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图|游 宇
有一种生活叫“慢城”
A Lifestyle Called Slow City
◇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图|游 宇
偏偏是中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毒,唯在今年的春季,特别渴望一览十里桃花的美景。最近的桃花,也许要数歌乐山国际慢城。恰逢歌乐山国际慢城赏花节开幕,那一汪桃林,十里桃林的飘香,让慢城如同仙侠剧里的世外桃源一般,让人遐想连连。何为慢城,何为慢下来,也许只有身临其境游走一番,才能有更多的体会。
重庆是一个极具戏剧色彩的城市——包括贾樟柯在内,不少电影导演如此评价重庆这座城市。在他们眼中,这座城市不仅立体感十足,偶有一处景致也可纳入镜头之中。依山而建的城市,拥有众多的立交桥与高楼大厦,而仅仅游走几公里,也会有别样的精彩。位于沙坪坝核心商圈周边的歌乐山国际慢城,就是如此。
以山为界,歌乐山脚下十多公里的范围,正是沙坪坝文化教育核心区域。从歌乐山中段起,整个37平方公里的中梁山镇打造的国际慢城,用小城来比喻并不为过。“真正让生活慢下来”,这是沙坪坝打造慢城最原始的初衷。从沙坪坝驾车,经茅山峡公路,往中梁镇的一路,公路两旁怒放的格桑花,随风摇曳,很容易让人迷醉其间。
在慢城,当然要以最慢的速度,去欣赏被忽略的风景。因此,即便是平坦的乡间公路,车行速度都限制在20码以内。
镇上悠闲的生活从清早展开。随着当地居民的节奏,早饭之后,是必须要去的一次赶集。就在公路边,中梁镇专门开辟了一处大型农贸市场,周六周日都有一场大集市。热闹的集市,慢下来精心挑选的时令果蔬,都来自于慢城的田间地头。集市上,当地最新鲜的蔬菜,刚刚从地头采摘而来,就可以装入你的菜篮。春日里特有的椿芽,芽间还带有清晨的露水,整齐地捆绑成一撮。当地的农户,会贴心地在一旁的竹篮里放上三五个鹅蛋,这便是开春后最值得期待的佳肴——椿芽炒鹅蛋。
从食材的采摘到烹饪,花时间用各种官能感知去慢慢享受一餐美食,也正契合着关于“慢城”的城市哲学。起源于意大利的慢食文化,慢城的概念在世界领域内不断延伸和发展,现已在全球形成了42个慢城雏形。而其中有关“慢”的哲学,于重庆的老百姓而言,也是相当受用。
品尝着舌尖的慢食美味,闲逛于慢城之上,促成了一段关于追溯本源的旅途。在歌乐山镇的老街上,售卖纯高粱白酒的小店酒香四溢,酿造白酒的酒麸正是出自镇上的高粱地。手摇线缝机旁,坐着的中年男子,把破鞋抱在怀里,专注地缝补晨间的第一单生意。断断续续传来的嘎吱声,已在钢筋水泥的都市消失许久。
这条老街,用圆形拱门柱和清灰色的墙砖,不眠不休地讲述重庆这个拥有着厚重抗战文化的记忆。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自行车头上响起的丁零声,和那些坐在家门口悠闲看着报纸的老人,这些生活场景和谐得令人生羡。即便是在街头巷尾,偶间的老墙上,布满青苔的浮雕,也能让人体会到经历时光雕琢的那一份恬静。
穿过老街,沿着公路,是一片片相连的田地。即便是在秋季的田地,枝头上挂满的鸭梨,也会让人禁不住想摘下品尝。当地人会心一笑,然后慷慨地说一声:“摘吧,摘吧,别让它烂在地里。”
时逢春日,果园里春花烂漫。颐麓欢歌生态园里2000多亩依着小山头种植的果园,让这里的山水构成了油画般的美景。一公里长的梨花林,花开得如此任性。白色的小花朵占满整个树枝,丝毫不给绿叶空间。放眼望去,这一路上,白色梨花林与远处的桃林,恰到好处地把白色、粉色都挤入眼里。缓坡处黄澄澄的油菜花,招摇着自己的存在。如此多的色彩,一眼便满目都是,总会让人萌生乐不思蜀的感触。
池塘边,成群的人在垂钓。流动的塘水,让水里的鲫鱼拥有鲜美的质感。地头上嫩绿的荠菜和清明菜,刚刚被孩子顽皮地拔起。老人们习惯于带着几个塑料袋来到这里,春日盛产的野菜,是他们在清明时节彰显厨艺的最好食材。“这里的清明菜很嫩,做清明粑是最好的。”偶然间遇到一位婆婆,教授分辨这些野菜的窍门。回家烹饪出的荠菜抄手和清明粑,依旧是过去的老味道。也许这正是慢下来的日子,应该有的模样。
即便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即便是山下的城市生活如此拥挤,慢城这座安静的城,依旧在这里不喜不悲地等待,等待愿意慢下来的人,等待愿意慢下来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