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2016年机电产品进出口分析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2016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19796.2亿美元,同比下降6.4%,占全商品的比重为53.7%。其中出口12086.9亿美元,下降7.6%,占全商品出口的比重为57.6%;进口7709.3亿美元,下降4.5%,占全商品进口的比重为48.6%。当前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7年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但新的增长动能正在稳步积累,外贸增长有望进一步回稳向好,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速预计可实现正增长。
2016年, 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全球贸易增速连续5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趋势加剧;国内方面,以成本要素为主的外贸传统竞争优势削弱,新的增长动能尚在逐步形成之中,机电产品进出口出现多年未有的双降情况。面对复杂严峻的外经贸形势,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政策措施并取得积极成效,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不断加快,增长质量和效益持续得到改善,机电产品进出口显现回稳迹象。2017年,机电产品对外贸易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但持续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改变,增速有望较2016年进一步回稳。
(一)进出口出现双降,四季度温和回暖
2016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19796.2亿美元,同比(下同)下降6.4%,占全商品的比重为53.7%。其中出口12086.9亿美元,下降7.6%,占全商品出口的比重为57.6%;进口7709.3亿美元,下降4.5%,占全商品进口的比重为48.6%;全年机电贸易顺差4377.6亿美元,下降12.6%,占全商品贸易顺差的比重为85.8%。以美元计,月度出口仅3月份实现正增长,进口仅8月份实现正增长,全年进出口出现了2009年以来的首次双降,但同时也应看到自9月以来,进出口降幅均有所收窄,呈回稳迹象。
(二)对印、俄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国际市场布局有所优化
2016年与我国有机电产品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37个。受主要市场需求低迷及产能转移等因素影响,我国对各主要市场进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主要出口市场中,对美国、欧盟、东盟和日本分别出口2349.1亿美元、1998.0亿美元、1223.4亿美元和697.9亿美元,降幅分别为4.7%、3.0%、11.4%和4.6%。对部分新兴市场出口实现增长,其中对印度出口339.0亿美元,增长12.9%,对俄罗斯出口186.0亿美元,增长20.4%。主要进口来源地中,自东盟进口1006.7亿美元,增长1.5%,自日本进口998.5亿美元,增长3.9%;自欧盟进口1365.2亿美元、下降2.7%,自美国进口709.3亿美元,下降11.2%。
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电产品贸易总额达4071.3亿美元,下降2.3%,占机电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为20.6%,较2015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表现好于机电贸易整体水平。除印度、俄罗斯外,对巴基斯坦、罗马尼亚、乌克兰等沿线国家出口也实现10%以上增长。随着“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新兴市场的机电贸易更加活跃,对发达市场依赖性下降,市场布局更趋多元。
(三)一般贸易占比继续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2016年,我国机电产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5002.1亿美元,下降4.8%,占机电产品出口41.4%,份额增加1.2个百分点;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5611.9亿美元,下降9.7%,占机电产品出口的46.4%,份额下降1.1个百分点。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3275.1亿美元,增长5.0%,占机电产品进口的42.5%,份额上升3.9个百分点;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2754.5亿美元,下降10.2%,占机电产品进口的35.7%,份额下降2.3个百分点;海关特殊监管区出口下降15.1%、进口下降14.1%,占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为6.6%和14.8%。入世以来,承接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体的全球产业转移带动我国加工贸易高速增长,是这一阶段拉动机电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要素成本的不断攀升,智能手机等产品市场需求的饱和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的调整,加工贸易增速出现下滑,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同时,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逐年提升,贸易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四)家电出口保持稳定,汽车关键件和零附件进口增长
2016年,我会监测的27大类机电商品中,有23类出口出现下降,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零附件,电子元器件,船舶、船用设备及其零附件和日用机械等8大类产品的出口降幅在10%以上;家用电器及零件出口微增0.8%,在大类产品中的表现较为稳定;航空航天器及其零件、金属及电动玩具4大类产品出口有所增加。电子信息类产品中,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彩电出口额分别为1156.0亿美元、583.4亿美元和122.7亿美元,分别下降6.6%、9.7%和1.9%;机械类产品中,汽车整车出口113.5亿美元,下降8.2%;船舶出口221.5亿美元,下降20.4%;农业机械、轻工机械和工程机械出口额分别为273.6亿美元、189.2亿美元和125.1亿美元,分别下降3.7%、4.9%和10.2%。
进口大类商品中,汽车及其关键件、零附件进口791.0亿美元,增长3.0%,其中汽车关键件进口175.8亿美元,增长11.4%,零附件进口167.6亿美元,增长3.9%;仪器仪表(431.3亿美元,0.3%)、船舶(33.3亿美元,8.5%)家用电器及零件(45.1亿美元,3.1%)等进口也实现增长。而电子元器件进口3086.2亿美元,下降5.1%;电工器材进口509.2亿美元,下降2.8%;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件进口435.8亿美元,下降9.1%。
(五)东部地区出口占比回升,部分中西部省份实现增长
2016年,东部地区机电产品出口10073.4亿美元,下降7.1%,占全国出口总值的83.3%,占比上升0.4个百分点;进口6422.1亿美元,下降5.3%,占全国进口总值的83.3%,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出口分别为926.4亿美元和879.9亿美元,分别下降3.3%和15.6%。出口前三的省市为广东、江苏和上海。四个实现出口增长的省市全部位于中西部,分别为山西、陕西、湖北和河南。进口前三的省市分别为广东、上海和江苏。福建、四川、重庆等11个省市实现进口增长。
(六)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进口仍以三资企业为主
2016年,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出口分别为6906.2亿美元、4145.9亿美元和1028.4亿美元,分别下降8.6%、4.9%和10.9%;其中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为34.3%,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分别进口5078.7亿美元、1932.9亿美元和695.7亿美元,分别增长-6.5%,3.7%和-10.0%;其中民营企业进口占比25.1%,提高2.0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占比为65.9%,下降1.4个百分点。
(七)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际市场份额出现小幅下降
根据Global Trade Atlas 数据测算,2016年1~10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6.7%,较上年同期下降约0.9个百分点,主要受发达经济体自中国进口有所下降影响。1~10月,美国进口机电产品9367.0亿美元,同比下降1.8%,其中自中国进口2451.9亿美元,下降4.6%,中国占美国市场份额26.2%,下降0.8个百分点;欧盟进口6283.8亿美元,增长1.9%,其中自中国进口6283.8亿美元,下降1.1%,中国占欧盟市场份额32.2%,下降1.0个百分点;日本进口1843.4亿美元,增长0.4%,其中自中国进口746.2亿美元,下降2.3%,中国占日本市场份额40.7%,下降1.1个百分点。
(一)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有望加快,世界贸易增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根据IMF最新预测,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估计为3.1%,较2015年有所下降。全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回落,美国经济下半年增速加快但不确定性增加,欧元区经济有所改善但仍低于潜在水平,日本与上年基本持平;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分化加剧,独联体国家经济状况好转,中东北非地区整体有所回升,印度、越南等亚洲经济体表现较为强劲,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仍处于严重衰退之中。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制约了国际贸易增长,同时国际贸易的低速增长也成为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贸易投资规则碎片化都进一步加大了世界贸易增长的难度。
2016年,我国制造业PMI指数在49.0~51.7之间波动,7月以来整体呈上升趋势,11月达到全年最高值51.7,12月有所回落,2017年2月PMI指数回升至51.6。2016年,新出口订单指数处在46.9~50.3区间,其中有7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表明年内出口压力较大,而2017年2月该指数攀升至50.8,为36个月以来最高水平。波罗的海指数2016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至11月达到1257的高点,但随后出现下滑,至2017年2月底维持在900点左右水平。从主要先导指数看,当前外贸呈现向好迹象,但基础仍非常薄弱。
IMF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4%,其中发达经济体预计增长1.9%,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预计为4.5%,均高于2016年水平,显示预期向好,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有望加快,但同时也提出鉴于美国新政府政策态势的不确定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预测结果可能出现较大差异。WTO对2017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的预测为1.8%~3.1%,这是世贸组织首次提出区间预测,表明全球贸易回暖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除此之外,全球恐怖主义、欧洲难民危机、俄乌冲突、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等潜在政治风险和非经济因素也可能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复苏蒙上阴影。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贸易增长战略的推动,或将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回暖的重要力量。
(二)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为企业所关注
2016年,原材料价格经过前几年的持续下跌出现触底反弹,10月份以来出现了大幅上涨情况。经初步统计,橡胶、钢铁类、合金类、矿产类、线材类、外包装纸箱等多种原材料价格较年初上涨约60%以上。其中天然橡胶价格全年上涨约75%;钢材类价格上涨20%~100%不等,其中某型碳结圆钢价格上涨近1倍;合金类原材料中某型硅锰合金涨幅也超过100%;铅、镍、锡、铁矿石等矿产类原材料全年也出现了20%~60%的涨幅。企业虽采取一定应对措施,但在外贸形势严峻、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016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先升后降,全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6.8个百分点。短期内人民币贬值对出口增长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利好难以持续,同时由于国内非贸易品价格相对于贸易品价格上升,推高了出口商的实际成本,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汇率贬值优势并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2017年,在美联储加息和强势美元的压力下,人民币被动贬值的预期仍比较强烈。除汇率波动外,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债务风险和政局不稳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出现外汇紧张、管制收紧情况,给我国企业结汇带来困扰。而随着我国汽车、家电和工程机械等企业和自主品牌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我国企业对中资银行在海外市场提供更加丰富、高效金融产品支持的需求增加,希望中资银行加快在消费贷款、融资租赁以及跨境结算等方面金融“走出去”步伐。
(三)反全球化趋势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当前,我国占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市场的份额在13%以上,机电产品出口额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近17%,在反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我国已成为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对象。2016年,我国共遭遇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119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143.4亿美元,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同比分别上升36.8%和76%。机电产品成为贸易摩擦的重要领域,2016年仅机电商会就组织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案件40起,美国337调查案件10起,对外发布产品预警5次。当前贸易摩擦呈现以下特征,一是高科技及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重特大敏感案件呈多发态势,如我国光伏产品、风电塔等可再生能源产品及输变电设备类产品遭贸易救济调查日趋常态化;二是不仅发达经济体立案数量大幅上升,印度、土耳其以及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机电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也呈增长态势;三是贸易摩擦形式更加多样,发起337调查、叠加使用多种贸易救济调查手段的情况频发,我国企业应对难度加大。
(四)转型升级压力增加,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当前,我国外贸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一方面,美、欧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加速。福特、通用电气等美国公司在政府重振制造业政策支持下,有选择地将部分生产线从发展中国家迁回本土,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贸易政策日趋明朗,制造业回归与吸引投资力度或将进一步加大;英国、德国等欧洲工业强国的部分高端制造企业也由于日益提高的海外生产成本选择逐步回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近几年环境、土地、人工成本的快速增长,传统竞争优势有所弱化,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正凭借低廉的人工、土地等成本优势承接部分国际产能转移。虽然由于我国大部分机电产品的生产制造依旧在生产效率、上下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力整体素质等方面具有综合性比较优势,此外拥有比其他国家更为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短期内尚未出现大规模机电产业转移,但部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成本更低国家转移产能或将成为趋势。
面对当前严峻的外贸发展环境,我国企业积极顺应形势发展,主动开展转型升级。企业普遍加大投入,更加注重核心技术研发、自主品牌打造,产品质量提升和国际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品牌”、“中国服务”升级。一批企业依托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业态,形成外贸发展的新亮点。很多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战略推动机遇,抱团出海,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对冲传统市场下滑影响,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五)稳增长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外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为促进外贸回稳向好,国家连续出台了多个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文件并狠抓落实,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主管部委及各地方政府围绕外经贸领域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开展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多措并举促进加工贸易稳定发展并优先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能转移,加大金融、保险对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支持力度,鼓励外贸新业态创新发展,加大进口支持力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效提振了进出口企业的信心,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聚集。
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已签署并实施的自贸协定达到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欧洲、拉美和大洋洲等地,对外贸易与跨境双向投资相互促进的局面正在形成。同时,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推动辽宁等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系列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7年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但新的增长动能正在稳步积累,外贸增长有望进一步回稳向好,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速预计可实现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