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洋
上初一的时候,清明节,我回了趟老家。
那是我记忆中第二次扫墓,要爬高高低低、连绵起伏的小山,弄得体弱的我上气不接下气,因此下午我只好呆在家里。恰好院子里有一些黄花梨树苗等着与大地“亲密接触”,于是,我就和伯娘一起,找了一块地种树。
我们每人拿了一顶草帽,像模像样地戴在头上。顿时,一股农民伯伯种田的干劲儿冲上心头。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提着树苗,大摇大摆地向那块地进发。
伯娘手握锄头,身体微微后仰,又重重地锄下。而我呢,举着铲子,拖着竹篓,蹦蹦跳跳地跑到河灘边去挖土。那里的土最肥沃、最湿润,非常有利于树木的生长。此时正是下午三点,强烈的阳光开始消散,环绕着太阳的云朵被染成了金黄色,大地也穿上金色的衣裳。静静的西江河倒映着太阳的影子,一艘渔船缓缓地驶过,不时发出“呜呜”的汽笛声。静静的山,静静的河,勾勒出一幅奇幻无比的水墨画。
篓里的土装满了,我便丢了铲子,提着篓子飞奔回去。此时,伯娘早已挖好了一个小坑,站在那里喘气。我立马挑了一棵树苗,立在坑的中间。伯娘撒下一些化肥,我便把那篓土“呼”的一声倒进坑内。伯娘用锄头把挖出来的土堆回坑里去,我就在上面跳来跳去,使劲儿踩。这样,一棵树就种好了。
接下来,我们不断地重复刚才的过程,共种下了六棵树。最后,捌门实在是挖不动了,于是俩人并排坐下来,面朝夕阳。此时的西江河仍是那么静,水依然是那么清澈。四月的清风拂过,岸边的芦苇齐刷刷地弯下了腰。红中带黄的太阳正缓缓落下,云朵的金色也愈染愈多,染出了一条金色的丝带。我们静静地望着这六棵黄花梨树苗——这是我们辛苦栽种的,我们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片绿,这土壤中可有我们的汗水啊!
从那天起,每逢有人回老家,我都会让他代我看看那些黄花梨,看看它们是否还立在那里、生长情况怎么样。每一次探访的结果都是一切安然无恙。可一年中,大大小小的风雨不计其数,脆弱的黄花梨经受不住袭击,在一次风雨之后纷纷倒下。奶奶赶紧找来几个人,砍了几根粗的竹子,拿绳子绑住,使其固定,黄花梨又立起来了。奶奶仿佛早已揣摩出我的心思,只要树不稳了,她就会立即找人固定它们。
黄花梨承载着我的爱和关怀,虽然我和它们之间相隔三百公里,但爱是没有距离的。留住那些黄花梨,也留住了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往事的回忆。
(指导教师 陈剑华)
(责任编辑 李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