一是亲近性:各区橱柜的高度、所有的工具和设施都是按照幼儿的比例设计的,这些都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环境,“是我们的空间”。二是分隔性:为了减少不同活动区在幼儿之间的互相影响,使他们尽可能地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比如将动静区进行分开布置等等。
二、教师是活动的资源专家
材料准备对儿童游戏有着极大的影响,是教师指导游戏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提供,将教育意图及教师期望儿童达到的行为,通过材料来展现给儿童。准备游戏材料,也是儿童参与游戏的第一步,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儿童游戏的愿望,而且能提供锻炼儿童能力的机会,省去了教师花大量时间为儿童制作精美玩具的不必要劳动。游戏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儿童游戏的质量。儿童只有在充足的时间里,才能去寻找伙伴,选择角色,计划游戏的情节等。如果时间过短,儿童不仅玩不出高品质的游戏,而且会慢慢放弃要玩的游戏内容。
1.尊重幼儿的身心特质,多维度提供材料。所谓“多维度”即指为幼儿多种活动内容所提供的材料应尽量显示其多种特性:
(1)丰富性。即在各个区域内提供足量的材料和玩具,以保证幼儿在其中快乐地活动。
(2)自然性。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活动是幼儿一种亲近大自然的表现,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如积木、沙石、树叶、水、黏土等,它们没有固定的使用方法,可被用于多种活动区,且能按照个人意图作灵活变通。
(3)动态性。在区域中应随着活动进程的变化而不断增添新的活动材料,不可一劳永逸,应根据观察到的幼儿活动现象灵活调整,要常换常新。
2.鼓励幼儿共同参与活动材料的准备。活动材料的来源是多元的,可以是购买的玩具,也可以是教师自制的材料。
三、教师是游戏活动的多重指导者
1.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是一位关注者。如:在角色区游戏时小朋友们都在争抢表演角色,不肯做出让步,僵持不下,使得游戏无法进行的时候,教师可以介入,帮助幼儿想办法,可以增加角色、替换角色等让幼儿顺利将游戏开展下去。
2.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教师是一位协调者。如:在建构区游戏时,一位幼儿不小心把另一名幼儿建造的建筑绊倒了,使得造房子的幼儿很生气,都哭了起来,绊倒建筑的幼儿解释说自己不是故意的。但是造房子的幼儿并不听同伴解释,还在哭。这时候教师可以介入安慰哭的幼儿,今天发生了意外,来了一场地震,把房子震塌了,现在地震过去了,请两位小朋友互相帮忙重新建造一座房子,相信新造的房子肯定比原来的更好看。
3.当游戏无法深入时,教师是一位支持者。比如在益智区进行游戏时,对于新提供的图形卡片幼儿不能正确地按照规律进行排序,这时候教师可以介入,帮助幼儿弄清游戏要求,帮助幼儿正确操作。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明确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特征,灵活呈现教师角色身份使自己从活动的前台走到后台,从一个主观意识极度浓厚的引领者转变成一个尊重幼儿自主意愿,积极促进幼儿按自己的步调发展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认识到教师的支持和引导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价值,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表现行为,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与引导,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