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颖,陈晓丽,张辉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疗区,吉林 吉林 132011)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
魏颖,陈晓丽,张辉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疗区,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 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46例,将患者按先后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施辅助治疗举措,观察组利用护理干预,予以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对其实施系统合理的护理干预举措,不仅能够对其恢复期有效提升,且还可对患者的治疗信心予以增强,在临床应用当中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心肌梗死;恢复期;护理干预;效果
致使心肌梗死发病因素而言,其较多由于老年人心肌灌注在供需方面出现不平衡所造成,此病患者长期性,处于心肌缺血状态,导致其心肌细胞出现相应死亡状况,通常情况下,通过对患者心肌酶学改变状况及心电图予以检查即可得出。而对于那些不典型症状,在发病时则会无症状显现,患者会感觉到胸骨后剧烈疼痛及腹部不适状况,一些患者还会伴随有相应恶心晕厥及呼吸困难症状反应,因此,在具体临床诊断当中常出现误诊状况[1]。伴随当今我国老龄化的日趋加深,且其在免疫力方面的整体下降,促使心肌梗死的发病几率也在不断提升,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本院治疗46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按先后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23例。对照组中,男9例,女14例,年龄59~81岁,平均71.4岁;其中心律失常患者为15例,心力衰竭患者为8例;观察组患者当中,男13例,女10例,其年龄58~79岁,平均69.7岁,14例患者为心律失常,9例患者为心力衰竭。经临床检查、所选取患者均确诊为心肌梗死,两组患者在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举措,并对辅助治疗措施予以运用,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举措,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基于老年恢复期患者而言,其内心往往处于敏感及脆弱状态,且常由于自己实际身体状况,而在心理方面造成阴影和担心,此外,还会对家庭方面所可能造成的经济辅导予以担心,患者内心起伏状况明显,易造成患者病情反复出现的状况,所以对老年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辅导具有一定的必要性[2]。相关护理人员要切实做好和患者之间所开展的积极沟通工作,及时发现或了解患者所存在的的忧虑,并采取相应减压措施,消除患者所存在的焦躁心理,此外,还要将相关的康复信息,及时且长期性的向患者予以提供,对患者自身病情状况及相应治疗结果予以告知,当基于患者情绪稳定框架下,引导患者对战胜病魔的信心及勇气予以建立。(2)基础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就病房而言,应对空气流通状况,及整洁性予以适当保持,根据患者所具有的兴趣爱好,对其开展活动予以护理引导,帮助患者对自身疼痛,在注意力方面给与转移;并就病房安静状态进行持续保持,另外,患者在睡眠方面也要保证充足;对患者的心律及血压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避免出现相应并发症状况;将所患疾病的特征向患者予以讲解,结合患者具体病情恢复状况,对其开展相关康复运动予以制定,对患者所产生的情绪变化,要进行细致观察,并积极倾听患者所提意见及建议,以此对患者的康复运动,实施依据个体差异进行适当调整[3]。(3)饮食护理。饮食习惯科学化,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护理人员应对患者饮食予以指导,避免患者食用那些高脂肪及胆固醇食物,在日常饮食当中适当减少那些刺激性食物,应多食用一些清淡且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基于钠离子对血容量具有增加作用,至此,会对心脏的负担予以增加,另外,患者还要对食用盐量予以控制[4]。
1.3 评价标准 治疗后,对患者各方面指标进行评价,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就患者情绪、焦虑及抑郁等实施测评。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实施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比较可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前后,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患者采用鼓励干预措施前、后所存在较为明显性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对比(±s)
表1 2组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对比(±s)
项目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其它对照组(n=23)干预前2.21±0.78 2.34±0.71 2.33±0.75 1.78±0.51 1.89±0.39 2.12±0.38干预后2.10±0.65 2.14±0.63 1.92±0.61 1.55±0.48 1.66±0.31 1.91±0.38t值2.61 6.45 4.31 2.14 2.81 2.89观察组(n=23)干预前2.25±0.75 2.41±0.73 2.31±0.78 1.82±0.49 1.89±0.42 2.07±0.35干预后1.53±0.55 1.48±0.29 1.59±0.37 1.45±0.38 1.57±0.17 1.41±0.33t值9.17 9.12 9.01 8.45 7.37 9.78
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对其开展治疗之后,其在症状方面得到显著改善,然而由于在手术方面具有较大的难度,至此,患者自身则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因此,患者便会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对病情造成严重影响,故此,对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5]。针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对其恢复期予以护理干预,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状况予以密切观察,并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状况,对其采取针对性性的护理措施。本文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饮食护理等举措,从观察组和对照组恢复期效果来看,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在效果上更为明显,采用护理干预举措,不仅更加符合患者实际日常生活状况,而且还对患者的具体恢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预防为核心,并不断提升患者及相关医护人员相应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患者实施更为全面的针对性治疗,相关医护人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对自身的服务质量予以提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密切观察,当患者心理状况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对患者实施交流和沟通,最终实现患者顺利康复[6-7]。通过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因此,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在具体的疾病认知度方面的相应在得分,得到显著增加,至此,表明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在具体的疾病认知的程度方面具有增强效果,促使其在治疗依从性方面予以提升,能够以积极的调速参与到护理治疗中,且还易于各种护理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工作,不对可安抚患者在治疗方面所存在的不安情绪,还可对相关疾病知识有一个深层的理解及认识,从而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还可实现患者在自我护理方面的能力提升,此外,还要对患者给与相应鼓励,促其尽可能早的就躯体活动予以恢复,此要求不仅对于其心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实现获取更好的预后。对患者在合理及均衡饮食方面提供指导,用药要定时,以此实现血脂及血压的降低,实现预防并发症的目的[8]。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对其实施系统合理的护理干预举措,不仅能够对其恢复期有效提升,且还可对患者的治疗信心予以增强,在临床应用当中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1]刘芳.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9:93,95
[2]Harvey DW,Philip EG,Zhen H.Mortality and morbidity remain high despite captopril and/or valsarta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heart failure,or both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sults from the valsarta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ial(VALIANT)[J].Circulation Journal,2005,112:3391-3399.
[3]段伟平.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8):221,211.
[4]吕文杰.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424.
[5]张蓉,吴晶.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07-809.
[6]李蕊.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9):99-100.
[7]陈晓莎.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2):134-135.
[8]杨通欢.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8):131-13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