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醉
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时,刘伯承同志曾经在冕宁与当地彝族首领歃血为盟。提起大凉山,神秘、幽远、荒蛮、贫困等概念便会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随着2017年央视将其春节联欢晚会的分会场设置于凉山州首府西昌,大凉山才逐渐开始向世人展示出她那独特的魅力。实际上,大凉山地区的纺织、服装、纤维产业不但是百花齐放、色彩斑斓,而且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别是其中的毛纺产业,以其颇有区域、民族特色的产业链形式正在向外探索、发展。
羊毛产量,稳中有增
彝族群众有句俗话说:“穿了加什和瓦拉,天不怕、地不怕,吹风落雨都不怕,树林瞌睡也不怕。”这里面的“加什、瓦拉”是彝话,讲的是两种彝族群众常用的纺织服装产品。“加什”现在用汉语讲叫“披毡”;“瓦拉”就是大名鼎鼎的彝族“擦尔瓦”。这两种纺织品根据季节、环境、海拔、温度的不同,当地群众有时候会一起共同使用,有时候又单独穿着。一般来说,“披毡”套在“擦尔瓦”里面可以御寒保暖,套在外面则可以防水避雨。晚上在森林里或者山上面露宿的时候,则将“披毡”放在地上当防潮的被垫使用,“擦尔瓦”就可以当成铺盖用。
真正的彝族“披毡”和“擦尔瓦”都是利用羊毛为原材料,经过很多道手工艺程序制作而成。因此,在大凉山以及邻近的小凉山地区毛纺行业已经有超过500年的历史,并且随着彝族人口的不断增长其产量、规模等都呈持续增长的状态。
“房后有山放绵羊,屋前有坝种稻谷”,这是当地一个彝族家庭建房最理想的标准。在大凉山地区,养羊是与彝族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一件事情。特别是绵羊可谓成了他们的宠物,几乎家家都有。因为在过去,山外的羊毛进不来,彝族家庭成员制作“披毡”和“擦尔瓦”以及其他纺织品所需要的羊毛都是自养自用。
不过绵羊怕热不怕冷,只适应在高海拔的山上生活。所以,时至今日彝族群众仍然采取“托养避暑”的办法来养绵羊。每到夏天,居住在河谷地带的彝族人就出钱,把绵羊委托给在高山上居住的亲戚、朋友代养,天气凉了才把绵羊接回家养。绵羊出门避暑、接绵羊回家或剪收羊毛,彝族家庭都要载歌载舞,杀鸡宰猪,大碗喝酒。
所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面,羊毛作为纺织原材料在大凉山地区并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彝族群众即便是有需求,也都是亲朋之间相互挪借,并无买卖,至多也就是以物换物。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号召、帮助下才逐渐兴起了绵羊养殖专业户。
目前,当地标准是按户出栏羊30只以上就可以算作是规模养殖户。美姑县四普村的罗格伍果和他的儿子都是羊倌,家里养了167只肉毛两用的半細毛羊,2016年收入可达四五万元,并且,他家靠养羊富起来的情况,也直接影响到周围的彝族群众,加快了在该地形成规模化的趋势。过去扶贫年年送钱送粮,送羊羔送猪娃,回头要么卖掉换酒喝,要么杀掉吃肉。现在一看罗格伍果家听政府话养绵羊“搞了钱”,大家也就自觉纷纷开始效仿。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差别。
实际上,凉山州所辖的17个县(市)均属半农半牧区,全州草地占所辖面积的40%,其草食畜存出栏数量、羊毛产量在四川省均名列第一。仅其下辖的昭觉县,2015年的羊毛产量就达到122吨。现正在当地推广养殖的“凉山半细毛羊”,是凉山州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填补了我国粗档半细毛羊品种的空白。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凉山州羊毛产业链确实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这些年以来绵羊的养殖量、存栏量都在不断上升,羊毛的产量也在不断上升,但是原毛的商品率却极低;其二是原毛质量参差不齐,“混等混级”现象非常普遍。
据了解,凉山羊毛商品率极低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传统习惯影响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众所周知,大凉山地区不但条件艰苦并且信息十分闭塞。很多彝族农牧民家庭的经营意识非常淡薄,特别是住在高山寒区的农牧家庭很多还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他们基本上都把自家所产的羊毛用来做成擦尔瓦、披毡、裙子等纺织服装产品自用,销售意识非常淡薄,直接卖毛的积极性很低。
和内地一样,目前凉山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家养羊的大多为老人和妇女,其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认知局限性较大,对市场经济无概念。最严重的是他们的文化素质偏低,基本上没有上过学、读过书,不认识字,不懂汉语,无法和外界交流。
比如说,曾经有人发现其帮扶对象家的绵羊养着养着少了一只,了解后得知是被他当结婚贺礼送给亲戚了。按照彝族传统习俗,在婚丧嫁娶或重大节日通常都要以活羊做人情。这个同志就告诉他说,你可以把你存着的羊毛卖掉一些,买一只肉羊作为贺礼。绵羊养在家里还可以继续剪羊毛,持续发展。就为了让其理解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许是因为语言沟通不畅,或许是由于理解力水平差距太大,直到他一年多之后调走,也没能让养绵羊的彝族同胞脑壳里面真正转过这个弯来。
相对而言,导致凉山州羊毛质量参差不齐的因素就更为复杂。
其一,养殖方式落后。时至今日,凉山地区的农牧民仍然沿袭过去非常传统的养殖方式饲喂绵羊。夏秋季完全自然放牧,冬春虽然补饲,但补饲草料基本都是本地产农作物,普遍无购买加工饲料的观念。因为绵羊缺乏营养而导致羊毛质量问题较多。
其二,养殖技术缺乏。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欠缺,且严重缺乏后续力量。彝族群众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接受、掌握科学养殖技术的能力较差。
其三,销售渠道不正规。凉山州绵羊养殖户外卖的羊毛基本上都是销售给头道贩子,但贩子们在收购过程中对羊毛的分级根本没有要求,都是混合着买卖。而头道羊毛贩子又多为“季节性”贩子,收购之后再卖给大一点的贩子。除了小部分大羊毛贩子会自己清洗羊毛之外,绝大部分未分级打包的羊毛便直接卖给了加工企业。
大凉山地区广大彝族群众养殖绵羊,加工羊毛,使用羊毛纺织品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说羊毛已经成为当地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说每年8月份都有传统的“彝人羊毛节”。受到各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凉山的羊毛产业发展目前确实还比较落后。不过,最近在当地彝族群众中流传甚广的这句“念羊经,唱羊戏,当羊倌,发羊财”,可谓是道出了彝区干部、群众的心声,也给当地羊毛产业带来了希望。
羊毛加工,方式灵活
在大凉山彝族传统社会中毛纺织是非常普遍的家庭副业,用羊毛编织“擦尔瓦”和“沙梳波”(纯毛裙)、“提莫”(毛衣)可以说是每一个彝族妇女的专长。同时,凉山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使得彝族人对毛纺织原材料羊毛的特性非常了解。雷波县的一个专门捻羊毛线出售的彝族妇女就表示,在不同地方、不同季节剪的羊毛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会对纺织品质量有所影响。比如说,雷波、美姑县产的细长羊毛制作羊毛被就比较好。冕宁县产的短羊毛,制作出的披毡质量最好。4月剪下来的羊毛品种相对较好,羊羔毛制作的擦尔瓦最容易上色,且着色效果好。
过去,基本上每个彝族村子里面都会有几个制作“披毡”手艺娴熟的业余工匠。之所以称他们为业余工匠,主要是因为他们平常仍然以农业生产为主,村子里一旦有人家需要制作“披毡”便会准备好羊毛,再备好丰盛的酒肉,然后就可以邀请他们前来帮助制作,并且,是不需要额外付给他们工钱的。擀毡的工匠把松洁羊毛再次弹松在竹帘上,以弓弦把羊毛一点一点地放在竹帘上,弹平呈长方形。再以嘴巴把大量的凉水或温热水喷在已铺开在竹帘上的方幅羊毛上。再把竹帘和平铺好的羊毛一并卷起来,用双手前后往返用力揉滚。
而制作“擦尔瓦”的技艺在彝区则十分流行,一般情况下彝族小姑娘七八岁便要开始跟着大人学做。彝族的妇女经常会跟小孩说:“不会做‘擦尔瓦的女儿嫁不出去,莫得人要。”也正是由于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过去在农闲或者是晚间都能在彝族村子里看到加工“擦尔瓦”的妇女。她们是把羊毛洗干净后晒干,再将羊毛扯为毛绒,捻成毛线。捻线工具有纺陀、小箩筐。还有部分家庭条件好的有用纺车捻线的。纺纱织布的过程就较为繁琐,纺织者会选择一处较为平整之地为设线处,在此平整的地上竖钉粗细一致、排列有序的幾十个木桩,然后将线往复缠绕在木桩上而成。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的彝族毛纺织和擀毡技艺的情况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雷波等县为例来看,实际上现在在彝族乡村自行加工“披毡”“擦尔瓦”等毛纺织服装产品的家庭正在逐步减少。彝族传统的纺织服装产品,一般都已经在较大的城镇集中加工生产。
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人工工资上涨很快,一个壮劳力每天打工收入可在两三百元。而彝族传统毛纺织工艺中并不使用梳毛机,绝大多数彝族家庭也没有这种设备,人工弹羊毛十分耗时费力,相对于个人加工来说并不比购买现成的产品划算。因此,目前在凉山地区毛纺织产品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态势。
生产加工彝族传统毛纺织品目前主要是以个体小工厂、代工和组团经营三种形式为主。一般来说小工厂都拥有梳毛机、轧毛机、成型机等简单的机械化生产设备,甚至个别个体户还拥有小染厂,用来给自己生产的毛纺织品染色。代工则是以个人家庭为主,分别将捻线、织布、缝制等工序承包给私人,然后计件付钱统一回收销售。而组团经营则比较具有凉山特色,特别灵活多变。其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昭觉县农业银行十几名家属成立的类似合作社形式的经营彝族毛纺织品的组织。每天她们都围坐在家属区的院坝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聊着天,一边就在加工产品,并且分工明确,有的捻羊毛线、有的编装饰用的吊穗,有的则用缝纫机缝制“擦尔瓦”。她们这种生产方式也比较灵活,要想多赚钱就多干活,要是家里有事就可以暂时停下来。随着从事彝族毛纺织加工的时间越来越久,现在慕名找上门来收购或者是购买她们产品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从山外开车来买的,也用通过电话、网络联系好之后,通过走邮政物流进行交易的。
目前在凉山州的各个县城,“披毡”“擦尔瓦”等毛纺织品的主要销售渠道还是通过遍布于杂货市场、菜市场里面出售纺织品的摊位进行零售和批发。零售多卖给本地彝族群众,偶尔有外面来旅游的游客购买。这类摊位的毛纺织产品的批发业务则主要是销往各乡镇等偏远地方。
彝族群众自用的民族传统纯羊毛纺织品的加工制作相对来说普遍规模较小,并且多以简单的机械加工和手工制作为主,并且实事求是地说,这类家庭作坊式的小毛纺现在的数量也正在不断萎缩。以凉山州最聚集的传统毛纺地昭觉县来看,虽然具体数量无法短时间内调查详细,但满打满算也仅仅只有一二百户的样子。而以凉山州府所在地西昌为聚集地的大中型毛纺织企业,则主要以生产近年来热销的羊毛被、羊毛面料的羽绒服、羊毛大衣等时尚纺织服装产品为主。
毛纺市场,蒸蒸日上
凉山州毛纺织产品的市场规模有多大是一个没有准确统计数字的问题。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侧面入手来估算出比较接近真实情况的量来。首先,2014年的数据显示是凉山州仅彝族人口就有200多万。虽然彝族群众现在也多只在节假日和冬季(每年10月到次年1月)寒冷时节穿着“披毡”和“擦尔瓦”等传统的民族服饰,其余时间一般都穿现代服装,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还是每人都拥有一套或者数套传统的羊毛纺织服装产品。尤其是“披毡”,应该说是彝族群众每人最少必有一件,因为当地的风俗是在去世之后必须用其盖或者裹在尸体上一起烧掉。同时,四川大凉山生产的羊毛纺织服装产品,特别是传统的民族手工毛纺织品还辐射销售到云南省的小凉山地区,以及周边的马边、屏山等彝族聚居区。
另外,从大凉山地区每年绵羊毛的消费总量上也能够大致判断出其毛纺织产品的市场规模来。凉山州每年绵羊毛产量在5000吨左右,山羊毛产量也在100吨以上。但目前每年仍然有大量外地羊毛,作为上规模毛纺企业的原材料进入到凉山毛纺行业之中。由此可见,大凉山地区的毛纺织规模实际上并不算小。只是由于彝族群众所生产的羊毛多为自产自用,以及通过私人渠道进入了小作坊、小工厂而被我们长期忽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彝族手工艺毛纺织服装产品占整个大凉山毛纺产品总量的比例正在缩小。2017年3月份,在雷波县马湖乡就发现,即便是赶集天穿着传统彝族“披毡”和“擦尔瓦”的群众也就偶尔看到寥寥数人。询问几个当地人后得知,马湖乡因靠近马湖风景旅游区,受外来文化、潮流影响较大,他们说一般都是穿现代服装以方便接待游客。而与此同时,充满了彝族特色的羊毛被、羊毛挂毯、纯毛百褶裙等毛纺产品却能够在当地游客集中的区域看到多家商店在销售。
随着这些年大凉山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西昌邛海湿地等比较出名的风景区,各种彝族特色的羊毛纺织服装产品可谓琳琅满目、比比皆是。成都姑娘张雯以前是一名比较狂热的背包客,不但把川西藏区走了个遍,甚至还骑自行车去过拉萨。直到有一天,她来到西昌邛海之后便被这里的湖光山色所吸引,索性就在海子边开了一家囊括了酒吧、餐厅、客栈等一干接待背包客业务的小店留了下来。
随着天长日久受到彝族文化的耳濡目染,她渐渐地也对彝族文化痴迷起来。就包括她自己的日常穿着打扮,也是全部按照彝族姑娘的规矩来。乍一看去,除了皮肤稍微白一点之外,跟真正的彝族姑娘没有多少区别。尤其是她穿的那一袭羊毛百褶裙,显得身材特别好,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浓浓的彝族风情扑面而来。外地来的游客对张雯的彝族打扮都是赞不绝口,慢慢就有女顾客提出也想买一条同样的百褶裙回去。开始她就是给游客介绍到某处购买,后来便自己也在餐厅里弄了个角落销售彝族特色纺织服装产品。
据了解,2017年春节旅游旺季短短10天左右,张雯仅羊毛百褶裙就卖出去了50多条,纯羊毛被卖出了10多床。管中窥豹,我们不难想象仅一个长假期间,整个大凉山地区以游客为消费主体而购买走的毛纺织品的量有多大。另外,低端的以化纤和羊毛混纺而成的彝族特色毛纺织品,因为价格便宜也颇受山外消费者们的欢迎。这类消费者多是因为表演节目、摄影服装等方面的原因购买。
羊毛纺织业的整个产业链已经成为高山、二半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现金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比如说,过去彝族群众多喜欢喂山羊,遇到婚丧嫁娶就杀几只吃吃,大半年的辛苦就这么吃掉、喝光。现在政府鼓励养殖“凉山半细毛羊”这种肉绵羊,既能产羊毛卖现钱,淘汰之后还能卖肉羊钱。给私人代工的彝族群众,每加工一件“披毡”手工费就能赚到百把块钱。毛纺企业、商业也带动了大量彝族群众就业,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稳定羊群数量,提高羊毛质量,争取为加工企业提供更多优质原材料基础上,大力发展大凉山地区的毛纺产业,对于增加群众收入,特别是在高山地区居住的彝族群众收入,保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