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标准技术完善的研究

2017-06-03 14:34邓新荣
中国纤检 2017年5期

邓新荣

摘要

笔者在使用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进行检验、判定的过程中,发现该标准既有许多优点,也有不够完美、严密的地方。现在建议补充完善,增加相关技术要求条款,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学生校服;纤维含量;缝制尺寸

1 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执行过程中现状

1.1 目前执行情况

2015年6月30日,国家标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正式实施,这既给全国中小学生校服提供了最有权威性的质量验收依据,也给生产学生校服的企业提供了质量管理方向的技术指导,划定了校服质量的验收底线,对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校服的质量,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通过一年来对中小学生校服的检验、判定、验收及招标前的检验评估,发现该标准的面料要求,例如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比原来的GB/T 23328—2009《机织学生服》合格品要求增加了半个级别,同时也增加了5个检验项目:①织物纤维成分及含量(规定了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棉纤维含量标称值不低于35%);②接缝处纱线滑移;③填充物要求(防寒校服的填充物,应符合GB 18401的B类要求),以及GB/T 31888或GB/T 14272的要求;④配饰应符合GB/T 18401的B类要求及GB 31701的锐利性要求,领带、领结和领花等宜采用容易解开的方式;⑤高可视警示性要求(如需要配置高可视警示性标志,应符合GB/T 28466的要求)。以上增加的5个技术要求中,有的技术要求促进校服面料提升,如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光汗色牢度、起毛起球达到了欧洲标准,大大提高了中小学生校服的舒适性、安全性、实用性。而有的技术要求,如GB/T 31888标准中4.2.2条织物纤维成分及含量——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其棉纤维含量标称值应不低于35%,却把羊毛织物、桑蚕丝织物、麻织物排除在外,其实这些毛、麻、丝等天然纤维的透气性,吸湿性、美观性与棉纤维相比各有优点,有的比棉纤维更加优秀。

1.2 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面料纤维成分问题

目前许多中高档的衣服,大量采用50%的毛和50%的聚酯,70%的毛和30%的聚酯,100%的桑蚕丝,60%的桑蚕丝和40%的聚酯,100%的麻,50%的麻和50%的聚酯混纺比,这些纤维配比做出的学生服比65%的聚酯和35%的棉,要好很多。从原材料价值来分析,聚酯纤维为1万元/吨,棉纱2.5万元/吨,羊毛8万元/吨,桑蚕丝36万元/吨。毛料衣服的色泽、挺括度、抗皱性要比棉织物衣服好得多,而透气性、吸水性与棉基本一致,桑蚕丝服装的透气性、吸湿性与棉织物差不多,但色泽要比棉织物服装高出几个档次,麻织物的服装与棉织物服装的物理指标舒适性、吸湿性基本一致。

从纤维物理特点来分析,①棉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如吸湿性强,透气好,与皮肤接触舒适,手感自然柔软,能做各种高纱支的夏季衣服,中纱支的秋季衣服,色泽比聚酯柔和舒服。②羊毛纤维,吸湿性强,保暖性好,不易沾污,光泽柔和,既可制作质地细腻,轻薄,手感活络有弹性,滑挺爽,呢面光洁平整,光泽好的夏季织物,如薄花呢;也可制作手感滑糯,丰厚有身骨,弹性好,花色新颖,呢面光泽自然的春秋织物,如中厚花呢等,以及质地丰富,手感丰满,保暖性强的冬季织物,如各类大衣呢。③桑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有较好的强伸度,纤维细而柔软,平滑,富有弹性,光泽特别亮丽柔和,吸湿性好,采用不同织物结构的丝织物可以轻薄如纱,也可以厚实丰满,做出的服装光泽是其他聚酯服装无法比拟的。④麻纤维主要是苎麻织物具有凉爽、吸湿、通气的特性,而且刚度高、硬挺、不贴身,适宜制作夏季衣服。

苎麻与聚酯纤维混纺加工制作的“麻的确良”,具有挺爽的风格,如果对苎麻进行变性处理,变性后苎麻的纯纺或混纺的产品更具有独特的风格,优异的服用性能。例如:某学生服的面料是用70%的毛和30%的聚酯生产的,但按照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检验,可以判定产品不合格,这样的结果用户是不认可的。棉、毛、丝、麻四种天然纤维都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特点,而且羊毛、桑蚕丝服装的色泽远胜于棉织物服装,而GB/T 31888—2015只局限于接触皮肤部分织物含棉量不低于35%,限制使用毛、桑蚕丝、麻织物的服装面料,确实有点美中不足,不够科学严谨。

1.3 标准中没有对缝制、规格偏差提出要求

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技术要求中只有4.1“号型”、4.2“安全要求与内在质量”、4.3“外观质量”,既没有类似GB/T 23328《机织学生服》3.9“缝制要求”,也没有列出相关的检验方法,由此可见, GB/T 31888的技术要求基本上是中小学生服装面料标准要求,不是一个完整的服装标准。

2 建议完善修改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

2.1 扩大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面料纤维使用范围

把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中的4.2.2“织物纤维成分及含量——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其棉纤维含量标称值应不低于35%” 改为“织物纤维成分及含量——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其棉、毛、麻、丝纤维含量标称值应不低于35%”,增加学生服面料的使用范围。

2.2 增加学生服缝制、规格等技术要求

近10年来国家发布的一系列国家服装标准,如GB/T 2660《衬衫》、GB/T 2662《棉服装》、GB/T 2664《男西服》、GB/T 2666《西裤》、FZ/T 81007《单、夹服装》、FZ/T 430015《桑蚕丝针织服装》、GB/T 23328《机织学生服》等对服装的缝制、规格都有很详细的具体要求。

为了尊重国家标准的权威性、连续性、实用性,笔者建议在GB/T 31888要求中,对于机织类学生服增加4.4“缝制要求”(例如GB/T 23328《机织学生服》中3.9“缝制”)、4.5“规格尺寸允差”(例如GB/T 23328中3.10“规格尺寸偏差要求”)以及4.6“整烫外观(例如GB/T 23328中3.11“整烫外观”)的规定,对于针织类学生服,对应增加缝制、规格尺寸偏差、本身尺寸偏差等的相关规定。

通過增加缝制、规格尺寸等技术要求可让GB/T 31888更加具有实用性。归纳起来就是在GB/T 31888技术要求上加上缝制、规格、整烫要求:其中,机织学生服品种执行GB/T 23328《机织学生服》要求,针织学生服执行GB/T 22854《针织学生服》要求。

3 小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通过对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的使用、分析研究发现,该标准对校服直接接触皮肤面料的规定有不合理处,对缝制、针距、规格尺寸允差等最基本的技术要求都没有提出。因此,我们建议增加纤维种类如羊毛织物、桑蚕丝织物、麻织物,同时建议增加缝制、规格尺寸等几个重要技术指标。

(作者单位:广西纤维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