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宇同
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 《摔跤吧!爸爸》为我们揭开了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印度传统泥地摔跤神秘面纱的一角。泥地摔跤,印度称为古什蒂,已经在南亚半岛存在了三千年,印度两大著名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对古什蒂都有记载。
训练场到处有猴神画像
古什蒂是属于猴神哈奴曼的运动。古什蒂的跤场和训练场到处都能看到哈奴曼的画像;摔跤手们在比赛前后都会向哈奴曼致敬;摔跤手平时训练力量时会用到一根大木棒,这棒子就是哈奴曼的武器;摔跤手也会像哈奴曼一样奉行独身主义和严苛自律的生活……
据说猴神哈奴曼是孙悟空的原型,在印度史诗中哈奴曼是罗摩神最忠实的仆人,他手持一根像锤子样的大棒,身上涂满朱砂,他力大无穷而又无所畏惧,是罗摩神的主要战将,并且哈奴曼从不近女色。在当代印度,哈奴曼依然是最受人崇敬的神灵之一,他是忠诚、力量和无畏的代名词,这些可贵的品质正是一名古什蒂摔跤手所追求的。
据考证,古什蒂是莫卧儿王朝时期传自波斯的摔跤运动与印度当地传统摔跤相结合的产物。与现代自由式摔跤追求速度和技巧不同,古什蒂选手的对决更加注重绝对的力量和耐力。与现代摔跤比赛时间只有两三分钟不同,古什蒂摔跤比赛可以长达25分钟。相传,莫卧儿王朝的开国君主巴布尔就是一名出色的古什蒂摔跤手,他能两臂各夹着一名成人行走。
古什蒂在莫卧儿时期和英国殖民时期曾经非常兴盛,近年来却有些式微。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印度运动员斩获的摔跤奖牌又给这项古老的运动注入新的活力,人们希望更多优秀的古什蒂摔跤手能够成功转型成为垫上摔跤运动员,走上奥运赛场为国争光,正如电影中马哈维亚·辛格所做的那样。
主要流行于农村地区
古什蒂主要流行于印度农村地区,如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展示的一样,在村子里会有泥地摔跤场和训练摔跤手的私人学校。一般的泥地跤场是由红土掺上姜黄粉、酸奶、酥油以及玫瑰水填成的,闻着有些怪异的香气。摔跤手们多是来自附近的农村,但在一些有名气的摔跤学校,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男孩来学习摔跤,他们的吃住全部都在学校,年龄在7岁至20多岁间。这里虽然叫做学校,但学员们并不学文化课,他们每天主要的任务就是训练,然后跟着师傅祈祷,要说学习的话也仅限于简单的基本印度教教义和宣扬哈奴曼战斗精神的书。
跤场的师傅既是教练也担当着父亲的角色。一间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摔跤手们就像兄弟,他们同吃同住同训练,日常生活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清苦,除了几身衣服别无他物。睡觉时在一起打地铺。每天早上天不亮摔跤手们就要起床,先在跤场进行祈祷仪式——向哈奴曼神祈祷,然后就开始训练,包括长跑、举重、超过五百个俯卧撑等等。许多跤场都是在早上5点就开始进行早课,这也正是电影中父亲开始训练女儿们的时间。
要让青少年们进行如此大运动量的体力活动,营养必须要跟得上。他们的食品和饮品都是有特殊要求的。电影中,一些摔跤手们在场上训练,有几个摔跤手就在场边用类似蒜臼子的东西在捣着什么,这是杏仁和豆蔻籽。还有一杯杯像牛奶一样的东西,这是特制的印度酸奶——拉西。
此外,摔跤手们严禁烟酒,也从不近女色。这不仅仅是从体力的角度考虑,而更是为了从宗教上保持纯洁的生活。因为古什蒂这项运动不仅仅是一个运动项目,更是一种宗教形式,一种接近神灵的宗教修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电影中,传统的古什蒂业内人士那么难以接受马哈维亚的女儿们参与这项运动了。
优秀摔跤手受人崇敬
从印度传统来看,古什蒂是神的运动,是勇敢者的运动。古时候,各个土邦国之间会经常组织古什蒂赛事,优秀的摔跤手们代表各自的国王出战,为了国王和自己的荣誉、当然也为了丰厚的奖金而战。有时候,王国之间、村子之间或家族之间有了难以解决的争端,也会以古什蒂赌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摔跤手有着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因为首先从精神上,他们过着接近神灵的苦修式的生活,依照印度人越受苦越受崇敬的特点,人们会非常尊重他们;其次在体质上,他们的力量和勇气超乎常人,这在农耕社会尤其受人崇拜;再次在经济上,古什蒂比赛的奖金一般从几百卢比到上万卢比不等,赢得一场比赛的奖金可能就超过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
有名气的摔跤手更是受人崇敬。印度摔跤世界冠军、传奇人物达拉·辛格的成功就给予后来者很大鼓舞,他不仅是优秀的运动员,后来还成为演员和政治家。身高1米88、体重近130公斤的达拉·辛格曾在多部电影中饰演哈奴曼神,从政后还当选为印度国家上议院议员。
即使达不到达拉·辛格的高度,成为优秀运动员、拿到冠军依然对摔跤手的前程很重要。像铁路和警察等部门,对优秀摔跤手都有预留名额的职位,这种政府工作对退役的摔跤手来说很有吸引力。电影中,马哈维亚在放弃摔跤后就是在哈里亚纳邦当地的电力委员会谋了一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