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化之都”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2017-06-02 11:01孟晋
新经济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利物浦欧洲活动

孟晋

历史文化名城下的产业方向过于集中在旅游部门,直接“套现”物质遗产价值,而对大文化产业的整体推动不足,缺乏对城市产业体系可持续性的真正提升。

欧洲是世界领先的文化创意产品生产地,为了保持这一地位,欧洲不断加强文化产业的跨境运作能力。在过去的30年里,“欧洲文化之都”已经成为欧盟最成功和最受欢迎的一项活动,同时也在吸引全世界人们的目光。“欧洲文化之都” 这一活动的影响力无论对于获得称号的城市还是整个欧洲都是巨大的。“文化之都”这一殊荣不仅给历届当选城市带来了新的生命,营造出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产业模式,而且助推了很多老工业城市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欧盟各个国家的经济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着重要作用。

“欧洲文化之都” 提振城市精神

2017年1月,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Aarhus)举行了名为“奥胡斯——2017欧洲文化之都”的盛大开幕庆典。为了凸显丹麦对该活动的重视,这次官方开幕式由曾经一手指导了悉尼奥运开幕式的著名艺术导演——Nigel Jamieson亲自执导,开幕仪式主题为——维京年代(the Viking Age)。在开幕式当天,将有5000个人举着灯笼,与6艘维京船一起在被灯光与歌声装点的街道上举行盛大的游行;同时,曼妙的舞蹈、音乐、灯光和杂技将汇聚成开幕仪式最激动人心的部分。除此之外,获得“欧洲文化之都”称号的奥胡斯开始轮番上演各种各样的展览和艺术活动,超过三百个文化项目在这里精彩亮相,给整个城市增添了更加浓厚而独特的艺术气息,也为观众带来更多视觉与精神上的享受。

去过欧洲的人都有明显的感觉,与中国的千城一不同,所到之处随时都能看到千余年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在德国、法国、意大利以及北欧许多城市,城市区划都分为新城和老城,老的城市有古朴狭窄的街道、风格各异的住宅楼、壮观的大教堂和千年的雕塑,人本从中让人感受到这个国家历史的久远、文化底蕴的丰厚,新的城市则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有着自己新颖的规划设计方案,游客在各个城市都感受到现代科技、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三者合一的独特气质。

欧洲人认为,自己国家古老的东西都是文化,都有保留的价值。在从17世纪到20世纪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欧洲都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欧洲人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也有独特的认识。1967年7月1日欧共体成立,欧洲将社会的焦点转向了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到1985年,担任希腊文化部部长的梅莉娜提出了“欧洲文化之城”项目。她认为,欧盟成立以来,相比于政治,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从1985年的雅典开始,每年均有一个欧洲城市成为“欧洲文化之城”。 1998 年该项目改名为“欧洲文化之都” 。

到目前为止,已有 50 多个欧洲城市当选“欧洲文化之都”。该活动的举办一方面提高了欧洲民众对欧洲一体化的认同感,另外一方面因为申请成为“欧洲文化之都”的城市不仅要文化古迹等“硬件”,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吸引欧洲各国艺术家参与,所以还加强欧洲各国之间文化联系。3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活动的影响力无论对于获得称号的城市还是整个欧洲都是巨大的。欧盟负责文化工作的官员对这一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过去的30年里,“欧洲文化之都”已经成为欧盟最成功和最受欢迎的一项活动。

“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管理与操作非常注重公平性,通过评选结果可以看到,“欧洲文化之都”的机会在文化积淀和经济实力差距甚大的欧洲各国间得到相当平等的分配。在过去27年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连续两年承办,各国大多未刻意将机会偏向给首都、大都市,特别是那些著名文化大国,更重视发挥此活动对中小城市和衰落城市的公益性。比如意大利先后3次承办该活动,但其首都罗马至今尚未中选;两次承办的英国,也尚未推出其首都伦敦;而3次承办的德国,除1988推出统一前的西柏林外,后两次机会也没有交予慕尼黑、科隆、汉堡这样的大都市。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的文化非常多元,230种语言汇集成丰富多彩的文化。为了表示足够尊重多元文化特征,“欧洲文化之都”的承办城市都不仅凸显已具相当知名度的主流文化内容,还特别重视对本地边缘文化人群和非物质文化的解读与展示。比如2016年当选“欧洲文化之都”的是西班牙的多诺斯蒂亚-圣塞瓦斯蒂安市和波兰的弗罗茨瓦夫市。圣塞瓦斯蒂安市的海军博物馆讲述着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年代久远的航海历史,巴斯克民族拥有着西欧地区唯一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其服饰和习俗也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2017年“欧洲文化之都”是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Aarhus),该城市也被称为微笑之城。奥胡斯老城建于1914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展现城区建筑文化的室外博物馆。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建造于不同历史时期、代表不同建筑风格的老房子。这里的所有建筑都是在丹麦各地经过精心挑选,并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迁移到这里的。

所以说,“歐洲文化之都”为那些不受重视的弱势人群和行将消失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与世界握手的机会,也提供了让这些古老城市真正融入城市和重现生机的路径选择。

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32年来,“欧洲文化之都” 活动让会员国间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分享,拉近欧洲人民之间的关系,进而营造出一种饱含着多元文化特色的欧洲共识。与此同时,“欧洲文化之都”的美名也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开始关注欧洲的这一活动,很多城市借此机会吸引了更多的观光客,增加了当地就业率并促进了观光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获选为“欧洲文化之都”的城市将获得由欧盟提供的赞助经费用于对艺术表演活动和文化活动补助,所以很多城市都寄希望于利用“欧洲文化之都”这一活动进行城市再造。

比如在基础设施改造方面,很多城市都因此而建设了新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利时蒙斯市被评为2015年“欧洲文化之都”,当年共新建揭幕了5座博物馆、2座音乐厅和1座会议中心。2013年“欧洲文化之都”马赛—普罗旺斯地区用于新的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超过6亿欧元,该项目又被整合进了一个总计达数十亿欧元的宏大工程——振兴马赛这个在法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城市。于当年建成开放的欧洲与地中海文明博物馆就是其中的杰作,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欧洲文化之都”斯洛伐克科希策,私营部门与当地大学合作,把这座工业城市改造成突出创造潜力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全新城市,并将其打造为喀尔巴阡山地区的旅游枢纽。

因为观光产业的发展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则是更为明显的事实。比如借助当选2008年“欧洲文化之都”之机,挪威斯塔万格与50多个国家开展了文化合作、交流及共同制作。2004年“欧洲文化之都”法国里尔的统计数据显示,用于“文化之都”的每1欧元公共资金为当地产生了约8欧元的经济效益。匈牙利佩奇在作为“欧洲文化之都”的2010年,酒店入住人数达到12.4万,比上一年增长了27%。2013年“欧洲文化之都”法国马赛—普罗旺斯地区则吸引了1100万游客,创下了历史之最。

“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也在不断强化着各个中小城市的社区意识。增加居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比如2008年“欧洲文化之都”英国利物浦共吸引近1万名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全市中小学生在当年至少参加了1项活动。在2009年的“欧洲文化之都”奥地利林茨,当地志愿者和学生制作了900只聚乙烯动物,作为大型装置艺术《洪水》的一部分。该市十几个“月度文化社区之星”也都纷纷举办文化活动,并在商店橱窗、地下隧道、巴士沿线展示艺术作品。2000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作为“欧洲文化之都”的举办城市,全市举办了首届辛内克游行,把具有不同种族、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居民融合起来。自此以后,该活动成为惯例,每两年举办一次。

欧盟委员会在评估“欧洲文化之都”活动时认为,该活动给所有欧洲人都带来了益处。不仅彰显了欧洲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增进国家间和民族间以及文化之间的了解,而且让人们知道需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共同的历史和传统。另外,该活动更为成功的一面就是用创意这一全球通用的语言向世界展示了丰富多元的欧洲文化,同时也让世界理解了欧洲文化的包容性。

给老工业城市带来了新的生命

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不仅促进了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也给一些曾经的老工业城市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在任何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都会有一些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城市被时代的车队逐渐的落在后面。“文化之都”这一活动,则是在另外一个方面帮助老工业城市获得了新生。

捷克西部城市皮尔森素以“皮尔森啤酒”和“斯柯达汽车”闻名,皮尔森后期在工业转型过程中逐渐地没落。2015年捷克皮尔森举办“欧洲文化之都”活动,设立了该国首家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DEPO2015”,该孵化器的前身是废弃的电车和公交车站。斯柯达公司也借此机会建成了巨型科技中心,向外界宣传皮尔森悠久的工业文化。该科技中心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其中1万平方米为斯柯达的历史展示中心,其余均为现代化科普和科技互动活动场所,让参观者在各种游戏中了解地球,以及科技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人们探索自然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此外,基于本地丰富的古典元素,皮尔森推出了为期九周的“巴洛克文化”推广活动,每周七天分别以巴洛克风景、庄园、教堂、美食、绘画、雕塑和音乐为主题,向来自欧洲和世界各地的游客介绍皮尔森地区的巴洛克文化,排满全年的600多场戏剧、展览、音乐会、街头艺术等文化活动凸显其“欧洲文化之都”的内涵,更让这座工业城市散发出浓浓的文化味儿。如今,这个历久弥新的工业城市,在“欧洲文化之都”的装点下已经变得非常立体、富有魅力,并成为去捷克旅游的游客的必去景点之一。

位于英格兰西北部,默西河口(Mersey River)的东岸的利物浦是一个港口城市,也是默西塞德郡的首府。19世纪初,40%的世界贸易通过利物浦船坞。1830年世界上第一条客运铁路在利物浦和曼徹斯特之间开通。20世纪的上半叶,繁荣的港口经济让利物浦吸引了的来自欧洲各地的移民,工业制造业也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时有发生。但是电力革命的兴起和新兴产业在美国、德国的爆发,让利物浦的船坞和传统制造业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急剧衰落。到20世纪90年代,这个老工业基地已经显得灰头土脸。

2003 年,英国城市利物浦击败了伯明翰、卡迪夫、纽卡斯尔、牛津和布里斯托等竞争对手,当选为 2008 年“欧洲文化之都”。为了复兴利物浦的经济,政府投入了 2 亿多英镑用于城市的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同时,利物浦又是闻名世界,令无数流行乐迷倾倒的披头士乐队的故乡。通过足球文化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提升,利物浦被打造成一个非常重视足球运动的城市,两家英超豪门俱乐部利物浦足球俱乐部和埃弗顿足球俱乐部以及其他英伦俱乐部的所在地都位于利物浦。经过了了5年的准备,在2008 年举办的“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使利物浦乃至整个英国新增了 200 万名游客。“欧洲文化之都”活动成为了利物浦复兴的催化剂,造福地方经济,促进城市发展。

同样的案例还有以埃森市(Essen)为中心的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复兴过程。从没落的煤炭与钢铁之都到今日的“欧洲文化之都” ,鲁尔区的华丽转身耐人寻味。以埃森市(Essen)为中心的德国鲁尔工业区是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第三大承办方,这也是欧洲理事会首次将这一称号授予一个地区而非城市。

工业是鲁尔发展的源动力,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但这里早已变得天高气爽、浓烟绝迹。

鲁尔区在区域转型过程中,一方面重视新型工业的发展,但是原有老城区还有大量的厂房和设备,对这些地区进行发展,不能一拆了之,鲁尔区的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力量,决定从地方内部进行创新,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文化的断裂,实现渐进、持续、稳定的变革。

在改造鲁尔的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建筑、厂房和设备都被改造成艺术展览馆和博物馆。比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海关关税同盟旧址,其前身是德国过去最大的煤矿,如今是一家开放的新博物馆。曾为铁路车厂输送蒸汽的1904水塔如今是一家古董电影技术博物馆,其顶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暗箱;杜伊斯堡多功能景观公园是一家钢铁厂的旧址,攀岩者可从仓库的墙壁一直爬到烟囱,甚至可以登上高炉炉顶俯瞰全景。昔日的酿酒厂已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光艺术中心,也是世界首届光艺术展所在地,当年的大型工厂储气罐TheGasometer已被改造为一个颇为壮观的展位。世界上共有三座红点博物馆,一座位于新加坡,一座位于中国台北,还有一座就坐落在德国埃森。埃森想红点博物馆就设立在矿业同盟矿区一个巨大的锅炉房内,目前这座建筑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当时的原貌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欧洲文化之都”的启示

文化产业给欧洲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的实惠。

在德国,传统文化总产价3800亿欧元,超过能源的总产值,按照广义的文化产业统计,它的总值是4000亿欧元,接近德国汽车产业的总产值。对一个只有8000多万人口的国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支柱。所以欧盟国家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研究和发展。

我们也有很多具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老城市,历史文物也不少。我国政府在保护这些文物古迹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叫得响的文化品牌还不多。与“欧洲文化之都”相类似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评选活动。截至2016年5月4日,国务院已将129座城市(琼山市已并入海口市,两者算一座)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对这些城市的文化遗迹进行了重点保护。

不过,相比于“欧洲文化之都”,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为指定性而非竞争性,由国务院确认的“历史文化名城”彼此间不存在 “轮流坐庄”的竞争关系,这导致其往往不过是城市众多头衔中的一个。比如河北省承德市,除了“历史文化名城”,还有“中国首批44家风景名胜”称号、“中国十大风景名胜”称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等多个头衔。

此外历史文化名城评选诉求偏于传统和物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中绝大部分定量和定性内容指向街区面积、建筑数量、古城格局、历史风貌等物质性条件。相对而言,“历史文化名城”下的产业方向过于集中在旅游部门,直接“套现”物质遗产价值,而对大文化产业的整体推动不足,欠缺对城市产业体系可持续性的真正提升。

鉴于此,可将“欧洲文化之都”的适当成功经验引入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与操作中,以实现其更高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如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当作提升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政策,将工业设计、艺术品市场、音乐、图书、广告、建筑等多个产业的生产、服务和价值创造与文化产业相互衔接,走出一条以大文化产业引领城市未来的新型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利物浦欧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利物浦风情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