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的发展,去年11月,青岛市委决定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推进大数据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并整合设立大数据发展促进局,形成了大数据、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五位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一、深入推进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打造电子政务“青岛模式”。青岛市一直致力于电子政务的建设、应用、发展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开放,高度重视集中统一的电子政务和大数据体系建设,建立了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的“四统一分”管理体制,构建了由6个基础平台、8个应用服务平台、6个功能中心组织的“686”核心技术体系,形成了低成本建设,大规模应用,高度集约化的青岛模式:
一是积极推动青岛市政务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强化全市电子政务统筹整合,提高资源集中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大规模拓展深化政务信息化应用为目标,应用主流服务商,建设运营政府采购服务模式,建成了国内领先的政务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成为国内第一个“两地四中心”的地方政务云,和第一个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同时服务的地方政务云。
二是政务大数据走向共享开放。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政务大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开放,梳理形成人口、法人、政务地理信息、公共信用政府开放数据等信息资源目录,中央数据库累计存量信息达2.9亿条。基本建成统一高校、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数据资源体系。2017年1月,我市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为首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是唯一入选的计划单列城市。
三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突破性进展。2016年我市承担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五省一市试点示范工作,是试点中唯一的城市,同时承担了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惠民试点任务和山东省省级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试点任务。通过建设全市统一的网上便民服务大厅和微信、淘宝、支付宝、青岛新闻网等互联网窗口提供政务服务,政府网上办事服务率达到70%。2016年10月,青岛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成果获得国务院领导肯定性批示。
四是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网站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内容体系建设,青岛政务网累计主动公开信息12.3万余条,网上行政处罚大厅公示全市行政处罚信息7300多项。促进依法依规办理,通過创新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庭审旁听制度等多种方式,指导办理答复信息公开申请8400余件,畅通互动平台及回应社会关切,2016年组织网络在线问政3500余场次,解答网民问题11万个,青岛政务网在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8次名列副省级和地市城市第一名。
二、形成“政产学研用资”多方合力,统筹推进大数据发展。青岛市大数据发展促进局成立以来,多方位调动全市“政产学研用资”力量,积极推动全市大数据工作开展,打开了新的工作局面,实现了大数据促进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是做好大数据发展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已于市十六届人民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于近期印发实施。“十三五”期间,青岛市确定了建设与宜居幸福创新性国际城市战略相适应,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数据集散服务中心、研发创新中心、应用引领中心和产业聚集高地,及“三中心一高地”的大数据发展总体目标,提出了开展城市资源数据化、数据融合增值化、政府治理智慧化、民生服务便捷化、海洋经略科技化、产业转型创新化和环境营造多元化7大工程、23项示范应用。
二是推动大数据交易中心落户我市。立足青岛、辐射山东、覆盖全国,建设山东省内目前最大的大数据汇集、交易及运营中心,和大数据清洗建模基地。大数据交易中心启用后,将面向社会提供数据全流程服务,充分释放数据潜在价值,形成大数据产业链和生态圈。
三是积极增创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我们积极增创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以“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为主题,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工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示范基地,打造全国互联网工业转型升级先行区、工业大数据应用创新高地、智能制造推广实验区、打造“1+5+N”工业服务模式,即1个核心区—西海岸新区,5种新业态—网络协同、智能生产、个性定制、智慧运维、跨界融合,N个细分产业—家电电子、纺织服装、橡胶轮胎、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领域进行多点示范。
四是组织成立大数据发展促进会。促进会聚集了全市有关大数据方面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投创资金等资源,基本形成“政产学研用资”协调发展体系框架。
三、统筹融合,开启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协同发展新航程。一是以顶层设计为引领,推进大数据工作全面开花;二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大数据取得新成果;三是积极探索科学路径,推动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取得新突破,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政务公开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