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怀佐
小五说:“爸爸,上次来故宫,你就盯着石头看个没完,这次又有什么好看的啊?”
“今天带你去看看三希堂。”爸爸说。
小五疑惑地问:“什么是三希堂啊?”
“三希堂是清代乾隆皇帝的书房,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西暖阁。据说乾隆皇帝把书房起名为三希堂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乾隆皇帝希望自己成为流芳千古的好皇帝,他鼓励自己要不懈追求,勤奋自勉。第二种含义是说,当时乾隆皇帝收藏了三件稀世珍宝,就用‘三希做了书房名。”
“稀世珍宝?快说说是什么宝贝让乾隆皇帝这么看重。”
“这三件稀世珍宝分别是: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王羲之的书法天下第一,我是见识过了,剩下这两个还没见过,爸爸快点带我去看看。”
“这一次咱们就先看看王献之的《中秋帖》吧。”爸爸说。
王献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字子敬,小名叫官奴,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诗人、画家。他的书法水平极高,和他的父亲王羲之并称为“二王”。王献之并不墨守王羲之的书法风格,而是在博采众长后有所创新。王献之最被人称道的是他的行书和草书,楷书也功底十足。
王献之的作品没有大量的保存下来,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他的作品主要有行草书《鸭头丸帖》、草书《中秋帖》、楷书《洛神赋十三行》。
他的草书《中秋帖》,最为人称道。宋代的米芾在《书史》中称赞《中秋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爸爸,《中秋帖》就这么几个字?我很想知道它写了啥?
嗯,是的。《中秋帖》字數不多,一共就22个字,现在我们看到的《中秋帖》其实是米芾的临写,但因为缺字、句子割裂、语句不连贯,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它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了。是不是有点遗憾?
这也太离奇了吧。
不,这不是“离奇”而是“传奇”,这也是书法文化留给后人神奇和有趣的地方。
这些字为什么好多是连在一起呢?
小五,你的眼睛真亮,这就是王献之出了名的“一笔书”。 “一笔书”就是字与字之间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爽朗之气,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
哈哈!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爽朗之气。
爸爸,《中秋帖》看上去这么简单,为什么还这么出名呢?
《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一笔书”算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以前从未有人这样写过,所以意义特别重大。
我明白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伟大!
小五,关于王献之,还有一个如雷贯耳的《鸭头丸帖》,你有兴趣了解吗?
《鸭头丸帖》两行,共计15字。内容是说王献之服用了朋友推荐的鸭头丸(当时的一种药丸),感觉效果不是太好,所以回信约这位朋友明天再聚。这幅作品运笔熟练,笔画劲利灵动,妩媚秀丽而又散朗洒脱,是行草书中的精品。
啊?原来著名的《鸭头丸帖》和鸭头没有任何关系啊!
失望了?小馋鬼!哈哈!