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徐彬喆
安静与喧嚣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徐彬喆
在很多人看来,安静似水——静谧、深沉,喧嚣如火——狂热、张扬,二者只可取其一。可是在我看来,安静与喧嚣并非水火不容,二者可以兼得,而且也应当兼得。
在喧嚣中保留安静,留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正是这片天地,给予我们自我反省、不失本心的空间。只有在喧嚣中保留安静,我们才能不被喧嚣的尘世所淹没和同化。只有在喧嚣中保留安静,我们才能“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有在喧嚣中保留安静,我们才能在“众人皆醉”时“独醒”,洞察世事,不失本心。毛泽东于闹市读书,不被喧嚣的环境所扰,终成一代英明领袖;鲁迅于日本留学,不为其他留学生声色犬马的生活所惑,终成一代文豪。反观那些失去安静的人,即使有过人的天赋,也将泯没于众人之中,方仲永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吗?在喧嚣中保留安静吧,去塑造异于常人的伟大。
在安静中接纳喧嚣,开启一扇入世的大门。诚如莫言所言,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人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利用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去接纳一些社会中的喧嚣。接纳喧嚣,不代表抛弃安静,而是代表着一种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态度。有的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固守安静,拒绝喧嚣,最终压抑了自己缤纷的个性。有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是被动接受喧嚣,而是主动进取,最终获得成功。科比·布莱恩特就是如此,他凌晨四点就前往球馆训练,在安静的洛杉矶主动开启喧嚣的练习之路,终成一位篮球巨星。在安静中接纳喧嚣吧,去成就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就个人的修养而言,古语有云: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我们可以寻求安静与喧嚣的平衡。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讲,古语有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们同样可以探索安静与喧嚣的统一。所以,不论是立足于自身,还是着眼于社会,我们都能够找到融合安静与喧嚣的中庸之道。
既然安静与喧嚣并非水火不容,我们何不将它们结合起来,塑造生命的另一种姿态呢?
(指导老师 邱慧)
结构上,文章紧紧围绕安静与喧嚣的关系展开论述,开篇迅速入题,第二、三段段首点题,第四段对第二、三段的内容加以总结,最后回环扣题,十分紧凑。内容上,作者观点明确,表明安静与喧嚣不容割裂。当然,想要真正求得安静与喧嚣的结合并非易事,需如何落到实处,这有待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慢慢探索。(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