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仿写屋
寄情于物绘生活
黄老师
【范文赏读】
东篱
荷塘里划一叶舴艋舟,赏荷,最是夏秋时的水乡胜景。
垛上芋叶水中荷,窃以为,是水乡大地上最美的两种田间作物。荷,可以说是水生植物中最受人青睐的了。荷叶清香,大气,风姿绰约,其间点缀着丽人笑靥般的白花红朵。中通外直的荷梗上擎着玉碗样的莲蓬,采一只两只,真有着宋词小令的甘美与清雅。荷塘里划一叶舴艋舟,看绿叶俯仰生姿,最是夏秋时的水乡胜景。
水乡又有芋,与荷有着相似的硕大叶片,风起时,也会欹欹斜斜,活色生香。并不像荷叶总是顶在梗上,却调皮地侧了身子,一棵一棵,一行一行,规规矩矩地站立在临水垛田间,生机勃勃,直长到齐腰深,如帅小伙似的挺拔。
水乡的荷总是长在河沟里,垛田则惯于种芋。荷与芋,一个如绿盘,一个似盾牌,一个柔弱,一个厚实,一个水中,一个妩媚,相互观照,彼此探望。若将荷比作窈窕淑女,芋肯定就是英俊少年,翠绿的风则是他们的月老,将喁喁情话传过来,捎过去,心里一喜,荷肯定是捂了嘴,扭了腰,绿罗裙翻卷成大波浪,更加惹人怜爱了。那芋虽极力想忍,到底还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眉飞色舞之后,很快又挺直了身子,俊朗地立于艳阳下,葳蕤如画。
但有些不平的,那么多的丹青妙手绘荷描荷,泼墨大写意地将荷移植于生宣熟宣上,弄得满室清芬,为何就不见有人为芋也画上一两幅呢?那小簸箕状的芋叶一片浓绿,简直可以流出清香的汁液,那般恣意绽放在垛田间,扎了红头巾的农妇们举了戽斗,哗——哗——,每天殷勤地为它浇水,腕上用力,轻轻一斜,清亮的水花便映出了七彩的光晕,再以往来的舟楫,嬉戏的白鹅、劳作的村姑、无边的绿野、明亮的蓝天,以及随口哼出的小调为背景,入了画该有多美,多有水乡特色。
如今,这一田园美景,还真的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里。看过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人,谁不知道垛田的芋呢?还有那个种芋、捕鱼、会画画、爱唱歌的农民老夏,悠扬婉转的渔歌活脱脱地唱出了心里的舒适与幸福,真的让人好生向往,向往水乡的闲适、农家的自在与垛田芋头的美味。
垛田的芋头确实好,糯软清香,黏滑爽口,用苏东坡的诗吟出来就是:“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垛上出产的龙头芋、沙香芋、子颗芋,多好。做成芋头羹、芋头粥,大芋头烧肉,子颗芋煨扁豆,沙香芋炒咸菜,芋头片烧青菜汤,怎么吃都不厌,怎么品都香得馋人。即便夜里用功,还可以享受到郑板桥“闭门品芋挑灯,灯尽芋香天晓”的乐趣呢。
当然,比垛田之芋,水乡的荷藕也颇具个性,水面上还开着艳艳的花,水下挖出来就是脆嫩的花香藕,清水洗洗,一嚼,一丝儿渣滓皆无,清甜又爽口,可以一直吃到秋冬时节,还能做藕圆,炸藕夹,煮糖藕,滋味甜糯而醇厚,极是诱人。
想想,做一个水乡人,垛上芋叶水中荷,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过完眼瘾又过馋瘾,真是一件美事啊!
[17]Meara,P.,&Buxton,B.(1987).An alternative to multiple choice vocabulary tests.Language Testing,4,142-154.
【写作借鉴】
这是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写作对象是“芋”与“荷”。它们是江南水乡的化身,静静地点缀在田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荷花婀娜,迷人眼球;芋叶硕大,活色生香。文中,作者一边描绘眼前的美景,一边写自己的感受,做到情景交融。在写法上,本文有两点值得借鉴:
1.寄情于物。这种写法是把某种情感寄托于物上,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像课文《紫藤萝瀑布》《故乡的榕树》等均使用了这种写法。就上文而言,“芋”和“荷”是作者描写的对象,并以之为载体,把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与留恋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人仿佛置身其中,真切地欣赏到了它的美。
2.语言优美。本文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格,增强了语言的美感。文中,作者把“荷”比作绿盘,把“芋”比作盾牌,写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一个“柔弱”,一个“厚实”,二者又“相互观照”,让田间充满了生机。“芋调皮地侧了身子,如挺拔的帅小伙”“荷肯定是捂了嘴,扭了腰”……这些生动的语言活化了静物,跳跃出温情。而且,本文还从视觉写到味觉,写出了水乡人的幸福,这也是作者所向往的。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它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更带来了精神上的富足。漫步田野,那饱满的稻穗含羞低头,那清澈的溪水潺潺流动,那火红的枫叶连成了一片……那迷人的秋色哟,也一定触动了你的心扉。
请以“秋天中的XX”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可以选某个具体的景物来写,也可以是一类景物,并运用寄情于物的写法。
【我来仿写】
考生
我家门前就有一棵枫树,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地变化着。无论是春天还是夏天,也只有单调的绿色,但到了秋天,那红、黄、绿三种颜色结合在一起,像一块多彩的翡翠,让你琢磨不透。阳光下,枫树展开了迷人的笑脸,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微风中,枫树舞着它的裙摆,在叶与叶的碰撞中发出了迷人的歌声。
秋天,我喜欢在枫树下玩耍,随着枫树一起扭动身体,前后左右,不一会儿便满头大汗了。虽然童年的记忆已经远去,但脑海中时常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黄昏,在枫树上系着秋千,枫叶落满地,秋千上没有人,只剩下一本厚厚的日记。难道真是“自古逢秋悲寂聊”呀?也许吧。秋天,使一个绚丽的生命面临终结,而枫叶又是一个美丽的开始。这使我常想起梦里的秋,秋中的枫树以及树枝上摇摆的叶子,寂静空灵,有那么一点点的忧伤。
秋天的山,布满枫树的红,像玛瑙一样高雅,像火焰一样奔放。我在树下静静地聆听,能听到枫叶的心跳。一条小溪从山谷流下,流到那童话国度。随风飘落的枫叶,载着秋天的梦,也漂向了远方。它什么时候会到达目的地呢?月光下,枫叶唱起了悠扬的歌,随着小溪静静地流。其实,我喜欢枫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枫叶红红火火的,象征了激情。
有人常说,秋天会使人回忆起许多往事。不错,在秋日的黄昏下,给心一片净土,许多往事便会浮现眼前,有的让人欣喜若狂,有的让人伤感不已。
雾里看枫树,更为伤感。朦胧中,你会感到远处有一团火焰,那是枫树向你招手。我看不清它的影子,却能感受到那均匀的呼吸。
夜晚看枫树,皎洁的月光给人一丝凄凉,火焰又给了我们希望。浩莽的田野上,明月高悬,远处有一棵枫树,你不会觉得那是一个心的依靠吗?
露中看枫树,每一片叶子上都布满了晶莹的珍珠,又像那满脸泪光。
雨里看枫树,那一棵棵枫树静静地伫立着,等待暴风雨来临。也许,这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吧。突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雨水顺着窗户流下来。我问枫树:“你还好吗?”枫树没有回答,但我似乎能感觉到,雨使它不能呼吸。这时,只听一声巨雷,枫树流了最后一滴泪,滴在了水坑里。秋天,结束了……
【点评】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类的记叙文,作者以秋天中的枫树为写作对象,勾勒出一幅“秋之美”的隽永图画。文中,作者从枫树的颜色入手,把它比喻成“一块多彩的翡翠”,接着写枫树的杆和枝,在风中摇摆,就像一个舞者,进而写红红火火的枫叶,折射出一个火热的生命。结尾处,作者巧用拟人,把枫树写得活灵活现,从秋中开始,又从秋中结束。枫树,已成为作者寄托情感的依附物。
【技法反思】
寄情于物,也称为“借物传情”,就是通过对“物”的精心描写,表达心中蓄积的情感。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在作家的笔下传递情思,一棵树、一朵花、一支笔、一件衣、一杯茶等,这些都是情感抒发的载体。
在写法上,有三点应引起大家注意:
1.物是线索。文中,物并不一定是主要的描写对象,只是作为线索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这个“物”不是生拼硬造的东西,而是语言之流自然卷起的浪花。这个“物”,一般能形成比喻或象征,让文章达到情感和哲理的丰富与深邃。
2.点面结合。以物为线索,并不意味着只要与物有关的就能写,也并不是说只要和物有关,就可以详写,而是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来安排。该略的就惜墨如金,该详的就泼墨如水,做到点面结合。
3.展开联想。生活中,感情大都有依附物。比如亲情,爸爸送你上学的自行车,妈妈织的一条围巾……抓住细节,联想与“物”相关的人和事,找准“物”与情的结合点,进行合理的联想,才能更好地寄情于物,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