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
摘 要:我国已进入“十三五”时期,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的调整和挑战,要求我国经济宏观上必须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阶段性任务。作为主流新闻媒体,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宏观经济的报道,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宏观经济和政府相关调控政策面上的报道,更需要与受众群体切身的感受相融合。为此,本文立足大经济小视角,客观地梳理并分析了近年来一些典型宏观经济报道,并结合实际针对性提出宏观数据在常规经济报道中的亮点,以期根据经济发展和新闻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提升宏观经济报道中“翻译官”这一角色的影响力。
关键词:宏观数据;挖掘热点;贴近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117-03
GDP、CPI、PPI,这些在各大媒体出现频率较高的宏观经济中关键性词语,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常常是一知半解,甚至让很多人一头雾水。它们到底距离百姓生活有多近?实际上,宏观经济报道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当好宏观经济“翻译官”,即使是重大经济题材,再宏观的经济也能确定民生视角的方位。
一、大经济小民生 解读民声质疑
数据发布月月、季季有,回避数据堆砌,让读者从数据的视角疲劳中转型,以吸引其了解数据解读中,诸多的民生情怀,是宏观经济报道中值得学习并探索的路径。
被统计、被增长、被平均……每次数据出炉以后,各种诙谐调侃就会出现,尤其前些年这方面的声音最为典型。“陕西GDP达到16045.21亿元。”陕西2013年的GDP至今令人记忆犹新,面对这样漂亮而宏观的数据,如何避免不再被网友、读者冠以“被统计”“被增长”之名?为了从GDP中挖掘出民生含金量,记者采写时,将一幅原本干涩的数据发布会,通过官方新闻发言人的解读予以报道,使老百姓一目了然。
以2013年全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为例,报道以官方新闻发言人解读为切口,“2013年是我省今年来经济发展困难最大的一年,这种困难大于2009年,尽管这样,一些主要指标都是在全国前列,全省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趋好的发展态势,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初步核算,2013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604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刊发于《三秦都市报》2014年1月23日A16版)简单的数据背后,对经济困难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同时,在报道过程中,对质疑较大的“各省GDP总量加起来缘何超全国”这一问题,通过新闻发言人现场解读:“有的人很细心,将公布的各市的数据再加一遍,比全省公布的总量多了接近200亿元,所以多出来的这个比例是1%,按照计算规律,误差在3%都算在可控范围。”(刊发于《三秦都市报》2014年1月23日A16版)这样的回答让读者一目了然,轻松走出数据误区,既普及了统计知识,又体现了强烈的现场感,且及时准确的将数据融会贯通其中,回避了“炮轰”所造成的负面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是决定人民币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性因素,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GDP的增长上,哪个国家(地区)的GDP越高,就说明这个国家(地区)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很活跃,而且经济也很繁荣[1]。此外,GDP越增长就越会提高本国的经济综合实力,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就越会提高本国货币在国际中的地位,从而代表强大经济实体的货币趋于坚持上升而不下降。
二、贴近生活话题 传递人文情怀
宏观经济报道选择民生视角,既是新闻宣传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需要,也是新闻报道的内在要求。从民生的角度去报道经济新闻,用体验的方式去感受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不仅使经济新闻摒弃冗杂的数据,富有人情味,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媒体传递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发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链中,许多行业出现低迷、下滑趋势,引起上至政府、下至经营者的高度关注,这一宏观经济现象唯独普通百姓抱着看热闹的心理袖手旁观,而职业的敏感性让记者捕捉到,废品回收行业因产业链条收紧、价格普遍走低、库存积压,导致经营每况愈下,甚至有的废品站、收廢人员压根不敢再收居民家里的废铜烂铁,显然,金融危机已悄然波及市民生活。只有掌握卖废家庭希望高价格回收的共性心理以及不断走低的废品行情,才能让这篇鲜为人知的经济题材新闻更贴近服务性。于是,记者经过深入采访,最终以《废品回收价格下调了 “破烂王”的日子难过了》(刊发于2008年10月30日《三秦都市报》)为题整篇推出,由于文章切入角度很小,而涉及到的金融危机这一个话题很大,被当日评为是一条真正贴近市民生活的经济新闻。
三、扎实采访 挖掘 CPI感念
宏观经济的背后实际就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从民生视角深化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是做好做精新闻的关键所在。如果宏观经济新闻报道仅限数据分析、就事论事,留给老百姓的则是看不懂、用不上。因此,要将重大的宏观经济现象、数据、政策,及时转化为老百姓身边的具体民生,梳理清楚来龙去脉,及时答疑解惑,授人以渔,传播理性、科学的经济观察理论和方法。
要采写出一篇好的经济新闻,不但是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更应该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进行详细记录,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予以理解。其中不但要从侧面体现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选材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还要把握写作技巧,最基本的就是采访一定要扎实、到位,否则前功尽弃。
就拿统计部门每月中旬公布的物价指数(CPI)来说,从国家到地方,只要是关于CPI的数据,就会被各家媒体作为重要新闻放在最抢眼的头条位置进行重点报道,由于关乎老百姓前一个月的生活消费,无论是官方还是普通市民,都十分关注。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CPI数据真正的内涵均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理解不透的情况,有的将CPI理解完全等同于物价,概念上产生了偏差。网上更不乏质疑声一片,都认为与自己的切身感受大相径庭。
《三秦都市报》2009年7月22日刊发的《CPI 你的柔情我咋不懂》一文,针对大家对物价波动及CPI不同的反响和理解,从市民切身感受出发,归结了房价、菜价、成品油频调价三个较为集中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大胆质疑权威数据发布,用都市生活化的新闻采写手法,将一篇涉及民生的经济稿件通俗化,并上升为一定高度,使市民轻松走出CPI的感念误区。
经济发展需要人们积极参与,可持续消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把可持續消费理念植根于人民群众,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2]。第一,加强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引导消费者了解可持续消费理念。通过一定的宣传方式,让人们了解可持续性消费的实质和意义,使其代替那些过度节约和过度奢侈的错误观念;第二,建立和健全有关法律和政策体系,为可持续消费提供制度保障;第三,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为可持续消费提供产品保障。
四、硬材料软现场 谋求雅俗共赏
怎样从改进和创新经济报道着手,以关注民生为己任,写出让读者心动的经济报道来呢?这就需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切入点,要清楚百姓关注什么?想知道什么?拿大家非常熟知的一般会议来说,都备有充足的材料或新闻通稿,因此大可不必认真地在会上做记录,殊不知,“硬”材料“软”现场,手勤才能出好稿,尤其是一些围绕地域地缘优势、产业经济等举办的经济活动,比如座谈会、推介会。
2010年的西洽会前期,根据会期安排,有一场关天经济带城市群市长见面会,按照一般的新闻规律和新闻价值,仅仅只能刊发一篇短消息,换句私话来讲,一篇短消息,挣得的“工分”捉衿见肘,连打的费都不够。要想将此次活动报道的有声有色,抓人眼球,只能现场抓新闻,让生硬的材料通过新闻的笔法鲜活起来。《三秦都市报》2010年4月10日刊发的《关天经济带城市群“父母官”妙语PK》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通过9地市“父母官”现场竞相推介的场面,将政府一场普通的经济活动巧妙转切为关天经济带城市群中,百姓关注度较高的未来发展方向上,从而激发百姓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文章突出了现场“父母官”们的“豪言壮语”,显然是作者手勤记录下来的活素材,因此被评为好稿。
五、贴近民生热点难点 凸显说服力
面对层出迭变的宏观经济现象,作者应仔细研读并察其源流,答疑解惑,并不是按部就班,盲从附和,人云亦云。而应该融会贯通,整合群言。对一些无法回避的专业性很强的经济学术语和枯燥的数字图表,甚至不乏艰涩烦琐的数理论证,通过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化的笔法,来诠释读者想要知道、了解的市场动态。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每当夏末,全国各大空调品牌纷纷降价;每年冬天,北方正值银装素裹,海南旅店房间的价格呈直线上升趋势;当中东爆发战争时,国际原油价格上升,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景,农民却可能发愁收入会降低。这些现象都反映了供求规律的作用[3]。讨论一切经济问题一般都从最基本的供求关系着手,甚至有人谑称“能学会供求分析的鹦鹉也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学家,”即说明了供求分析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以房地产市场为例,住房需求一直是一个炽手可热的话题,对普通居民家庭来说,房价的高低是一个家庭消费承受能力的体现。每月国家统计局会发布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的变动情况,对于想在某一个城市购买住房的消费者来说,第一反应就是想要了解该城市房价到底是每平方米是多少钱?可是统计数据所体现的是环比上涨了多少?同比上涨了多少?这样以来,对于非专业消费者来说,往往是一头雾水。 《西安新建住宅市场去年量价齐升 刚需小户型一路领跑》(刊发于2017年2月14日《三秦都市报》)就结合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所发布的一份对房价的宏观监测指标数据,结合较为热点的房地产税进行有效落地,并通过专业的机构对新的一年房价走势进行预判,使有购房需求的消费者一目了然,既对宏观经济进行了有效解读,又体现了宏观经济报道中的民生情怀和热点。
六、辩证梳理 树立稳定意识
宏观经济往往出现的都是一组组抽象数据,但本质是大民生,影响广泛,需要深入浅出地授人以渔,为普通读者提供观察经济趋势的思路。特别是一些重大宏观政策从出台到显效需要过程,与老百姓的直观感觉可能差距较大,更需要使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辩证的梳理思路,树立社会稳定意识。
刊发于2014年02月15日《北京青年报》4版的标题为《22省份城镇居民收入去年“拖后腿”》的文章,这是经过记者梳理全国31省(区、市)的201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以后,所写的一篇报道。文章对31省份城镇居民收入、GDP增速目标完成情况以图表的形式出现。常被提起的“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同步”表述进行了详细解答。值得一提的是,在GDP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都不景气的情况下,为什么居民收入还是“跑输”了GDP?文章中引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政府研究所副所长杨永恒的表述:“收入增速慢于GDP增速,说明经济增长的收益没有对应地让老百姓享受到,现在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依靠‘上项目、‘拉投资为主,对民生考虑不足。”这样一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脑海中的质疑一下茅塞顿开。
七、融入典型事例 当好“翻译官”
如何有效解读宏观经济报道?需要有相当的知识积淀,有较为权威的专家解读,很重要的是有一个“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合适采访框架,提前扎实地做好采访这一门功课,在实施采访过程中尽量少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地全面反映实际情况。因为宏观经济的背后隐藏着老百姓无数的衣食住行,从民生视角挖掘深化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这就需要当好一个“翻译官”。宏观经济新闻报道仅限于表面的数据分析、就事论事,以及分析人士的只言片语,还远远不够。在深化报道时,更重要的是要将重大的宏观经济现象、数据、政策,及时转化为老百姓身边的具体生活。
《新产业 新业态 新商业模式 “三新”经济:陕西未来可期》这篇报道刊发于2017年2月10日《陕西日报》9版,标题看似宏观,但切入点较为贴近百姓生活。“出门前按按手机预约快车、想尝美食了动动鼠标网上订餐、去医院网络挂号免去排队之苦……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这些‘新生事物带来的好处和便利。在顺利融入人们生活的背后,是以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悄然崛起……”这篇文章实际上是陕西省统计局的一份统计调查报告,但是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对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分别融入了典型事例,以小见大,特别是在新商业模式的报道中,注入了民生元素,通过采访专业人士,对这篇宏观经济报道进一步做了深化,使平日枯燥的数据、经济现象等变得鲜活耐读,更加有趣味,一下子将抽象的数据与百姓生活拉近了距离。
显而易见,要使宏观经济报道富有贴近性,需要记者在采访时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研读数据,缜密思考其背后所折射的一些鲜为人知而广众应知的信息。所以,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记者,必须养成深入研读各项经济指标的良好习惯,尽管采写时相对比较劳神费力,但稿件刊发出来,如果与同行媒体千篇一律的报道相比,往往更胜一筹,因此,精品力作的炼成往往是在相当的积淀中收获的。
参考文献:
[1] 杜天佳,王佳佳.“十三五”到2030年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研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2] 陈承明,李巍.消费经济学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3] 苏素.微观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