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田
摘要:本文介绍了混凝土工程与工程裂缝,分析了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强调了预防与控制裂缝的重要性,重点给出了具体的裂缝预防与控制策略,目的在于进一步降低裂缝发生几率,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裂缝;预防;控制要点
引言
混凝土工程以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受自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裂缝较容易产生,如不采取相应预防与控制措施,对建筑质量的保证以及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增强极为不利,因此,工程中必须对裂缝的预防与控制要点加以重视。
1.混凝土工程裂缝
混凝土工程裂缝,指的是在混凝土工程中,建筑受自然因素等的影响,所出现的裂缝。混凝土工程裂缝形式不一,大小不同,是影响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大部分建筑坍塌等问题的发生,均与裂缝的形成存在显著联系。随着社会对混凝土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裂缝的控制,也逐渐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领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2.混凝土工程裂缝产生原因
混凝土工程裂缝产生的原因较多,排除受建筑长期风吹日晒所导致的裂缝,由施工质量问题所带来的裂缝占据绝大部分比例。总的来说,导致混凝土工程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混凝土配合比问题。混凝土为工程施工所应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其主要由水泥及砂石等构成。混凝土质量如何,既与上述材料的质量有关,同时也与材料之间配合比的控制存在联系。如各项材料配比不合理,最终所形成的混凝土的质量必定无法满足施工需求,裂缝出现的几率也会增加。可见,加强对其配合比的调整以及控制极为必要。
2.2混凝土养护问题。混凝土养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同样容易引发裂缝问题。从混凝土调配完成,到将其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需经历一段放置、待使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的主要阶段。混凝土在放置过程中,其中所含的水份容易蒸发,由此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十分常见,如未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必定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2.3混凝土浇筑问题。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框架的稳定性,通常决定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建筑框架以钢筋框架为主。由混凝土浇筑问题所导致的混凝土裂缝,与钢筋框架的稳定性存在极大联系。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需经过捆绑,进而形成框架,混凝土需于该框架内进行浇筑,如框架本身不稳定,混凝土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由上述原因所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具有潜伏性的特点,即不会立即显现,无法及时处理,由此也就为建筑质量买下了隐患。
3.混凝土工程裂缝的預防与控制要点
加强对混凝土工程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是提高建筑稳定性、安全性的关键,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对建筑工程的主要要求,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预防及控制措施,将裂缝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切实提高建筑质量:
3.1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是导致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对其配合比加以控制,可有效预防裂缝问题发生。混凝土调配人员,应在参考国家以及地方具体施工标准和混凝土配比标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施工环境等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以此为基础,对混凝土配合比加以控制,将水泥与砂石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混凝土裂缝发生。通常情况下,根据混凝土强度的不同,其对配比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以强度等级为C20的混凝土为例,其配比通常如下:水:水泥:砂:石=0.51:1:1.18:3.68。配比过程中,一定要对上述问题加以重视。
3.2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应注重温度以及湿度等多方面内容。以混凝土温度为例,如施工地点较寒冷,导致混凝土外部气温过低,内部气温过高,温度裂缝便会产生,为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在养护阶段,需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做好保温措施。另外,为避免混凝土脱水,导致裂缝出现,应在适当时间向混凝土表面洒水,降低裂缝发生几率。
3.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产生的裂缝,与钢筋框架不稳定存在联系,因此,为避免裂缝发生,则应重视钢筋框架的稳定性问题。在钢筋捆绑形成框架的过程中,需保证其牢固,以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的几率。
3.4裂缝问题的解决。如混凝土工程裂缝已经产生,则应实施相应的措施,对质量问题加以弥补:(1)发现裂缝后,应观察裂缝的深度与大小,在此基础上,判断裂缝对建筑的影响,与此同时,实施具体的治理措施,以降低裂缝对建筑质量问题的影响。(2)可采用水泥或混凝土,填补裂缝,避免裂缝扩大化,降低裂缝对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所造成的影响。(3)在裂缝治理完成之后,需检查其质量,保证治理措施的实施,可发挥作用。
4.结论
综上所述,受种种原因影响,混凝土工程裂缝较容易出现,对建筑工程质量不良影响较大。应在裂缝未出现之前,提出具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裂缝发生。如裂缝已经发生,则需要采取措施,对其加以治理,将其填补起来,避免裂缝影响范围扩大,切实保证建筑的稳定与安全,使工程质量可达到更高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