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
养生,就是养护人的生命。再具体一点说,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在养生学理论指导下坚持进行实践,目的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养生的理念、养生的实践都需要坚持,但又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懂得因时而变才是上策。其实,中医讲保健、讲治病,最核心的东西是“顺逆”和“预防”,遵从自然规律为“顺”,反之为“逆”。有句古话讲“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如果把这句话放到中医养生的范围,你会发现道理非常深刻,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何为养生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包括工作、生活、心理等等。因而,人们对养生保健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所谓保健就是保护、保卫人体健康,也就是在养生理论的基础上,适当采用医疗卫生、食养食疗、体育锻炼、心理调护、亚健康干预等措施,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这就是保健。
中医的养生文化庞大博杂,有人归纳出四个要素,即养品德、养心灵、养性情、养身体。上述内容里,养德、养心、养性与人的文化、道德有关,古语里素有“仁者寿”的概念,就是这个道理。养身则与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相连,构成了完整的养生理念。
从疾病防治的角度讲,养生也是预防疾病。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人从“无病”到“有病”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中医素来提倡“治未病”,就是在人体未病之时,采取养生保健等有效措施,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并终止病程,杜绝复发。“治未病”的理念是在《黄帝内经》里提出的,这部伟大的经典告诫医生,懂得“治未病”的医生才是最高明的医生。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这四方面是治未病的完整内涵。
何为顺时养生
顺应春夏秋冬的规律,学会“四时养生”,就是顺时养生的内容之一。春夏秋冬,即为“四时”。春暖、夏热、秋凉、冬寒,这是大自然寒热更替的规律。
四季不同的气候,决定了自然界的万物生长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所以,古人把动植物生长发育概括归纳为生、长、收、藏四个阶段。人也不例外,不可违抗规律,只能顺应,这样才能健健康康、快乐养生。《黄帝内经》的养生法则中,人们一直对“四气调神”极为热衷,所谓“四气调神”,其实就是四季养生、顺时而养,即顺应四时的养生方法。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只有顺时养生才能健康长寿,这个规律不可违抗,违则多病,损身折寿。正应了那句名言:“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大自然是我们生长的环境,包括气候、地理,比如空气、水、土、动植物、阳光、温度、湿度等因素。自然环境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养生的最高水平就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要想长寿,就得跟大自然做朋友。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顺时养生”就能少生病,不生病。顺时养生有一个总纲,所谓纲举目张,“纲”最重要。这个“纲”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再具体一点的解释,是春夏以养阳为主,以养阴为辅;秋冬以养阴为主,养阳为辅。
《黄帝内经》说,春季植物开始生长发芽,动物生长繁衍,万物都是生机盎然,繁荣昌盛。在中医观念中,昼为阳,夜为阴。早晨为少阳始生,所以要晚睡早起,锻炼劳作,舒缓筋骨。这样才能保护少阳生气。绝不可有一点损耗,这就是适应春季的养生之道。违者,则伤肝害胃,就会影响到夏季的生长。
《黄帝内经》说,夏季气候湿热,天之气下降,地之气上升,阴阳交合,一切植物大多开花结果。所以不要厌烦夏季烈日,要坚持劳作,以适应夏日养长之气。应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像万物一样,长得秀丽坚实,蓄积能量,为秋季收敛神气储备物质基础。到了冬天阴寒至极,也不会发病。暑气伤心,心伤则脾弱、肺气虚,不能适应秋收之气候,到了冬季则易重复发病。
《黄帝内经》说,秋风凉,万物凋零,应当避风寒,收敛神气,保持安静,以适应秋天寒凉的气候,保持肺气清静。要缓和秋天肃杀之气。违背了这个规律,就要损伤肺气,到冬季潜藏的能力就降低。
《黄帝内经》说,冬季草木凋零,昆虫蛰藏,天寒地冻,所以人要早卧晚起,以避寒凉之气,以免伤阳气,使精神安定而不浮躁。违者,阳气不能闭藏,则冬寒伤肾,肾伤不能生肝木,于是疾病丛生。
顺应一日之规律,懂得起居养生。有的人对此理解为就是睡觉、起床的事情。可是这里面有很多哲理。有一句古话说:“阴阳交泰人自眠,水火既济人自安”,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是天然补药,“人卧血归于肝”。睡眠时各种代谢活动降低,脏器得以休息,俗话说“七天不吃不死,七天不睡难活”。睡眠时间新生儿22个小时,婴儿15个小时,儿童12个小时,成年人8个小时,60岁以上老人9个小时。
熬夜、睡懒觉是个坏习惯。起居有常,可养精神,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的学者说,养生的最好方法就是睡觉。
春季养生要点
立春之时,阳气开始萌动。气血充沛人士身体轻松,周身舒畅,但气血稍差的人会有种种不适的症状,如春困、目涩、头晕、膝痛……显出生发底气不足的症状。如果出現这些不适,日常饮食要多吃绿色蔬菜、五谷杂粮,也可吃山药炖龙骨、枸杞菊花粥,麦冬、地黄、百合泡茶饮。
中医讲春季五行属木,应风令而生,如果风气太过就会导致以风为主的疾病,如风寒、风湿、风热、头痛、眩晕、泄泻、肢体游走性疼痛……
《黄帝内经》说:春季要防“虚邪贼风”,什么是“虚邪贼风”?中医认为,如果风气太过就为“贼风邪气”。
怎样才算“过”?怎样才为“不过”?举个例子,同样的天气、环境,对有些体质好的人,没有什么影响。当人体抵抗力差时,顾护体表能力减弱,正常体质的人认为是“和风”,对于体质差的人,也许就是“贼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