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材料绘画语言探索

2017-06-05 15:23云宇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关键词:水彩画水性颜料

云宇峰(内蒙古大学 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水性材料绘画语言探索

云宇峰(内蒙古大学 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水性材料作为最为广泛的绘画材料,在美术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以水性坦培拉和水彩画为典型范例的水性材料语言在视觉审美上具有自身特点,本文将其归纳为:柔性光泽的美感,多种材质兼容的丰富性特质,透明性与精致度等三个方面的审美特质。综合性材料绘画的出现,画种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置身现代绘画语境下,散发着古老韵味的水性材料绘画,自然会面临新的艺术手段和新观念的冲击,将承载着足够包容的当代性含义。同时,对自身绘画语系的准确定位,具有现实的紧迫感。

水性材料;坦培拉;美学特质;材料语汇;当代性

一、水性材料绘画的历史演变

1.水性材料绘画的起源

图1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中的岩画野牛旧石器时代

早在人类的史前文明时期,古代人类就学会用矿石颜料、树脂调和水,来记载和描绘生活。位于西班牙北部的坎塔布连山区的阿尔塔米拉洞窟(Altamira)中发现大量壁画,那些一万多年前的远古人能在石头上画出那么惟妙惟肖的动物,且画面至今仍保持着艳丽色彩,令人惊叹。最具代表的西伯利亚野牛图(也称草原野牛),壁画创作者用木炭、赭色和赤铁矿来绘画,通过水对颜料的稀释来产生强度变化和明暗对比。他们还利用洞壁的自然轮廓使绘画产生立体效果。洞窟壁画以天然的矿物材料作为绘画颜料,色彩保持鲜艳长久不褪色。位于法国西南部道尔多尼州的拉斯科洞窟中的壁画,距今约15000年左右,规模庞大,蔚为壮观。这些绘画包括黄色、红色、棕色和黑色等多种颜色。在洞窟内,还发现专门的作画工具,包括木炭、颜料以及雕刻的工具等。埃及尼罗河沿岸的早期人类,用一种纤维质植物纸莎草,制作成卷轴,在上面写字作画,之后做成书卷。并使用以矿物原料或自然材质作为色彩颜料作画。土黄色、赭色取之于泥土;红色取自朱砂类的矿物;石青作为蓝色,石绿作为绿色,土黄,虫胶作为橙色;黑色以柳木炭制作,白色则用白垩。用阿拉伯树胶加蛋白与这些色料都调和,用水来做稀释后使用。以及后来的波斯的细密画,拜占庭壁画,中世纪手抄本插画等均是水性材料绘画。

2.坦培拉绘画技法的兴盛

盛行于14到16世纪欧洲的坦培拉绘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技法,用蛋黄或蛋清调和颜料作画,多画在敷有石膏表面的画板上,又称蛋彩画。蛋彩画制作技法复杂,多为透明颜料,绘画材料稳定,保持时间长久。运用蛋彩技法绘制的壁画称为湿壁画。蛋彩画制作一般遵循由浅到深,由明到暗的方法,上色多采用层层罩染或小笔点绘的方法完成。传统坦培拉绘画分油性坦培拉和水性坦培拉俩种,以水性坦培拉的一种配方为例,来分析坦培拉技法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做底子,绘制,后期处理等三个阶段。从打底制作到绘制每一个过程都对材料的调制和使用有着很精细的要求。首先,木板作为坦培拉绘画理想的底材,选择良好的木料十分重要,欧洲各国使用的树种各有区别,意大利使用白杨和柏树木料,德国多用松木、冷杉和椴木等木料,北欧以柞树木料为主,而这些不易变形的树种在我国一些地区也都可以找得到,使用时需要选择干燥一年以上完全风干的木料。画布的选择一般以细麻布或棉布为主。将画布裱在光滑表面的木板上,裱之前将布浸水后再晾干,避免以后画布伸缩变形。再配以动物胶或明胶加石膏粉拌一定比例的水,在裱好的画布上刷底料。打底的过程就是相对复杂繁琐的过程,对每一环节中使用的材料都有选择和要求。底板做好后,在乳液配制时要选择新鲜的鸡蛋,进行蛋清分离后,加入蒸馏水均匀搅拌,水性乳液配制完成后应注意及时保鲜,腐败变质的乳液黏着力很差,是不可以使用的,盛放乳液的容器也要求十分洁净。接下来,开始调色绘制,每一层着色的水分比例都有相对严格的规定,第一层多以“小湖”画法着色的乳液中,蛋清和水的配比是1比9;第二层及背景描绘时的乳液配比变为1比6;第三层则为1比3;第四层则需相对黏稠的乳液。与此同时,作画过程中对颜料的使用和用笔的选择也有要求,在此不做详细列举。最后的抛光过程一般使用宝石材料为工具,且抛光工具要求四周圆润无棱角。欧洲中世纪圣像画的制作,最后抛光前,一般还要在画面的局部做鎏金和贴金箔的制作工序,使画面效果光泽焕发,色调辉煌。波提切利的蛋彩画《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重要的代表作品。作品运用坦培拉技法描绘了罗马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与众多女神在春天相聚的梦幻场景,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美的追求和爱的觉醒是这一作品的主题。坦培拉绘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取得了辉煌成就,直到16世纪后,逐渐被油画取代。

图2 桑德罗·波提切利(意大利)《春》坦培拉 15世纪

3.中国画与水彩画的材料范畴

中国的绘画发端于七千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渐而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和墨,以及天然矿物质颜料。从早期的寺庙壁画和墓室壁画到秦汉的画像砖和画像石,再到汉代帛画以及后来的宣纸作画,一直是以水性材料为基础而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国画从绘画材料属性上看是地地道道的水性材料语言。然而,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绘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又不能单纯限定于水性材料绘画范畴。“意在笔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受时空和实际景象的限制,而强调精神的传递。建构了独具特色的绘画理论,不仅使中国画具有独特魄力,而且形成独具特色的绘画语系和材料语系。

18、19世纪欧洲水彩画兴起,到19世纪末,在英国取得巨大繁荣,形成自身比较完备的语言体系。作为典型的水性材料绘画形式,水彩画在纸张上作画,以水为媒介稀释水彩颜料为作画方式。通常有透明水彩及不透明水彩两大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绘画材料层出不穷,常见的水性绘画材料,如水粉色、雅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以及岩彩、各种矿物颜料和胶质材料(如宾卡斯乳液)等等,都属于水性材料的范围。时至今日,水彩画已经成为水性材料绘画最具代表的绘画种类之一。

二、水性材料绘画的美学特质

1.柔性光泽的美感

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离不开的绘画材料的运用,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是承载艺术语言的工具,绘画材料的特性往往会左右艺术家的创作手段和最终效果。到目前为止,画种的区分仍是以作画的材料来划分的。水性材料语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审美特点和历史价值,水性材质所呈现的特有的光泽和美感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审美因素。首先,以水性坦培拉绘画为例,对比油性材料的光泽度,由于水性材料对光的折射率低,光感柔和,这种柔和、自然的光泽给人产生一种温婉的、朴素的视觉美感。其次,水性材料以水调和,若采用多层罩染制作,画面不会像油画的直接画法那样,色彩表面会有明显的肌理厚度和油亮感。而在色彩上容易呈现一种轻如蝉翼般淡雅的视觉感受。第三,相对油性材料虽然在光泽、质感、色彩饱和度、强烈度等方面有所不及,但由于水性材料可叠加性和速干性特点,其厚重感毫不逊色,表现能力上既可以朴实淡雅,又可以厚重明快,塑造物体之感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2.多种材质兼容的丰富性

作为绘画创作语汇,水性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已经在画面上呈现了丰富的视觉特性。同一件作品,如果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触发人们不同的情感共鸣以及审美感受。随着绘画材料不断地推陈发展,水性材料可在纸上、画布和木板等等作为底面材料上作画。色彩以水为媒介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各种可能涂色的底面材料上,根据底面吸水性能的强弱控制水分的多少,相对油性材料,较少的受到画材稳定性因素的影响。另外,水性材料与各种底面材料的结合度也比较稳定,被水调和后的颜料,质地比较朴素、自然,在视觉上呈现的色感层次也更丰富。由于水的性能柔和,溶解范畴较宽,对材质的兼容性更强,可具备综合多种材质的可能。早在欧洲中世纪的拜占庭艺术时期的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等艺术中,出于对装饰的需要,作品中多结合金线或银线勾勒,包括马赛克装饰画和哥特式建筑的玫瑰窗玻璃装饰等,很多都是运用水性矿物质材料结合各种胶水、油质溶液等在墙面、木板、陶瓷、玻璃等一切可能作画的材质上作画。多种材质的运用使绘画发挥最大的语言张力,画家可根据画面主题的需要,表现出明丽、绚烂,厚重、淡雅、细腻、斑驳……种种效果。

图3 巴尔蒂斯(法国)《卡佳读书》蛋彩1976年

由于对材料选择的不同,绘画逐渐分科和细化。与此同时,水彩画、综合材料绘画的繁荣和兴起,都极大地推动了水性材料范畴的包容度和广度。对工具材料的兼容性早已超出我们的想象,甚至模糊了画种的边界。中国画传统的绘画材料墨,常常被借鉴到水彩画或其他画种当中,像木炭棒、色粉等固体材料也会运用到水性材料绘画中。也极大地拓宽了绘画语言的丰富性。

3.透明性与精致度

水性绘画材料多以矿物质颜料研磨而成。随着研磨技术的飞速进步,颜料研磨颗粒越来越细腻,通过水的稀释、调和,颜色的透明度也特别突出。无论是水彩还是其他水性绘画颜料的透明度都大大提高了,且色彩稳定,呈色细腻。视觉上更加清新、透明,直观上减弱了绘画作品的物质性因素,而令人直达精神性层面的视觉感受。从坦培拉蛋彩画开始层层罩染和叠加的绘制技巧成为风尚,使得水性材料的绘画具备长期深入,反复刻画的能力和技巧,既可以驾驭较长期精细的绘画作品,也可表现轻松、简约的小作品。因此,水性材料绘画长期成为插画艺术、应用美术设计和手绘艺术等的主要工具。美国画家怀斯的作品很多运用蛋胶粉、干笔,即用未稀释的水彩颜料来作画,一笔笔地涂上去,层层添加的方法,他的作品往往创作出一种逼真的幻想现实,伤感的审美情调。他说:“我用蛋彩画颜料作画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很固定的媒介,可使笔触细致,不致杂乱,表达我本来的个性。”[1]怀斯的作品《白日梦》,运用蛋彩画技法表现了真实唯美的画面,描写细腻、逼真,充分发挥了水性坦培拉技法惊人的表现力和精致度。

图4 安德鲁·怀斯(美国)《白日梦》蛋彩 1980年

三、现代水性材料绘画语言的学术鉴定

1.绘画材料的当代性解读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图像手段远不止绘画这一单一形式,照相、电影、电视以及电脑技术纷至沓来,相形之下,手工绘画显得势单力薄。现代主义为了赋予绘画以独立的生命,做出积极具体的行动,排除文学性的叙事和状物,同时反对作政治上的直接服务,艺术的目的更加纯粹,逐步向“形而上主义”靠拢。

我们知道,物体材质的属性就是物质表象最直观的真实,材料自身的色彩、肌理、量感通过人的初级感官会给人造成一定的触感,即所谓的“初级心理感受”,随着这种感受的逐渐积累和转化,逐步上升到审美的高度。欧洲艺术大师博伊斯就是材料革命的先行者,他运用各种材质创作艺术作品,摆脱具象形态的约束,纯粹的利用材料质感和组织构图表达情感,为材料语言的研究开辟新的天地。作为水性材料的绘画手段,由于基础材料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较强的特性,对表现物象真实性和现代性的审美表达提供更多可能。实验性美术的水性材料包罗万象,水彩、水墨、岩彩、中国画颜色等传统矿物颜料;水粉、雅克力材料、油彩、汽油、松香水、留白液等等化工原料制成的绘画材料;木炭、砂石等自然物质;以及工业产品、塑料制品以及生活用品和生活垃圾……统统可以放进画布。极大地拓展了材料语言的认知度,也挑战着人们对架上绘画范畴的承受力,模糊了画种的界限。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安塞姆•基弗是博伊斯的学生。他大量运用油彩、钢铁、铅、灰烬、感光乳剂、石头、树叶等综合材料作画。从绘画材料角度,已经很难准确评判他是一位什么画种的画家。基弗的作品风格充满象征意义,结合抽象和具象,幻觉和物质性,创造了一种深刻而充满想象的图景。综合材料绘画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打破了固有的画材概念,拓宽人们对架上绘画的全新理解。我们无法准确鉴定它是油性还是水性,因为它对材料的涉猎面早已超出对传统绘画种类的认定。相比油性材料和综合材料的概念认定,水性绘画材料同样极具包容性和广泛性,围绕着“水”这一媒介属性进行自在、任性的表达与思考,从而揭示绘画艺术多元化语汇的当代性含义。

2.水性绘画材料语汇不断拓展的现实意义

西方绘画世界,从文艺复兴前开始,由水性材料的主导地位逐步被油性绘画材料取代。作为架上绘画主角地位的油画,经历过艺术流派纷呈,风格样式蓬勃汹涌的大繁荣时代,画家们几乎穷尽了绘画材料范畴内的各种技术手段,绘画的再现性功能几乎走向极致。直到19世纪,照相技术的诞生,才迅速动摇了它的主导地位。经历了现代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新型视觉传媒业包括电影业、电视业……的巨大发展,也强烈地冲击了架上绘画的走向和定位。长期以来,以水彩画和水性坦培拉绘画为主角的水性材料绘画,由于其长期被边缘化的境地,在材料的革新和发展方面,几乎处于半停滞状态,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相反,由于材料的滞后,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无论从艺术家参与的规模到社会影响力都无法与油画、版画等比肩。水性材料、媒介的运用和生产层面仍处于以往相对古老、单一的水平,水性材料的特点和优势并未得到充分挖掘,绘画语言和形式的多样性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约束。

在我国,由于审美观念的差异和绘画材料特点的不同,中国画一直遵循着自己发展的脉络,形成与西方世界对比鲜明的绘画语系。围绕水、墨、矿物颜料、毛笔、宣纸及绢等材料的使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变化,材料的制作工艺和生产水平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国绘画在审美取向和表达意识上开始寻求新的变化,求新、求变的愿望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对绘画材料的研究也提出新的要求。林风眠曾对中国画的发展革新提出过自己的主张:“对于绘画的原料、技法、方法应有绝对的改进,俾不再有束缚或限制自由描写的倾向。”[2]他还呼吁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在各种材料和工具上试一试……”。[2]

世界各地范围内的装饰性绘画、蒙古画、浮世绘等等运用水性材料制作的绘画,受材料和传统理念的限制,均面临着被边缘和难以突破的困境,深陷既要保留传统又想寻求革新的尴尬。

英国于17世纪兴起水彩画,经历了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鼎盛与辉煌,水彩画一度成为皇家贵族追捧的时尚。它清新、透明的艺术效果常常给人带来轻松、灵动的审美感受。然而,由于当时水彩画材料覆盖力弱,面对当时以写实绘画为主导的状况,相对单一的表现能力很难与油画和版画相抗衡,无法改变作为油画的附庸地位。水彩画传入中国近百年,得到蓬勃发展,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不可忽视的艺术力量。即便如此,无论从绘画材料到技术手段都无法摆脱欧洲传统表达方式的影响,绘画的理念和表现技法或多或少的受到材料的制约。一流的画材几乎全面依赖进口,国内自主研发或合资生产的纸张、颜料都还无法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因此,作为当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性材料绘画之一的水彩画,要想彻底摆脱小画种地位,与油画、中国画等主流画种相抗衡,不光要在绘画理念和技法表现上下工夫,首先要从材料方面寻求突破,多做绘画材料创新和开发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应对水性材料的绘画语言范畴予以理论支撑和学术鉴定。

结 语

美术史上每一次重大的跨越都伴随着绘画材料的变革。水性材料绘画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古老的绘画范畴,经历过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新材料、新技法的不断孕育和产生,逐渐分离出各具特色的绘画类别,并形成各自发展的脉络。而今,散发着古老气息的坦培拉绘画承载着历史的辉煌和典雅的韵味。有着数百年发展历史的水彩画,其纯粹的水性魅力,清新、透明、轻快的视觉语言越来越受世人青睐,成为目前最具代表的水性材料绘画之一。由于材料特点的进一步细化,水彩画又包括透明水彩和不透明水彩,相对单一的透明性水彩,不透明水彩颜料的范围要丰富得多,多种绘画材料的结合使用总会产生更加丰富的色彩魅力和表现语言。因此,包括综合材料绘画在内的水性材料绘画语言,理应顺应时代,探索其极具时代感和当代性的审美内涵,同时焕发全新的艺术活力。

[1]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怀斯[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08.

(责任编辑:梁 田)

J212

A

1008-9675(2017)02-0166-04

2016-12-20

云宇峰(1976-),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水彩画。

猜你喜欢
水彩画水性颜料
打翻了颜料瓶
在颜料中乘风破浪
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水性与常性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强疏水性PDMS/PVDF微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颜料抹在了脸上
不同解冻方法对鸡肉保水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