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剑漪+陈凤
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的主题是“创新改变生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今天,上海法院历经23年,积极探索创新,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并提出了把上海法院建设成为当事人信赖的国内乃至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优选地”之目标。
2014年9月,“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在上海成立;2014年12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挂牌成立;2015年4月,浦东法院成立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2016年9月,上海法院在全国率先制定《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十三五”规划》……从专业化到国际化,上海法院何以有如此底气?
战略一:开拓创新的国际视野
创新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创新的基础。
1994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先后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此后,随着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上海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全线迈入专业化发展轨道。1995年,上海法院尝试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组织双方当事人在开庭前进行证据交换,后被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所采纳;1996年,经上海高院批准,浦东法院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该审判模式于2008年被《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肯定,并于2016年被最高法院在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庭所推行;2012年,上海高院知识产权庭被授予“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中国)保护奖”;2014年9月25日,“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正式揭牌,这是中国唯一一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基地,它承担起了国际交流的平台作用,先后举办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视野国际研讨会” “知识产权与贸易国际论坛”和“中欧法官论坛”等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研讨会,并接待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以及来自美、英、德、法、俄等国家的法官、政府官员、知识产权团体和企业界人士等百余人次来访。
去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和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上海高院立即启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制定工作,以适应“十三五”期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需求,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为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世界科技强国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历时150天、历经18次修改后,《规划》最终完稿,并于2016年8月30日正式出炉,这是全国第一个与“十三五”相匹配的知识产权审判规划。
同年12月,上海法院又开创了一个中外交流的“第一”——“法经济学高级研修班”和“法经济学——反垄断专题高级研修班”在上海法官学院开班,来自中美两国的8位法经济学以及反垄断专家联合授课,这是中美合作首次对法官进行经济学专题培训,对增进中美司法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中国法官经济学理论水平和审判反垄断案件的司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推动经济发展,还是提升民生福祉,创新都不可或缺,这有利于更好地在全球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上海在创新领域的范例可以供全球其他城市学习借鉴。”2016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一行在上海进行访问时,对上海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赞不绝口。
战略二:面向世界的专门法院
谈到上海知识产权审判,不得不谈到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以下简称知产法院)。
作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法院改革试点地区之一,上海知产法院于2014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两年多来,该院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为推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2016年,上海知产法院共受理各类知产案件1877件,同比上升14.38%。其中,专利、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技术合同等涉科技创新类案件834件,占一审案件的92.26%。
2016年3月,根据最高法院的相关规定,上海知产法院专门设立技术调查室,聘任了11名技术调查官。这11名技术调查官分别来自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机构,涵盖了材料、化工、电子、通信、网络、专利和通讯等专业技术领域,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技术类案件中查明技术事实的难题。
技术调查官制度在国外由来已久,只是每个国家对其称呼和职责的定位等有所不同,如德国的技术法官制度、日本的技术调查官制度、韩国的技术审査官制度、中国台湾地区的智慧财产法庭的技术审查官制度等等。
上海知产法院的技术调查官制度运行效果明显。2016年,该院技术调查官共受理技术调查案件35件,出庭43次,出具技术审查意见书和咨询意见书17份,参加证据保全、现场勘验、完成技术咨询和办理相关事物300余次。
此外,上海知產法院还聘任了18名特邀科学技术咨询专家、18名专家陪审员,制定了特邀科学技术咨询专家咨询办法和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工作规则。自此,该院建成了技术调查、技术咨询、专家陪审、技术鉴定“四位一体”的技术事实调查认定体系,提升技术事实查明的科学性、专业性和中立性,保证了案件审理的公正与高效。
国际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为进一步培养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法官,上海知产法院积极参与上海高院组织的各类培训,如上海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专项培训班、法经济学系列高级研修班等,并选派部分法官前往最高法院以及美国、德国等国法院进行交流和培训,开拓国际视野,提升专业化审判水平。
“全球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新趋势对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将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大胆探索,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努力做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的参与者、引领者和主导者。”上海知产法院副院长黎淑兰对知识产权审判怀揣期冀。
战略三:聚焦全球关注的区域发展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2015年4月初,浦东法院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成立。此时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已由最初的28.78平方公里,扩展至120.72平方公里。扩区后,高、精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知名企业不断入驻,跨境贸易特别是知识产权贸易快速增长,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知识产权司法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加。
“浦东法院设立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就是为了应对扩区后‘暴涨的知识产权案件以及更新、更专业的纠纷。”上海高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刘军华说。
数据显示,自贸区扩区后,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增长明显,扩区前(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收案量仅为48件,扩区后(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收案量迅速上升至4022件。
面对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不断上升的新形势,上海高院迅速做出调整,2016年,浦东法院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与知识产权审判庭合署办公,全面整合知识产权审判资源,集中审理自贸区知识产权案件。同時依托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联系点,加强自贸区法院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建立横向联系机制。
在一系列完善的机制保障下,浦东法院受理了一大批新类型、疑难复杂及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2016年10月,浦东法院发布民事裁决书,责令“帮5买”网站立即停止以“帮5淘”插件嵌入淘宝天猫页面、抓取后者流量的行为,这是新的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全国首例针对流量劫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发出的诉前禁令,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同时,浦东法院还受理了一系列与区域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件,如销售平行进口商品引发的商标侵权案件,与自贸区的贸易政策相关;就中国企业在外贸中使用的英文名称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对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依法保护迪士尼动画形象和知名电影名称,对推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加快实施自贸试验区战略,是我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大部署,上海作为我国首个自贸区所在地,上海法院有责任、也有能力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经验,为自贸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刘军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