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职校师生关系

2017-05-31 23:39徐二贵
关键词:平等解读促进

徐二贵

【摘要】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如何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事关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正确解读职校师生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职校师生紧张、对立关系,促进和巩固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校 师生关系 解读 授受 平等 促进

【中图分类号】G7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96-01

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职业院校,职业院校的声誉源于学生的就业质量,而学生的质量与教师的关系密不可分。如何正确处理职校师生关系,成为职业教育不得不加以研究的重量级课题。如何才能处理好职校的师生关系呢?结合本人工作的实际体会,我认为职校师生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一、授受关系

1.在知识上,教师是较多者,学生是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经验上,教师是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教师优势较学生明显,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单项传输过程,它需要学生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虽然是教和学的关系,但教师考虑问题要全面,避免唯我独尊;要淡化“师道尊严”、“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意识。须知我们面对的是有头脑、有思维、有体魄的职高生,对待问题,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分析和判断标准,这个问题源于我在指导学生钳工生产实习中遇到的操作要领。

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教的质量最终由学生学的结果来体现,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产生。但作为教师,应该告诫学生,即使你真的取得了成绩,也不可得意忘形,忘乎所以。

3.对学生的指导或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假如你赢了,或把事情做得挺好,千万别吹牛;如果输了,也别不高兴写在脸上。相反,内心应该说:“这场比赛真过瘾,我还想接着跟你玩儿。”或说:“赛得不错!”要不干脆什么都别说。若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或挖苦别人,比如说;“你打得实在不怎么样,我根本就没好好和你比!”这样的话只能显出你的虚弱——美国最佳教师奖获得者罗恩·克拉克的著作《优秀是教出来的》中提到的。的确如此,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更倾向于技能教育,学生在职业院校取得成绩的机会可能会很多,展示或炫耀自己的心理油然而生;一旦有了这样的心理,我们前进的脚步就会停滞不前,辛苦习得的技艺就可能倒退,更不可能取长补短。既然优秀是教出来的,我们就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技术优缺,加强自身修养,内修心理,外修技艺,养成良好健康的心态,争取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二、平等关系

1.人格平等:学生虽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但实际生活中的师生关系,是组织者与被组织者的关系,是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关系,在这一层面上是一种不平等关系。也正因为事实存在不平等,从“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出发,从教育的有效性出发,才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利和从错误走向正确的平等,是人格平等,是不准污辱学生、嘲弄学生,而不是教师可以放弃教育管理责任,更不是在“责任自负”的借口下,任由学生在错误的尝试中越滑越远。实际存在不平等却要追求平等对待的态度,在平等对待时又必须坚守教育责任,这才是“师生平等”的主要内涵。

2.情感平等:要用赏识的眼光激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教师要善于用赏识的眼光、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每一个学生;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的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面对一个学生时,要看到学生的优点,相信学生的潜能,激励其发展成材。赏识教育是成功者教育,可以克服学生的自卑和怯懦,增强其自信心,维护自尊,挖掘潜能,使人尽其才。欣赏犹如一盏高悬的智慧明灯,不仅照亮求学者,也照亮为师者。

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如此。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职高的学生是被普高遗弃的,其秉性各异,相去甚远。我不认为这是缺点,恰恰相反,这说明了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发展的多种可能,也是我们职业学校为何开展多个专业的原因所在。“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拍拍肩膀的动作,一个赞许的微笑,都有可能使学生从软弱走向坚强,从懒散走向勤奋,从失败的走向成功。我们的学生在中考中已身心疲惫,我们要尽可能的使他们走出中考的阴影,用赏识的眼光激励他们,使他们融入丰富多彩的职高生活和学习。

3.志同道合

师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应当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兒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多思乐学教育联盟管委会秘书处秘书长杜少文则在最后说,老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每一位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们的心声。

三、促进关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师生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感情沟通、价格的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的,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响。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当代,师生间不再只是教师向学生实施社会化,学生也会社会化教师,即学生对教师的反向社会化,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双向的社会化关系。吴康宁教授由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角色的转换分析出发进而提出了“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观。他认为,这种动态性的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观,体现为两个基本方面,一要“尊生”,二要“以生为师”。‘尊生所凸显的则是一种社会认知、社会常识,其中所彰显的社会学意涵是相互交换、地位平等、相互依存、同舟共济。这种“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观,一方面是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教育事实的概括和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觉成长的提醒。教育过程不仅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同样也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教师不是通过别的,正是主要通过教育过程,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才逐步认识到、体悟到什么是教师、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教师、从而最终胜任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

教师与学生,犹似父子、母女;是朋友,胜亲人;是师生,胜兄长;不是一家人,恰似一家亲。作为教师,要根据面对的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真心实意的为学生服务。相信自己,付出真情,一定会收获灿烂的微笑。

猜你喜欢
平等解读促进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