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促进通信工程专业建设探讨

2017-06-05 14:19:52刘紫燕张达敏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年9期
关键词:贵州省评估专业

刘紫燕 张达敏 陈 静 王 旭

1.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2.贵州省公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550025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促进通信工程专业建设探讨

刘紫燕1,2张达敏1陈 静1王 旭1

1.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2.贵州省公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550025

科学设计和准确把握审核评估思想是做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的关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中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贵州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通信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适应度、保障度、满意度、有效度四方面讨论了该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总结其办学特色,分析了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摘 要:审核评估;本科教学;专业建设;专业特色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变化,使高等教育的数量不断扩大,而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亦不断提高,他们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的数量和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于是,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拉开了高校审核评估工作的帷幕。审核评估是教育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审核评估评价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效果等,从而使高校人才培养多样化[1]。

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中对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新要求。要顺利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建设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乃是开展所有工作的前提[2]。本文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中的评价指标,以我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实例进行分析与探讨。

1 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1 审核评估

审核的概念来源于财务审计, 1976年美国将审核引入高等教育,逐渐被全世界认可并形成对院校进行评估的方式,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模式有认证模式、选优模式和审核模式。审核评估可视为评估机构审查和评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性、满意性[3]。换而言之,审核评估是考察高等学校的“四个适应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4]。国家不设定统一评估标准,被评估高校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审核是否达到自身设定的目标,其目的在于引导高校建立自律机制,强化自我改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1.2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我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1”个一级指标审核项目、14个二级指标审核要素以及36个观测点共3个层次的内容,分别从生源情况、培养模式、教学资源、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保障、培养效果和专业特色等方面对本科专业进行审核与评价。该指标体系参见图1所示。

图1 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本科审核评估分析

我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下设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本文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进行探讨。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1999年,2014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被列为贵州省重点学科,是贵州省唯一拥有该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的学科。自2014年起,我校使用“电子信息专业”大类招生,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根据分流机制对学生进行分流,通信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大类其中一个专业。本文将从前述的适应度、保障度、满意度以及有效度等四方面展开阐述。

2.1 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通信工程专业定位为扎根贵州、立足西南、面向全国,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信息领域发展需要,具备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通信工程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应用设计开发能力,富有合作与竞争精神、创新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能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规划、运营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总体而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和学院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吻合,适应了国家、贵州省“以大数据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但是仍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改革创新力度与定位还有一定距离、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措施落实力度不足等问题。此外,通信工程专业拟参加工程教育认证,但是现阶段与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存在差距。目前的教学体系“重专业知识,轻松能素质教育”,具体体现为学生表达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道德理性能力、认知、情感和社会化能力偏弱,这也是现有的教学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

通信工程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9名,副高以上职称11人;学历结构方面具有博士学位的为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1人。为本科教学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由于贵州大学地处西部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存在较大困难,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进修培训时间偏少,业务能力提升缓慢,职称晋升较为缓慢。与此同时,由于岗位考核压力大致使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资源方面建设有基础教学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教学设施能满足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由于实验运行经费不足、实验室人员偏少等问题,实验室的开放率有待提高。

2.3 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

通过与通信工程专业在校学生的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渠道,了解到学生对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比较满意。教师、辅导员等对学生的学习、考研、就业、生活、思想等方面均采取了多种措施和举办各种活动进行指导和交流。本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就职于西南地区,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但是部分单位觉得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偏弱。

2.4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度”

目前已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保障体系。每个学期开学前对教师的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进行检查;开学第一周检查上学期的考试试卷和相关材料并对存在的问题要求教师整改;定时开展教研室活动、进行教学观摩,指导新进教师教学、系主任一个学期随机听6次课等,确保教学活动有序顺利开展。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和电子类竞赛,如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贵州大学SRT创新训练项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近几年取得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但是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条件薄弱,无法深入开展创新实践环节;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群建设滞后,未能进一步深入教学改革。

2.5 通信工程专业特色

通信工程隶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群,是跨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专业的交叉学科,同时也是信息科学中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通信工程专业已形成以下特色。

(1)凝练内涵丰富的学科方向,促进本科教学的良性发展。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里形成了5个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网络通信与云计算、嵌入式通信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数字微波通信。依据“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形成模块化专业选修课程。

(2)构建课程群,实现课程群负责制并制订实施办法(试行)。在电子信息大类招生的前提下,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构建“5-4-3模式+2”的课程群,即: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这3个基本模块,拓展计算机能力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群,全方位培养具有坚实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每个课程群模块均由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负责人。

(3)形成专业群。以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提升现有通信工程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将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组成专业群,全面打造“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通信产业和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贵州省通信产业、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中高级人才,有效解决贵州通信产业、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人才短缺问题。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相对系统的“研发能力培养”教学环节,带动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本科学生就业岗位多样化的特点,本专业以研发能力的培养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专业教学系统地设置了研发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将研发能力的培养分成了基本实践技能、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3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软、硬件等多方面的研发能力。

(5)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条件,拥有强大的实践教学环境。近些年新增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的实验设施,搭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云计算平台、机器人实验室等,拥有省内一流的实验平台。

3 改进措施

根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通信工程专业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3.1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科研教学水平

充分利用贵州省和校级人才引进政策、建设科研教学平台、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教师积极提升学历。更为重要的是,青年教师是专业教学和建设的生力军,亦是专业发展的基石,拟采取如下措施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安排经验丰富的教授指导教学各环节;青年教师助教、试讲、积极申报各级教改项目等多种途径提升其教学水平。

3.2 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建设 探索教学改革

在已有的专业群、课程群建设基础上,推进重点课程建设;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MOOC、SPOC、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三学期制”的优越性,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吸纳本科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其他科技学术活动,鼓励学生申请学校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对优秀成果给予奖励。

3.4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办学

探索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社会资源合作办学模式,如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合作,建设产教融合训练基地,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4 结束语

紧扣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通信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处。通信工程将秉承“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宗旨,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本专业稳步发展,培养出更加适应贵州省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EB/OB].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68/201312/160919.html.

[2] 杨玲,贾佳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视角下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初探: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4):6-8.

[3] 李志义,朱泓,刘志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方案设计与实施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3(8):74-79.

[4] 李涛,刘灵芝.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正确认识和迎评准备[C].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2014.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Promoted by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Liu Ziyan1,2, Zhang Damin1, Chen Jing1, Wang Xu1

1. College of Big Data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uiyang, 550025, China
2. Guizhou Key Laboratory of Public Big Data, Guiyang, 550025, China

Scientific design and accurate grasp of the idea of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s the key to do well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of the work.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Program of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Gui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analyzed, and then from the adaptability, security, satisfaction and Validity of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d sum up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final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problems, put forward reasonable measures to improve.

audit assessment;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刘紫燕,硕士,副教授。

贵州省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编号:SJJG201505);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基础〔2016〕1054);贵州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程项目(SJZZ201402);贵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编号:Gdyj2016011)

猜你喜欢
贵州省评估专业
贵州省种公牛站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评估依据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