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地震的实际意义及价值

2017-05-31 02:47耿澜余港谢沈波刘泽彭鹏王玉豪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防震台网减灾

耿澜+余港+谢沈波+刘泽+彭鹏+王玉豪

摘 要:防震减灾必不可少。众所周知,地震是地球自然灾害,谁都不能阻止,也没法去阻止。我们能做的只是尽最大的努力来预防地震,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力物力的损失。让人们意识到地震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是人类难以承受的。只有做好预防地震准备,将地震危害最小化,这样预防地震才是有价值的。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列举了一些中国地震的相关数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预防地震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的建设与发展,看到了中国地震局在世界地震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地震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预防地震;预防地震;意义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0.212

1 群祸之首——地震

地震之所以堪称群祸之首,是因为地震爆发带来巨大损失是令人心痛的。所以,我国在东汉时代就有了“地震仪”,虽然是世界上最早制成的“地震仪”,但是由于张衡发明的地震仪只是记录了地震的大致方向,而不是地震波,所以相当于是验震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地震仪。张衡之所以要发明这台“地震仪”,是因为他是当时的科学家,他得为人们的生存考虑。也许那时地震频频爆发,让国家民不聊生。他想到既然不能阻止,何不事先预防。张衡的想法是明智的,因为直到现在,都没有能阻止地震发生的科学仪器。从这台地震仪的出现,足以证明地震面前的人们是多么的无助。

2 地震危害不可小觑

数十年来,我国出现过多起地震。河北唐山曾发生过7.8级大地震,那是1976年的7月28日,是个伤心难忘的日子。据统计,唐山地震共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受伤。2008年的汶川地震,这是大多数人都亲身经历过的,汶川地震是近年来中国遭受到的破坏性最强的地震,共造成了17万多人失踪,6.9万多人遇难37.5万多人受伤。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共造成了2600多人遇难,270人失踪。2011年的云南盈口地震,共造成了25人遇难,314人受伤。虽然这两个数据不大,但是房屋倒塌了近10万间。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地震残酷无情。我们只能面对地震、挑战地震。把地震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就需要我们做好预防地震的准备了。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破坏性地震造成了世界上约150万人的死亡,同时地震造成大量建构筑物被毁、交通中断、水火、爆炸等次生灾害,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为了最大化减少地震的危害,我国做了许多相关方面的工作。中国地震局建立了国家数字地震台站、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这4个大型地震监测站台為地震预测、地球科学研究、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和服务。这些精密的科学设备,让我们能够提前预防地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及损失。所以预防地震是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要重视的。预防地震不仅要了解地震、关注地震,掌握应对地震的技能,还要普及防震减灾、应急处理知识,努力提升社会公众意识和能力[1]。

3 了解防震知识,做好防震工作

为了跟好的预防地震,我们是可以注意到地震来临的前兆反应,比如动物反应,当地震来临时动物往往会表现出异常现象,在家里养的金鱼会惊慌乱跳,家禽会反常的叫。之类的现象都有可能是地震的前兆。除了这些外,还有天气,地下水也有可能会出现异常现象,这都需要大家多多观察身边。家中可以常备防震物品,如干粮、饮用水等。可以将这些收集在一个包里,方便及时取用。当然必须得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等护理的方法。在无法逃出住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最近的角落躲避,因为在角落可能会形成“生命三角”,美国地震研究专家做过一个调研,在地震发生时,那些“蹲下和掩护”的遇难人员死亡率高达98%,而那些选择待在活命三角区的人成活率达到了90%。还有一些方法是能提高存活几率的,如在第一时间把火、煤气、电关掉,这样能减少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在家里尽量不要放一些有毒或者易燃易爆的物品。在地震发生时要选择最有效的路线逃跑,这就需要了解住宅环境了,必须要熟记逃生通道,设计好逃生路线,以免灾难发生。如果不幸遇难,要懂得自救,不要惊慌失措,坚信救援人员的到来[2]。

4 防地震、减损失

预防地震的实际意义就是把地震间接灾害最低化。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确实十分惨重。此外地震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也不可忽视,如强烈地震可以诱发山崩、地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喷沙冒水等多种地质灾害,地震还可以造成火灾、水灾爆炸、毒气蔓延等次生灾害。为了实现预防地震的实际价值,我国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的措施。国家在抗震建筑方面修订了建筑防震设计方案,对一些行业的抗震设计规划。因为我国的防震减灾方针是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我们说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此外,我国地震局党组启动2017年第一轮巡视工作。也在为预防地震打好基础[3]。

预防地震也是一种珍爱生命的表现,所以在地震发生时,要做到临震不乱,随机应变,以保全自己的生命为主,毕竟人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地震来临时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实现预防地震的价值?这就需要大家了解并掌握预防地震的知识,以及逃生知识。地震知识主要分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前兆及地震预报知识、抗震知识和地震对策知识。除了这些地震知识外,还要心理消除恐惧,保持镇定。这样就能保证头脑清醒,才能根据抗震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有效的躲避地震灾害。当今人们都缺少居安思危的理念。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做好防震工作的对策规划。

我们不必去怨恨地震,也没有必要去咒骂地震,更不可能去阻止地震。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就像风,雨,太阳一样存在着,人类是不能阻止地震发生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预防地震。我国作为地震多发国,防震任务十分艰巨,地震后的救援任务更加艰巨,所以震前做好防震措施是必要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地震科学研究能取得更大的进步,科学技术得到更好的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少勇,赵建国.电力系统地震灾害预防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10,08:57-63.

[2]梁城宇,车轶,仲伟秋.多层砌体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S1:468-472.

[3]苗雨.工程结构抗震主动控制研究的发展情况[J].山西建筑,2008,33:84-85.

猜你喜欢
防震台网减灾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湖南认定24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防灾减灾(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及问题分析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一种具有防震垫的内藏式汽车牌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