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新惠
VR/AR新闻的应用场景与面临的挑战
詹新惠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AR/VR技术就已经出现,但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却到了二十一世纪。2015年《纽约时报》推出一款名为NYR VR的APP,让读者使用谷歌cardboard设备体验沉浸式的虚拟现实内容,成为VR在新闻领域实验的标志性事件。AR新闻至今还没有标志性的应用实验和媒体实践,但从未来趋势和长远发展看,AR新闻可能比VR新闻更成为媒体的标配性应用。
VR,英文Virtual Reality的简称,中文称之为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创建出一个虚拟世界,用户可以沉浸到这种多源信息融合、交互的三维动态环境中进行体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其技术的核心特征可以归纳为“3I”,即沉浸(Immersion)、互动(Interaction)和想象(Imagination)。
AR,英文Augmented Reality的简称,中文称之为增强现实,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达到真实的环境与虚拟的物体同处一个画面或空间,实现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无缝”集成。
对比VR和AR,前者是一个完全被创造出来的世界,综合多种技术,包括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宽视野)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以及触觉/力觉反馈、立体声、网络传输、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等,具有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和自主性。后者不是单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利用三维建模、实时模拟等技术在现实的基础上增加内容,核心技术包括多媒体、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多传感器融合、实时跟踪及注册、场景融合等新技术与新手段,具有信息集成、实时交互性和定位虚拟物体的特点。
VR展示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能给用户带来真实的感受;AR展示的是真实世界与虚拟信息补充、叠加的视觉效果,用户看到的场景比单纯用眼睛看到的现实场景“增加”了更多的信息。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目前VR/AR的应用领域比较广泛,覆盖到医疗、军事、房产、工业仿真、文物古迹、游戏、娱乐、旅游、电影、教育等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VR/AR新闻只是VR/AR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种应用和实践。
2010年,南加州大学高级研究员罗尼·德拉佩纳首次用“沉浸式新闻”的概念来定义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新闻:“一种使观众能够对新闻中的故事或场景,获得第一人称视角体验的新闻生产方式。”纽约时报编辑杰克·西尔沃斯坦认为,“虚拟现实的力量在于,它能在观众与人物和事件之间建立一种独特的移情关系。”
VR/AR新闻将改变新闻的呈现方式,带来全新的讲故事方式,用户从过去的“看新闻”到“被带入新闻现场”,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参与度。VR视频与传统报道最大的区别在于报刊、广播、电视只是拓展视觉和听觉,基于互联网的VR/AR新闻则拓展包括视觉与听觉在内的更多感官,让媒体传递的信息更具仿真性。
用户通过头盔、眼镜、数据手套等VR/AR设备,借助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种传感通道与三维虚拟世界进行逼真的实时交互,消解以往观众对于新闻的隔阂感。用户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直接参与完全浸入到虚拟场景中,就像直接走入新闻现场一样,真实体验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大事。
虚拟现实是让用户浸入到完全虚拟(电脑生产的数字化内容)的场景中,体验和现实截然不同的虚幻世界,展示真实世界的“360度全景视频”也多被认为是VR新闻,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360度全景视频由多个摄像机同时对物体进行多角度拍摄,支持多角度播放。用户可以上下滚动观看,也可以左右旋转观看,不再是被动观看,而是成为了观看内容的参与者。之所以360度全景视频被看做VR新闻,一者因为完全意义上的虚拟场景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二者新闻媒体的使命是传播真实世界发生的事件,虚拟场景意义不大,能借助技术带领用户回到现场,多视角、多方位感受真实场景,就能够实现技术辅助新闻报道的目的。
尽管VR/AR新闻的实践才刚刚开始,但媒体界已经对VR/AR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做了多方面的探索。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Engadget报道,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设立了一个全新的浸入式新闻部门,名为“CNNVR”,该部门每周推出一期虚拟现实新闻。《纽约时报》则在2016年开始推出每日播出的环景视频新闻,名为“the daily 360”。
(一)应用于娱乐和新闻直播
VR直播最先应用于大型综艺晚会、演唱会、体育赛事、娱乐节目,后被一些企业运用于产品发布会、大型活动等,发挥出不同于普通直播的独特价值。
2017年央视春晚采用360度全景的拍摄设备首次实现VR直播,用户选择上下左右任意角度体验更逼真的沉浸感,全视角感受春晚的现场氛围,犹如身临其境。《国民美少女》真人秀节目总决赛中,优酷土豆采用了VR技术对总决赛进行现场直播,让网友通过互联网看节目的同时体验到堪比现场的震撼视觉效果。芒果TV在2016年3月份对《超级女声》发布会进行了VR直播,并对金球奖、公告牌颁奖礼、MBC《歌谣大祭典》、首尔电视节以及OST演唱会等事件中都进行了VR直播的尝试。
2016里约奥运会期间,主办方在部分场馆架设全景摄像头,首次提供VR直播信号。美国NBC电视台购买了VR版权,推出85小时的VR节目,包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男子篮球、体操、田径比赛、沙滩排球等项目的直播和点播,用户可通过头戴设备观看,也可以通过下载相应手机APP从不同的拍摄角度观看现场活动,VR的沉浸感让用户即使在家中也能感受到现场的热烈气氛。国内,央视网也在体育赛事方面进行了VR直播的探索,里约奥运会推出了“奥运+”栏目,在PC端用360度视频形式直播奥运会开闭幕式和总计超过100小时的赛事内容;2017年对CBA全明星赛进行了VR直播,让球迷能够多角度,全景观看VR直播画面,全方位享受CBA全明星赛的视觉盛宴。
VR现场直播能拉近用户与新闻事件的距离,产生一种全新的新闻实时“阅读”体验。通过VR报道,用户只要戴上VR设备,就似乎被送达新闻现场,时空穿越般地同步接收现场新闻报道,更真切地体会和感受现场环境和气氛,真正对新闻留下深刻印象。
(二)应用于重大活动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
重大活动运用VR/AR技术,丰富了新闻报道手段,开启了新闻报道的新视角和新闻叙事的新方式。新华社在2016年“两会”报道中,首次采用VR视频直播和点播的方式,多路新华社记者用VR摄像设备做轻量化、沉浸式报道,并专门在两会专题中设置“VR视角”栏目,不仅让用户看到360度全景视角下的会场内外,拥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而且能增强会议新闻与用户的互动。
2015年9·3阅兵报道中,北京电视台基于AR技术的虚拟演播室:观众可以看到,主持人一边解说,虚拟的武器装备就会在他身边出现,生动形象的向观众展示了我军装备的威武雄壮,而不是干巴巴的文字或者图片描述。
中央电视台在报道2016CCTV体坛风云人物评选颁奖典礼时,引入VR/AR技术,借助VR直播让用户“到达”颁奖晚会现场,体验真切的“在场感”,同时在电视端展现了AR虚拟效果,从璀璨星空的“虚拟”舞美、到奖项的实时虚拟效果,更有所有提名奖成员的实时数据支持率展现,一方面降低了传统舞美的成本 ,另一方面极大的丰富了视频的交互性。
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记者很难进行全方位的采访和拍摄,也很难使受众感受到现场的环境。VR技术能够使这些缺失得到了弥补,用户在模拟的环境中体验新闻报道,获得听觉、视觉的多重感知,对新闻也有了更直接、更全面的认识。2015年12月20日深圳发生山体垮塌事故,财新网在这次事故的报道中加入了VR技术以现场-故事-回眸为顺序推出了“黄金72小时营救”“生死线上的人家”“深圳的伤恸”等四条VR新闻,利用虚拟现实这个技术为受众还原事故的真实现场及救援过程,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
《了不起的航天梦——首个中国航天VR展馆》
(三)应用于科技类新闻报道
如果说VR/AR应用于直播和新闻报道还只停留在对真实现场360度全景呈现的“假虚拟”,那么应用于科技类报道就能真正提供三维模拟环境和交互体验的虚拟产品。
腾讯网在2016航天年报道中,推出《了不起的航天梦——首个中国航天VR展馆》[1]VR产品,打开产品,用户如同走进一个未来展馆中,抬头便可看到中国长征火箭家族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等比例立体模型。点击热点,可以了解长征家族中每一个火箭的“能量密码”与“前世今生”;天宫二号专栏则用一组动画短视频,完整模拟了天宫二号发射时序;将手机向头顶举起,可以实现真正的“仰望星空”,用户可以自由穿梭遨游于整个太阳系。整个产品目前包括20张八大行星全景图片与6张航天展馆全景图片,以及一组动画短视频,运用到CG+3D建模等技术,同时支持裸眼全景+VR观看模式。
古迹报道也是运用VR达到更好效果的科普场景之一。2016年故宫博物院展示了一些来自景德镇的古老陶器。展览还有一部分是虚拟展示。戴上特制的黑色眼镜后,游客可以在1.4万平方英尺的景德镇遗址的虚拟世界里漫步,“看到”各种废墟,与此同时一个音频导览在介绍遗址的情况。故宫的工作人员警告游客,不得离开这一40平方英尺的虚拟互动区域,要遵守蓝色警示灯的提示,否则会撞到墙上。
除了VR能对科技行业、古迹领域直观、形象展现外,AR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央视演播室运用AR技术,让模拟的神舟飞船从屏幕里穿出来,然后主持人对着屏幕进行分析。当介绍到飞行器时,主持人“穿越”到它的内部,用虚拟技术给观众更加直观的内部细节展示。
(四)应用于新闻纪录片和纪实专题片
2015年9月,财新网将VR技术新尝试用在了关于乡村教育的调查报道上,推出了第一部VR拍摄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的预告片。在这部纪录片中,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滑动手机屏幕360度来看孩子们生活的环境,更可以借助VR设备来观看全景,破旧的房屋和楼梯真实展现眼前,视角随着上下左右摆动看到整个画面的每一个角落。
2015年11月,《纽约时报》推出了首部360度全景新闻《流离失所》,运用浸入式报道技巧,讲述了三个孩子在难民危机中的生存状态。用户戴上“VR眼镜”便如同与片中难民置身同一时空,仰望时可见飞机呼啸而过、空投供给;环顾时可见人群纷至沓来、哄抢食物,难民的生存状态在第一视角注视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情感冲击。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前,包括场馆建设、安全保障和环境污染等方面饱受世界媒体质疑,《金融时报》推出的四分钟VR影片深入观察里约贫民区的社会动态和景象,让用户亲临奥运场馆和周边社区,亲身感受和体验。
传统的新闻纪录片、纪实片,新闻的体验都依赖记者的角度和个人职业素养,观众只能置身环境之外,VR技术能完整还原纪录片的真实场景,用户不需要受到记者的影响,也不需要施展自己的想象,而是“亲临现场”感受环境的细节和氛围,理解和体味纪录片反映的事实和真相。AR新闻能在传统新闻纪录片上叠加更多信息、材料、图片和史实,让纪录片信息丰富而有深度,全面而具立体感。无论是引导用户进入现场,还是在现场画面上堆贴内容,VR/AR新闻纪录片都改变了传统的纪录片叙事方式,创新出一种新的报道模式。
从VR/AR技术诞生到进入新闻媒体行业,走过了近二十年。但至今,新闻媒体对VR新闻和AR新闻还在探索和研究中。作为前沿技术的VR/AR在新闻领域的实践,其制作、编辑、运营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验。
首先是内容制作上。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应用,从前期策划、拍摄到后期,都非常考验人力和财力。一个高质量的VR视频作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完成素材拍摄和后期繁琐复杂的拼接编辑,同时需要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团队的协作。同时,VR新闻制作的难度和周期远高于一般的视频新闻,因此,对新闻选题非常挑剔,需要时效性不强、能体现出现场感的一类新闻。而新闻报道大量是时效性强的、短平快资讯,VR/AR新闻不能成为普适性的、常态新闻报道手段。
其次是终端设备问题。市场上低品质的VR设备价格虽低,但质量粗糙,分辨率、显示频率、跟踪精度等方面的技术指标还不够高,用户长期观看VR视频存在眩晕感;高品质的VR设备价格昂贵,难以普及,终端设备的整体技术水平需要开发和完善。受制于终端设备,网络与新媒体机构在VR/AR新闻方面投入力度不大,没有形成规模化、系列化的新闻生产和流程输出,编辑制作方面也缺少全面的机制建设。
再次是VR/AR新闻内容与技术的关系。VR/AR的特点就是利用炫酷的技术追求感官刺激,让内容变得像视频游戏或电影。但新闻有特殊性,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等内容价值更是用户的关注点。要让新闻价值借助新技术更好地体现,而不是被新技术掩盖,才是制作VR/AR新闻的宗旨和目的。如果只是拿VR形式来改造既有内容,如果为了炫技VR/AR而降低新闻品质,分发低质量的内容,都会让VR/AR新闻失去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澎湃“全景现场”中的醍醐寺珍宝展全景新闻,由于游客和展品展柜静态画面清晰度差,缺乏对用户关心的展览主题和珍稀展的介绍,使得新闻报道成为单纯的VR体验。
最后是VR/AR新闻面临新闻伦理考验。VR突破传统新闻框架的叙事方式,对新闻现场全景直接“复现”,一些VR作品为了浏览量不惜将一些血腥、压抑的灾难现场和新闻现场展现给用户,纯粹的感官体验和刺激代替了新闻把关,人们接受信息的思考过程被简化,新闻媒体作为专业“把关人”的角色进一步被削弱,舆论引导更无从谈起。
注释:
[1]航天VR展馆
http∶//news.qq.com/zt2016/htvr/main.htm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叶宝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